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品 | 車與輪編輯部
編輯 | 陳曉輝
日前,山東一王姓輪胎經銷商私聊小邦,稱自己為XX輪胎廠合作了十幾年,而且是不小的品牌,國際品牌的那種,但是因為廠家那邊的業(yè)務員原因,最終決定不干了,終止合作!
”仔細算了一下,前后合作了有17年了吧,在這上面付出了很多,誰都不會簡單的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市場,但是因為廠家那邊的關系,也忍受了好長時間,但最終還是堅持不住,放棄合作了!“ 經銷商表示。
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他放棄呢,小邦匯總我們之間的對話重點,主要的原因還是業(yè)務員!
王先生表示,在90年代初期,因為所有的輪胎工廠在起步階段,業(yè)務都需要上門談,輪胎合作呢很快,雙方達成的目標都很滿意,之后在整個輪胎市場都有不錯的起色。
![]()
但是,談合作的業(yè)務員因為自身的原因離開了,立馬更換了一個新業(yè)務員。
新業(yè)務員在談合作方面也比較尊重,對人也和氣。而在當時代理的輪胎產品在市場上開始有了名氣,銷量也不錯,業(yè)務員時不時的也會電話聯(lián)系溝通,催款?。?/span>拿貨啊之類的,總的來說都挺好。
![]()
但也是沒過幾年,工廠又換了一個業(yè)務員,與上兩任業(yè)務員想必,開始變了個樣!
新業(yè)務員真的就像催債的,不斷的催債,不斷的壓貨,態(tài)度很差。因為自身的輪胎品牌在市場上的銷量很好,所以在打電話的時候就跟領導一樣,指手畫腳,一到了要完成任務量的時候,相反設法的要你去付款,去拿貨!
這位經銷商繼續(xù)表示:“自己想著努努力多做點也好,因為這個品牌的市場還是很大的,雖然壓貨什么的很難經受,但是也能夠在這個輪胎市場上活下來。”
![]()
還是同樣的命運,第三任業(yè)務員走了,迎來了讓他放棄合作的第四任業(yè)務員!
“間隔才幾個月不到,又來了新的業(yè)務員,這個業(yè)務員是導致我放棄合作的重要因素!”經銷商敘述到。
新來的業(yè)務員剛到,就開始說新的任務,新的銷量,要提升多少多少個檔次,要增加多少多少個點,經銷商聽著的同時,心里很是難受。
“不懂輪胎市場,不懂輪胎的行情,只知道讓我買輪胎,增銷量,完全就是只顧著自己業(yè)績的。” 經銷商抱怨道。
![]()
當時與業(yè)務員溝通完之后,就把心里的話抱怨一下,第二天這個新業(yè)務員就開始找其他的輪胎經銷商搞合作。一通苦水,把倉庫里的輪胎立馬折價處理,再也不與這家輪胎企業(yè)合作了。
小邦與多位輪胎經銷商問及與廠家的關系時,他們大部分表示,雖然名義上是合作,但卻是出于弱勢的地位。
上面經銷商的經歷,想必有很多經銷商同行都遇見過的。不僅如此,還有的是因為產品成長與經銷商能力成長不匹配,廠家喜新厭舊;有的是合作時間太久,雙方選擇和平分手;等等。
![]()
雖然廠家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經銷商內心里仍然不能擺脫為廠家打工的心理。
為此,曾經嘗試著擺脫廠家對于自己的控制和管理,但發(fā)現(xiàn),憑經銷商公司的人力資源能力來說,根本沒辦法在區(qū)域市場展現(xiàn)強勢地位,最后不得不與廠家協(xié)商,請廠家拿出更多的有利于區(qū)域市場營銷的策略和方案。
在市場的建設中,經銷商永遠處在第一線;在市場的開拓中,經銷商任勞任怨;在品牌的發(fā)展中,經銷商揮灑汗水……
但是,最后經銷商只有受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