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月中旬,各大車企已陸續(xù)完成2023全年的銷量統(tǒng)計。
在看完多數(shù)自主品牌的成績單之后,筆者只能用“縱使市場形勢不佳,但依舊穩(wěn)定發(fā)力”來形容,畢竟有許多家自主品牌在過去行情低迷的一年里依舊完成了銷量穩(wěn)定增長。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車企的銷量公布,筆者也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能頂住壓力穩(wěn)定輸出的,作為上汽新能源豪華品牌雙子星之一的飛凡汽車,在過去一年里的日子就不怎么好過。
![]()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一年,飛凡汽車的累計銷量僅為21012輛,其中有14092輛由飛凡F7構(gòu)成,其余的6920輛則由飛凡R7貢獻。這樣的銷量成績,甚至連同門師兄弟智己旗下單一車型的銷量都比不過,即便對比2022年14532輛的銷量已經(jīng)有了幅度不小的提升,但是依舊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就連定位和定價都更高的智己,在銷量上都有了起色,為何定位更低,具備更廣泛受眾面的飛凡卻屢戰(zhàn)屢敗呢?原因其實涉及了多個層面。
![]()
首先第一點原因,就是出身。在2020年,上汽集團以榮威品牌為基礎(chǔ),推出了一個專攻新能源領(lǐng)域的全新品牌,而這個品牌就是飛凡的前身,彼時還被叫做“R”品牌,ER6以及MARVEL R兩款車型就是那個時代下的產(chǎn)物。
很明顯,這個在當時從屬于榮威的新能源品牌,“想沖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連擺脫榮威的影子都做不到,這兩款車型的銷量以及市場認可度也是非常的低。
![]()
在初次嘗試無果之后,上汽與2021年10月將“R”品牌剝離了出來,并將其命名為飛凡汽車,自此,飛凡終于正式成為獨立品牌,但其“前榮威附屬品牌”的出身,卻一直是許多消費者心里的一道坎,讓這個品牌的高端形象無依無靠。
而第二點原因,就在于飛凡產(chǎn)品本身了。
![]()
作為一個自詡高端的品牌,飛凡汽車旗下產(chǎn)品的定價,普遍去到了20萬級,但在中等偏上的定價之下,飛凡品牌的產(chǎn)品在軟硬件的儲備上卻時常落后于同級別同價位的競品。
例如定價在20萬上下的老款飛凡R7,乍一看配置很高,但是實際了解之后便會發(fā)現(xiàn),官方宣稱的許多功能,諸如AR-HUD、真皮座椅、副駕腿托、座椅通風、按摩等功能,即便在高配車型上也需要額外花錢選配,在對比同價位的小鵬G6、比亞迪宋L等車型時,在輔助駕駛以及雷達數(shù)量等方面,都要落后于它們。
![]()
而這樣的情況,在飛凡F7上同樣存在。
簡言之,在當下這個時代,高端并不是性價比的反義詞,所謂的高端并不是盲目堆高價,而不把配置標配到車上,很顯然,飛凡并很好地貫徹這一點,這也導致許多消費者無法認可飛凡的產(chǎn)品。
而第三點原因,則涉及了飛凡品牌的渠道以及售后。自從2021年正式成為獨立品牌至今,飛凡汽車已經(jīng)走過了兩個年頭,然而屏幕前的各位觀眾不妨回憶一下,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你是否有在你的城市見到過飛凡汽車的相關(guān)門店?
根據(jù)飛凡官網(wǎng)給出的信息顯示,飛凡汽車目前在廣東省、上海市以及江蘇省擁有最多的門店,其中廣東擁有51家,上海擁有32家,江蘇省有27家,除去上述三省之外,其余省份的門店不超過20家,甚至在許多省份全省范圍內(nèi)僅有不到5家門店。
![]()
這樣的渠道數(shù)量,配合上僅有2款在售車型的現(xiàn)狀,不知道飛凡是在“憋大招”還是已經(jīng)開始“擺爛”了呢?
除去渠道覆蓋率的低下以外,飛凡品牌的售前售后服務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在車友論壇內(nèi),買到運損車、買車后才被提示車輛有售前維保、交付效率低下、買車后車輛完全沒有后續(xù)OTA升級等情況屢見不鮮。
試問一下,一家新興品牌,才剛剛邁出第一步就這般對待消費者,明顯是不打算積攢一個好的口碑了,而沒有一個良好的口碑,又怎能在當下這樣競爭激烈的市場立足?
![]()
寫在最后
通過飛凡汽車在產(chǎn)品用料、布局、渠道以及售后的態(tài)度上,筆者很難想象飛凡汽車的高層究竟在想些什么,只能說長此以往下去,飛凡將注定平凡。
好在,在歷經(jīng)長時間的挫折之后,飛凡高層也終于是醒悟了,新款R7在舊款基礎(chǔ)上進行了129項升級,且將起售價調(diào)整至18.99萬元,進而與小鵬G6錯位競爭20萬級純電SUV市場,因此在12月,“降價還增配”的飛凡R7,終于翻紅,累計交付量達到2523輛。
![]()
但客觀來說,隨著2024年價格戰(zhàn)的大幕拉開,已經(jīng)提前打出底牌的飛凡,又是否能夠在友商后續(xù)的價格戰(zhàn)中占到優(yōu)勢呢?這恐怕很難,總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