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新能源賽道的競爭進入“下半場”,合資車企已明顯加快了追趕步伐。尤其是從2025年開始,一些主流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lǐng)域動作不斷。除了新車持續(xù)落地外,它們在智能化方面也正快速迭代,部分品牌甚至已搭載華為智駕。
多頭并舉的措施,讓合資品牌與主流自主新能源品牌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同時,也為其自身在新能源賽道提供了不少助力。整體來看,合資車企的新能源產(chǎn)品能否后來居上,就看接下來如何操作了。
技術(shù)祭大招,華為智駕來了
試問新能源技術(shù)哪家強?華為智駕獨家棒!為能在智駕領(lǐng)域占據(jù)一席之地,目前已有多家車企與華為合作。從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到更多“界字輩”排隊中,預(yù)示著華為在智駕上屬于天花板般存在。
雖然一些合資車型在智駕方面與主流自主車企還存在一些差距,但并不影響它們走捷徑,直接采用華為的智駕解決方案。日前剛剛下線的東風本田S7,就有望采用Honda SENSING 360+高階智駕系統(tǒng)和華為智駕兩種并行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其智駕水平也進入國內(nèi)領(lǐng)先隊列。
![]()
此外,一汽奧迪計劃在今年推出的全新奧迪A5L、全新奧迪Q5L、全新奧迪Q6L e-tron、全新奧迪Q6L Sportback e-tron及全新奧迪A6L e-tron等車型上也將搭載華為智駕,從而滿足消費者高階智駕需求。
![]()
不管是東風本田S7還是奧迪新車標配華為智駕,都說明了合資品牌對新能源汽車理念的轉(zhuǎn)變。從新能源化初期的漠視,到如今對高階智駕的重視,映射著合資品牌主動學習的一面。在取長補短后,合資新能源產(chǎn)品競爭力自然得到提升。
本土化催生“一口價”
除了產(chǎn)品變化外,合資品牌市場策略也更加靈活起來。其中“一口價”車型最有代表。自上汽大眾去年廣州車展上推出“一口價”車型后,這種方式就在合資品牌中蔓延起來。
日前,上汽通用旗下別克E5,起售價直接來到16.99萬元。這款顏值、配置都很到位的中大型純電SUV,一口價16萬元級,產(chǎn)品性價比頓時出來了。
![]()
無獨有偶的是,今年上汽大眾針對旗下ID.4 X聰明款系列也推出限時一口價。該車各方面不輸主流自主同級車,起售價來到13.99萬元。如此一來,對于國內(nèi)消費者來說吸引力是給足了。
![]()
不得不說,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很大程度影響到國外車企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布局。從雷克薩斯即將在上海獨資建廠加快國產(chǎn)化落地,到主流合資品牌加大中國本土化進程,其核心就是為中國消費者量體裁衣,從成本控制到對市場的快速響應(yīng),都進行了改變。由此,合資新能源在價格上也能與自主同級車硬剛,看來“一口價”也只是一個開始。
產(chǎn)品矩陣豐富,底氣更足
相較于此前在燃油車領(lǐng)域遲緩的表現(xiàn),如今合資品牌在推新的速度與力度上,都做了多維度提升。
日前,北京現(xiàn)代在媒體發(fā)布會上表示,2025年在燃油、新能源市場同比發(fā)力,純電SUV今年9月份上市,明年還會有一款純電轎車,兩款增程SUV推出,進一步豐富新能源產(chǎn)品矩陣。
![]()
同時,在新能源上比較成功的大眾汽車,也宣布加快中國電動化。到2027年,大眾及其旗下品牌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40款全新車型,其中20款為新能源車型。到2030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電動車型。
此外,沃爾沃日前也宣布在2025年推出五款新車或改款車型,其中包括ES90純電動轎車、EX30 Cross Country等。同時,將為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全新長續(xù)航插電混動車型。
![]()
種種跡象表明,合資新能源已經(jīng)度過左右搖擺階段,如今在產(chǎn)品上也進入了高產(chǎn)期。隨著新能源產(chǎn)品矩陣豐富,它們底氣更足,期待已久的“翻身仗”即將開打。
![]()
在《車壹圈》看來:伴隨著新能源化趨勢加快,隨之而來的產(chǎn)業(yè)鏈也形成。既然有小鵬、小米、蔚來等科技公司能跨界造車,那么實力更強的合資車企差在哪里呢?
從前幾年的隔岸觀火,到如今全面迎戰(zhàn),合資品牌給人的感覺就是判若兩人。事實上,它們手里不缺資源與技術(shù),缺的是一種態(tài)度。如今它們心態(tài)平穩(wěn),是否意味著屬于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