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司機圈子里,一直都有“市區(qū)看扭矩,高速看功率”以及“提速看扭矩,極速看功率”的說法。簡單來說呢,就是車輛起步加速,或者市區(qū)低速行駛時,想要突然急加速,這時候就看你發(fā)動機扭矩大不大;而當你在高速公路上還想超車,這時候就得看發(fā)動機功率如何了。
![圖片]()
很多人對這說法深信不疑,趨之若鶩。甚至這樣的論調也掛在很多汽車媒體/自媒體嘴邊。他們往往喜歡“云評車”:拿出參數表,查閱一下車輛發(fā)動機的功率、對應的轉速、最大扭矩,看一眼曲線就基本能給車輛“把脈了”:這車低扭如何,這車加速如何,這車初段如何,中后段又如何……
![圖片]()
真有這么神么?看一眼參數表,就能說出個一二三?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預先告知哈: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我一直堅持認為:任何客觀事物、客觀現(xiàn)象的分析,都離不開對基本物理定律的解析。
![圖片]()
轉速和功率成正比!
扭矩和功率也成正比!
就如同我一直說“歐姆定律能解釋任何模擬電路的來龍去脈”一樣。而任何旋轉機械(發(fā)動機、電機等一切原動機)的功率公式為:功率(單位:kw)=扭矩(單位:Nm) ×轉速(單位:rpm)/9549。
![圖片]()
簡單來說就是:功率其實是扭矩和轉速(除上系數后)的乘積。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大功率發(fā)動機,要么轉速很高;要么扭矩很大;要么兩者都高?!偠灾?,轉速和功率成正比!扭矩和功率也成正比!
![圖片]()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只要扭矩足夠驚人,即使是轉速不高,功率指標也可以很漂亮。但反過來說,扭矩不大的發(fā)動機,只要轉速夠高,功率一樣可以很大。——記住這個結論先!因為接下來,我們要燒腦了!
![圖片]()
汽車加速厲害與否,不看
“發(fā)動機扭矩”而看“輪上扭矩”
任何汽車加速厲害與否,其實看的都不是“發(fā)動機扭矩”大不大。而是看“輪上扭矩”大不大?!拜喩吓ぞ亍本褪擒囕喩系呐ぞ亍K窃趺磥淼??從發(fā)動機到變速箱,再到減速器(主減),最后到車輪。
![圖片]()
同一臺發(fā)動機,變速箱不同的擋位,車輪上的實際“輪上扭矩”也不同?!@涉及到“傳動比”原理。什么是“傳動比”呢?假設輸入軸為“齒輪A”,而輸出軸為“齒輪B”,那么假設“齒輪A”直徑10厘米,“齒輪B”直徑20厘米,我們說:這個傳動裝置,把扭矩放大到了原先的2倍。
![圖片]()
假設“齒輪A”直徑10厘米,“齒輪B”直徑100厘米,我們說:這個傳動裝置,把扭矩放大到了原先的10倍。事實上變速箱就是基于這一簡單的原理而被發(fā)明出來的。擋位越低,傳動比就越大。所以我們起步都是1擋/2擋,爬地下車庫都是2擋/3擋。
![圖片]()
影響汽車動力表現(xiàn)的不僅是發(fā)動機
變速箱往往起到更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是汽車設計師,你遇到一臺車的發(fā)動機,低轉時扭矩弱,你該怎么化解?——很簡單!你可以調整變速箱的齒輪設計。(專業(yè)上叫做“調整變速箱每個擋位的傳動比銜接分布情況”)。比方說把1擋的傳動比設計的很大,而后“擋和擋”之間的“傳動比數值”故意拉大差距。
![圖片]()
這樣就能讓發(fā)動機,在每一擋上停留的時間變長,而且做到“起步即高轉”,彌補發(fā)動機天生低扭不足的弱點?!鋵崳煜ぼ娛碌耐瑢W也許知道,我國的“競技專用車”96B型主戰(zhàn)坦克的“動力包”設計思路也是如此,靠著變速箱的傳動比優(yōu)化和擋位分布優(yōu)化,讓1200馬力主機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圖片]()
看發(fā)動機參數就說車如何
不可??!評車更需實戰(zhàn)駕駛
甚至僅僅一個車輪直徑,都直接影響到“輪上扭矩”的大??!而如今越來越搶燃油車風頭的電動汽車,你真去看商業(yè)廣告,幾乎看到的都是“輪上扭矩幾百上千N·m”,反正看起來都比燃油車兇猛無數倍,而且電車實際原地急加速的能力也非同價位油車可比?!獮槭裁矗??
![圖片]()
其實如果你熟悉高速牽引電機(轉速過萬)的話,一定知道,峰值100KW的電機,額定轉矩(扭矩)通常只有可憐巴巴的50N·m而已!遠不如發(fā)動機暴力!——可為啥電車加速那么彪悍?這是因為電機減速齒輪箱的功勞??!動不動給你“十幾比一”的傳動比,隨隨便便給你電機扭矩放大個十幾倍?。?!
![圖片]()
到這里,“看一眼參數表,就能說出個一二三”的“云評車”,您以后還會信么?在不知道“輪上扭矩”的情況下,就能憑借著發(fā)動機最大扭矩參數,對一臺車做出點評,實在是……還有什么“市區(qū)看扭矩,高速看功率”以及“提速看扭矩,極速看功率”的說法,實際上,只是人云亦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