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霖郁
設計 / shelly
梅奧大概是首位從汽車界轉向時尚圈的高管。
當地時間6月16日,多家外媒報道雷諾首席執(zhí)行官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將卸任,出任奢侈品巨頭開云(Kering)集團CEO。
正式卸任時間為7月15日。
開云目前CEO由創(chuàng)始人皮諾之子弗朗索瓦·亨利·皮諾(Fran?ois-Henri Pinault)擔任,梅奧上任后,他將繼續(xù)擔任董事長,把日常具體事物交由梅奧管理。
這一跨界引發(fā)汽車與時尚界的雙重震動。
對外界而言,梅奧是雷諾“復興”的代言人;對汽車產業(yè)內部,他是一位善于游走在產品與品牌之間、兼具商業(yè)遠見與執(zhí)行力的“多面手”。
雷諾2024年業(yè)績處在上升通道。
銷量方面,雷諾集團全年共交付226.48萬輛新車,相比2023年增長約1.3%。其中,雷諾品牌銷量為157.7萬輛,同比增長1.8%。
增量主要來自歐洲以外的新興市場,尤其是拉美、土耳其與北非地區(qū),而在法國、德國等核心市場則維持相對穩(wěn)定。這反映出雷諾在全球區(qū)域市場布局上的均衡性,除了中國市場外,驗證了其“區(qū)域分層戰(zhàn)略”帶來的抗周期能力。
財務方面,雷諾全年營收達到562.3億歐元,同比增長7.4%,若剔除匯率影響,實際增幅為9%。這是雷諾連續(xù)第二年實現中高個位數增長,其動力主要來自產品結構優(yōu)化、電動車滲透率提升,以及金融服務板塊穩(wěn)健擴張。
運營利潤也同步創(chuàng)下新高,達43億歐元,占營收比重的7.6%,不僅高于2023年的5.6%,也略超過 2024年初雷諾設定的7.5%目標。
這一利潤率的提升,標志著雷諾在削減固定成本、聚焦高價值車型戰(zhàn)略上的成效初顯。
但在凈利潤層面,表現受到一次性財務事項拖累。
由于處理與日產持股相關的資產重組與減值,雷諾在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下降至7.52億歐元。
若剔除這類非經常性因素,其調整后凈利潤仍達30.78億歐元,較2023年實現小幅增長。這一結果顯示出核心業(yè)務運營質量穩(wěn)定,資本市場對此也給予積極反饋。
現金流方面,雷諾全年自由現金流達30億歐元,比上一年增加近0.9億。
持續(xù)的正向現金流為雷諾提供了更大的戰(zhàn)略靈活性,也支持其在電動化與軟件部門Ampere與動力系統(tǒng)合資公司Horse上的長期投入。同時,雷諾宣布將派發(fā)每股2.20歐元的股息,提升資本回報,彰顯其對未來經營的信心。
梅奧出生于1967年,意大利米蘭人,畢業(yè)于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商業(yè)管理專業(yè)。他第一份工作正是在雷諾意大利分公司,但職業(yè)生涯的高光時刻是從加入菲亞特開始。
你可以理解,他是一位具有營銷背景的職業(yè)經理人。
菲亞特期間,他曾擔任過Lancia、Fiat、Alfa Romeo三個品牌營銷負責人,主導品牌定位調整與產品傳播戰(zhàn)略,并參與了2007年Fiat 500的全球復活計劃。
當年的Fiat 500,不僅是小車的回歸,更是意式生活方式與城市潮流文化的一次融合實驗。
2009年,梅奧轉投大眾集團,短暫擔任狼堡總部的營銷總監(jiān),后被派往西班牙SEAT擔任首席營銷官。
當時SEAT長期處于定位模糊、市場邊緣的尷尬階段,梅奧以“年輕化”“拉丁化”為定位核心,為品牌注入新的設計語匯,并在2015年升任 SEAT首席執(zhí)行官。
2020年7月,他從大眾集團離職,接替蒂埃里·博洛雷(Thierry Bolloré),出任雷諾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
當時的雷諾正處于嚴重的財務危機與戰(zhàn)略困境之中。面臨疫情重創(chuàng)、銷量滑坡、產品老化、與日產聯盟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加上整個行業(yè)正面臨轉型,梅奧接手時的雷諾正面臨一場結構性的存亡挑戰(zhàn)。
