![]()
?每逢大型車展,車透君覺得最有收獲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采訪車企老總,因為訪談間老總們金句迭出,道出了很多的車市真理。
車透君日前在車展期間采訪了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施弘,他很健談也不喜歡講套話,是媒體記者眼中的好采訪對象。
![]()
當被問及“一汽大眾引入捷達、上汽大眾牽手奧迪,上汽通用有何大招再拓增量?”時,施弘表示,“這讓我們小驕傲一下,我們2004、2005年定下的多品牌運作策略是成功的。雖然中間不是走的那么順,品牌有起起伏伏,不過走到去年,相對來說我們三個品牌架構是比較平衡了。”
“下一步在各價格帶中,我們三個品牌的位置要怎么放,需要重新思考一下。”
施弘隨后談到,在車市進入緩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新常態(tài)階段,一味地通過擴張細分市場來提量,不一定是好辦法,需要重新關注過去發(fā)展中撐大的那些結構是否合理。
“這包括了經銷商盈利,也包括主機廠盈利。要是主機廠虧了,經銷商賺錢是不太可能的。”
施弘談及了發(fā)達國家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市場,一般經銷商的新車銷售(售后服務)和二手車銷售的業(yè)務比例是1比1,甚至二手車高于新車。
而在中國,一個比較好的汽車集團,二手車比新車,占比20%就不錯了。
施弘還透露了一個美國人告知的商業(yè)小技巧——他們賣新車的時候并不是真正想賣新車來賺錢,他們賣新車的前提條件就是車主有一臺二手車置換給他,這樣他們的第二臺車一定賺錢。
“我們過去跑量是抓首次購車,但就上汽通用未來戰(zhàn)略來說,不一定要抓首次購車。”施弘的金句引起了車透君很大的共鳴。
針對服務,施弘稱,造車新勢力帶給上汽通用的啟發(fā)很大。
“我們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4S店是非常多,超過1600家。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做線上。造車新勢力在利用線上線下的結合方面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fā),所以我們才會思考未來我們應該從服務上向他們學習什么,有一些他們走過的什么錯誤我們要避免,他們在終端碰到的問題,在業(yè)務鏈里面我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把我們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更好。”
寫在最后:
擁有龐大的體量規(guī)模,但上汽通用還在不停地學習、思考和探索,這或許是“大象起舞”的關鍵所在。
(車透社出品,主編羅裕,圖片來源于網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