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披露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最終調查結果草案
8月20日,歐盟委員會向相關方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
對擬議稅率進行了小幅調整——比亞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團: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36.3%;決定對特斯拉作為中國出口商實施單獨關稅稅率,現(xiàn)階段定為9%;歐盟委員會還決定不追溯征收反補貼稅。
2023年10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fā)起了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2024年7月4日,歐委會公布了初步裁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7.4%至37.6%的臨時反補貼稅。2024年8月20日進行終裁披露,并將于11月4日前做出最終裁定。
![圖片]()
品評觀點:一意孤行的歐盟顯然在貿易公平上有所偏頗。
長城汽車回應招投標被南方電網“拉黑”
據(jù)南方電網供應鏈統(tǒng)一服務平臺信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被列為“不接受投標”供應商,原因是“供應商發(fā)生重大失信行為,且影響惡劣”。同時,長城汽車被列為“不接受投標”,處理期限為24個月,處理措施起計時間為2024年6月21日,處理范圍為“南方電網公司范圍”。
隨后長城汽車發(fā)布關于南方電網供應鏈平臺009號公告的說明,并表示,在2022年11月招標中,公司中標35臺坦克500車型。在車輛交付過程中因工作疏忽,出現(xiàn)了交付物與標的物存在差異的情況。發(fā)現(xiàn)該問題后,經與南方電網確認,公司已對差異部分進行了補償,并對此給南方電網帶來的不便致以誠摯的歉意。
![圖片]()
品評觀點:關于細節(jié)之處,長城汽車還有許多的進步空間,在營銷端發(fā)力的同時,仍應記得最初的本心。
長安汽車和賽力斯先后購買華為持有的引望10%股權
8月19日,長安汽車公告,聯(lián)營企業(yè)阿維塔科技擬購買華為持有的引望10%股權,交易金額為115億元。本次交易后,阿維塔科技對引望持股比例為10%,華為對引望持股比例為90%。同時,阿維塔科技擬與華為、引望簽署《股東協(xié)議》。
而隨后的8月25日,賽力斯公告,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以支付現(xiàn)金的方式購買華為技術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10.00%股權,標的公司擬在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支付完畢前根據(jù)交易雙方確定的裝載方案及原則實質裝載,裝載完成后深圳引望將承接華為原有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核心業(yè)務。本次交易中,標的公司10.00%股權合計作價為115億元。
![圖片]()
品評觀點:華為朋友圈已經開始落地實施,在汽車市場的“下半場”顯然華為已經準備已久了。
享界汽車回應享界S9飛坡測試爭議:結論不客觀、不嚴謹
8月25日,享界汽車發(fā)布聲明稱,公司已關注到有自媒體在公共道路對享界S9進行高速飛坡“測試”,稱車輛飛坡后“無法保持直線行駛,整車偏向一邊”,并帶動大量網絡討論。享界汽車稱,經數(shù)據(jù)分析和多次復測認為,該結論不客觀、不嚴謹,對消費者形成誤導。
此次“測試”中,駕駛員主動干預,人為向右轉動方向盤,隨后向左修正,導致車輛出現(xiàn)橫擺。相同條件多次復測,在駕駛員未主動干預方向盤的情況下,享界S9均能夠保持直線行駛。享界汽車表示,計劃開放專業(yè)測試場地,并邀請相關方蒞臨現(xiàn)場參與。
![圖片]()
品評觀點:關于汽車測試的話題,始終經久不衰且頻繁引起熱議,關于專業(yè)測試的公正標準應該盡快落實,避免引起更多的非議。
奇瑞汽車成立科技新公司 含多項AI業(yè)務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安徽開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尹同躍,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
經營范圍含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開發(fā)、智能機器人的研發(fā)、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fā)、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fā)、云計算裝備技術服務、量子計算技術服務、電子專用材料研發(fā)、新興能源技術研發(fā)、汽車零部件研發(fā)、微特電機及組件制造等,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圖片]()
品評觀點: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加入汽車行業(yè)“下半場”的競爭之中,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未來貫穿于汽車使用的全部場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