梅奧上任不久,提出了“我們不再追求銷量第一,而要成為價值領先者”的理念。這并非一句口號,而是他接下來一系列改革舉措的邏輯起點。
2021年初,他正式發(fā)布雷諾集團中期戰(zhàn)略《Renaulution》,這是雷諾史上首次在“革命”與“復興”之間架構起完整時間軸。
這一戰(zhàn)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復蘇”,聚焦降本、壓縮開支和重整組織;第二階段為“重塑”,明確品牌定位和產品價值;第三階段則是“革命”,將雷諾帶入軟件定義汽車與電動化時代。
首先,梅奧著手對雷諾旗下品牌體系進行徹底梳理。
他不僅復興了傳統(tǒng)品牌雷諾自身形象,也對整個集團的品牌矩陣進行了戰(zhàn)略重構:將Dacia定位為極簡性價比代表;Alpine 轉型為電動高性能品牌,全面接替雷諾運動部門的角色;設立Mobilize專注于出行、金融與能源服務;更在2023年設立Ampere,以其為核心平臺推進軟件定義汽車與下一代電動車戰(zhàn)略。
雷諾在很長時間內未能有效進入純電領域,Megane E-Tech 的發(fā)布標志著集團開始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tài)進入歐洲電動車市場。Megane E-Tech是雷諾在其CMF-EV平臺上打造的首款原生電動車,標志著雷諾開始具備與歐洲新興電動車品牌一較高下的產品基礎。
此后,Scenic E-Tech、全新R5與R4等車型陸續(xù)亮相,構建起兼顧情感復古與未來科技的產品譜系。
Ampere的設立更顯示出梅奧對未來的理解超越了傳統(tǒng)整車制造商。
他強調,Ampere 不只是電動車工廠,而是雷諾通向“軟硬結合”、“用戶中心”的平臺型業(yè)務載體。他甚至設想讓Ampere 獨立IPO,為其融資、招募技術人才提供更大空間。
聯盟層面,雷諾與日產的關系一度緊張不堪。
梅奧采取了務實且精準的修復路徑。他不再執(zhí)著于股權控制,而以“項目驅動的協(xié)作替代控制式聯盟”為主線,提出將雷諾持有日產的43.4%股權降至與日產持有雷諾相等的15%,結束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他還邀請日產成為Ampere的戰(zhàn)略投資者,從而將技術協(xié)同轉化為對集團新業(yè)務的支持。
財務層面,在梅奧的主導下,雷諾大刀闊斧地削減了固定成本。關閉部分低效市場、裁撤虧損項目、簡化車型組合,同時推動組織結構精簡,將高管層級從14層壓縮至5層,大幅提升決策效率。
他倡導的是“去表格文化”,摒棄官僚主義,強調小團隊自主決策與快速反饋,恢復了企業(yè)的執(zhí)行力與響應速度。
這些舉措帶來的成果顯而易見。
雷諾從2020年虧損80億歐元的泥潭中走出,到2024年已連續(xù)三年實現盈利,自由現金流由負轉正,營業(yè)利潤率穩(wěn)步回升至5%以上。集團市值也翻倍回升,一度恢復資本市場信心。
梅奧本人則將自己從一個營銷型高管,逐步轉變?yōu)檎嬲饬x上的工業(yè)戰(zhàn)略師。
在他任期內,雷諾集團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靠法系設計取勝”的車企,而逐漸呈現出“控股式管理、矩陣式組織、平臺化產品”的運營格局。
他強調:“雷諾必須像科技公司一樣思考,像平臺公司一樣運營?!痹谝淮谓邮芊▏襟w采訪時,他甚至坦言,“我不太看汽車是什么造型,更關心它背后是否擁有學習能力?!?/p>
梅奧的五年也非沒有挑戰(zhàn)。
他一度因推動Ampere上市而遭遇法國工會與政治力量的質疑,也因削減部分法國本土工廠投資遭受輿論批評。但總體而言,他以穩(wěn)健的節(jié)奏推動改革,既避免了激進變革導致的組織動蕩,也確保了雷諾從根本上“活過來”,并具備了面向2030年的生存能力。
外界普遍評價梅奧“在雷諾留下了可以寫進管理教材的一章”,雷諾也借助他留下的框架和資源,得以在未來數年繼續(xù)在新能源與軟件車領域發(fā)力。
