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比車市的“價格戰(zhàn)”,磷酸鐵鋰電池降價的消息更為搶眼,占據(jù)很多汽車媒體的頭條位置。很多媒體在視頻以及報道中表示,“動力電池正在逐步進入0.3元/Wh時代”,電動車要賣出“白菜價”……
這一切源于電池重要的原材料碳酸鋰價格“跳水”,從去年最高60萬元/噸降到10萬元/噸徘徊。據(jù)上海有色網(wǎng)1月15日報價,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約9.62萬元/噸。
碳酸鋰價格的“暴跌”,讓業(yè)內人士針對電動車市場做出種種推測,其實,動力電池的降價,遠沒有那么簡單,想在2024年用“白菜價”抄底電動車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
動力電池0.3元/Wh時代 不會來得那么快
對于電動車而言,動力電池成本已經(jīng)占到新能源汽車的40%~50%,甚至60%。2022年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董事長曾慶洪表示“現(xiàn)在,我們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前不久,在小米技術發(fā)布會上,“掌門人”雷軍也曾表示,“寧德時代+三元鋰+100度電池,三個元素加在一起,成本就要十幾萬”。
動力電池價格高,是制約電動車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蓻]想到,從2023年開始,被稱為“白色石油”的碳酸鋰價格崩盤,一路下跌,碳酸鋰從60萬/噸的高點,到了2024年1月初,鋰的價格跌破10萬元/噸。
![]()
原材料價格下滑,意味著動力電池的價格會全面松動,于是,關于動力電池降價的消息愈演愈烈,有不少媒體報道:寧德時代正在向車企推廣173Ah的VDA規(guī)格磷酸鐵鋰電芯,標配2.2C倍率快充,價格不超過0.4元/Wh,目標是10~20萬元的純電市場的信息。
很多業(yè)內人士以及媒體順勢預測,動力電池將逐步進入“0.3元/Wh時代”。最近,有媒體針對網(wǎng)上瘋傳信息向寧德時代求證,該品牌公關負責人給出的結論是“我們現(xiàn)在能告知,是相關媒體的報道不屬實?!?/p>
實際上,電池原料鋰的價格雖然連連下降,但真要進入“0.3元/Wh時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電池行業(yè)內部人士表示“按照碳酸鋰價格8~9萬元來算,動力電池的成本也要3毛多,進入“0.3元/Wh時代”,意味著電池企業(yè)毫無利潤可言”。
![]()
然而,對于企業(yè),想要生存就要盈利,沒有利潤,電池廠家又如何生存、如何發(fā)展?當然,也不排除一種可能,電池企業(yè)為了短期搶占市場或是為了“活下去”,以賠本的方式推出0.3元/Wh的抄底價格,但這并不會是普遍現(xiàn)象。
其實,從去年開始,電池廠家的利潤已經(jīng)開始“縮水”,寧德時代,2023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為104.28億元,同比增長10.66%,環(huán)比下滑4.28%。
國內排名穩(wěn)居第三的中創(chuàng)新航,2023年上半年營收122億元,但毛利率僅有9.6%。瑞浦蘭鈞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僅有4.1%,累計虧損超過了22億元。
利潤降低,鋰原料的價格暴跌,電池廠家們也會跟著下調價格,結合成本將價格穩(wěn)定到一個合理的狀態(tài),不過,賠本式暴跌大概率不會出現(xiàn),畢竟,多數(shù)電池廠家想要長久平穩(wěn)發(fā)展,靠的不是低價,而是更多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以及核心技術,電池產(chǎn)品硬核,才能贏得更多發(fā)展空間。
“白菜價”的電動車 到底能不能等到?
碳酸鋰原料價格下降,會引發(fā)動力電池價格降低,可動力電池的0.3元/Wh時代,恐怕不會很快到來。那么,對于市場終端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在2024年是否會買到“白菜價”的電動車?
關于電動車的價格,咱們先來算一筆賬,一般來講,按照新能源車的價格規(guī)律而言,電芯的千瓦時價格每下降0.1元,就意味著一輛搭載100度電的電池包的電動車,電池成本的價格可以便宜1萬塊。
現(xiàn)在,碳酸鋰的價格下滑,這意味著電動車的價格有了新的下降空間,從整體趨勢看,很多新能源品牌會調低電動車的價格,有了價格優(yōu)勢,新能源車型就有了跟同級對手以及燃油車競爭的底氣,能更快打開市場銷量。
![]()
而且,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新能源品牌造車的技術水平越來越成熟,對于成本的掌控能力更強,在降本增效方面有了更多經(jīng)驗,從這個角度講,新能源車型也有了降價空間。
不過,價格暴跌的概率并不大,畢竟,動力電池只是新能源造車成本中的一部分,并不是造車成本的全部?,F(xiàn)在。在新能源車市中,完全盈利的新能源品牌寥寥無幾。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超150億;小鵬汽車2023年前三季合計虧損90.28 億元,而哪吒過去三年已累計虧了超100億。
![]()
這一組“血淋淋”的數(shù)據(jù)在說明,新能源造車的門檻有多高。而且,在內卷的新能源車市,各大新能源品牌卷智能駕駛、卷服務、卷配置,所有“卷”的背后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銀的投入,從這個維度講,新能源汽車不考慮成本,大幅度降價并不容易。
因此,綜合看來,在2024年,新能源車型的價格會降,但不會降得很離譜,多數(shù)新能源廠家會根據(jù)成本以及市場節(jié)奏溫和調整價格,車市有車市運作的規(guī)律,車價不會像“過山車”那樣,大幅度起落。對于想要買電動車的消費者來說,還是應該結合自身需求,以平常心去購車。
鬼斗車觀點:碳酸鋰成本的下降對于新能源品牌以及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好消息,造車成本的下滑讓新能源汽車松了“一口氣”,有了更多資本參與市場競爭。然而,在更卷的2024年車市,存在太多不確定元素,因此,電動車的價格會降,但“白菜價”真的有點兒扯。
(注:配圖源自網(wǎng)絡,權力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