2015年至2025年,雷諾在中國市場經歷了一場戰(zhàn)略轉型。
這十年,從合資建廠、銷量沖刺,到戰(zhàn)略收縮、輕資產轉型,雷諾逐步完成了從傳統(tǒng)制造商向技術合作方的角色轉換。
2015年,雷諾與東風公司成立“東風雷諾”合資公司,并于2016年在武漢建成工廠,雷諾開始本地化生產,首款SUV科雷嘉上市,雷諾試圖借助SUV熱潮在華突圍。
2017年,雷諾銷量達到階段性高點,全年也僅交付超7萬輛。此階段,雷諾擴張渠道、加強品牌曝光,力圖躋身進主流合資陣營。
但2018年起,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新勢力崛起,雷諾的產品老化、智能化不足等導致產品競爭力不足。
為應對變化,2019年雷諾入股江鈴新能源,布局小型純電動車City K-ZE,試圖借電動化轉型突圍。但該產品市場表現平平,更多作為Dacia Spring出口歐洲,未能帶動雷諾在華突破。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壓垮東風雷諾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年全年銷量不足千輛,雷諾正式退出東風合資公司,宣布停止在華燃油乘用車業(yè)務。至此,雷諾結束了其在中國的傳統(tǒng)制造階段,轉向更輕盈的合作與研發(fā)模式。
2021年起,雷諾重構中國戰(zhàn)略,不再強調制造,而是將中國視作全球電動化研發(fā)中心。
2022年,雷諾在上海設立靈活的小型研發(fā)團隊,專注于開發(fā)低成本電動車平臺,服務于集團電動化子公司Ampere。2024年,該團隊升級為“雷諾中國創(chuàng)新中心”,職能包括工程、采購、成本核算等,主要在中國開展市場分析、構建供應商體系,以及車輛及系統(tǒng)開發(fā),助力雷諾集團加速產品開發(fā)進程。他們開發(fā)專供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包括新一代純電動車型Twingo E-Tech。
梅奧在2025年1月來到上海,探訪這個人數約150人的研發(fā)中心。
雷諾與中國本土企業(yè)仍保持合作關系。
2023年與吉利控股簽署動力系統(tǒng)合資公司協(xié)議,確立雙方各持50%股權。隨后2024年5月31日,經相關監(jiān)管機構批準后,該合資公司Horse Powertrain Limited正式成立,總部設在英國倫敦,面向全球供應高效燃油與混合動力系統(tǒng)組件。
雷諾與東風在2021年共同推出了高端純電品牌BeyonCa,2024年6月該品牌宣布將在香港設立首個整車總裝廠和國際總部,成為香港首個“Made in HK”國際高端電動車品牌。組裝將在香港進行,車身焊裝、涂裝等關鍵工藝在中國大陸完成。
BeyonCa設定目標為“2025年后幾年實現年產10萬輛”、并推出3至5款車型,針對中東、東盟及歐洲市場。
開云(Kering)集團總部位于巴黎,是一家全球頂級奢侈品公司。
旗下擁有一系列奢侈品牌,包括Gucci、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和Brioni。開云與LVMH、歷峰集團一起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yè)的“三巨頭”。
相較于LVMH的多元化與財力雄厚,開云更強調“品牌重塑”和“創(chuàng)意自由”,在管理風格上更靈活、更愿意押注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人事更替帶來的品牌活力更新。
但近幾年,Gucci增長陷入停滯,導致開云整體收入增速放緩,市場開始對其“Gucci依賴癥”提出質疑。
在邀請梅奧之前,開云從2023年開始進行多項人事調整,并嘗試通過收購、投資當方式重塑企業(yè)結構與品牌協(xié)同。
這是梅奧此時加入開云的背景。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