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你開什么車啊”
“S6”
“百公里加速和我的718差不多啊,有機會試試”
“我那車加速不快啊“
“S6夠快啦“
“比亞迪S6,也有高性能版的嗎?“
“哈哈哈哈嗝“
這是網(wǎng)是一個搞笑段子,相同的名字不同的品牌,在人們心里定位完全是兩回事,不連帶把品牌說出來很容易鬧笑話。但這個段子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名字一樣的車確實不少。
![]()
平時如果不說車的品牌,只說“野馬““S6“、”X7”、”Q7”、”730”之類的簡稱,不僅一不不留神就會撞車還會鬧上不小笑話。畢竟四川野馬和福特野馬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
從家用品牌到豪華品牌,如果從國內(nèi)到國外細數(shù)一邊汽車的品牌和名字,就會由衷的感嘆它們有太多的相似,有些簡直就是一樣。名字有相似或者完全一樣的背后,也許壓根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
汽車命名了解一下,疆哥先在這里簡單說幾類汽車常用的命名的方式:
一、第一類命名方法是字母、數(shù)字或者兩者之間結(jié)合。例如奧迪Q+數(shù)字系列、奧迪A+數(shù)字系列、寶馬數(shù)字系列等,以數(shù)字、字母來命名一方面簡單好記,另一方面還能區(qū)分產(chǎn)品等級。
![]()
二、直接翻譯或者音譯起名。比如保時捷的Panamera,音譯改過來就是帕拉梅拉:豐田的corolla,音譯過來就叫卡羅拉;馬自達的axela音譯過來是昂克賽拉等等。
![]()
三、有些跑車是直接用“排量+缸數(shù)“或直接用馬力來命名的。例如法拉利458,458指的就是4.5升、8缸發(fā)動機;法拉利812Superfast,用馬力命名簡單粗暴,符合超跑的特征。
![]()
不過也不乏有些車廠在命名的時候毫無章法可言,沒有邏輯。個別車廠很多時候在給車命名的時候,會參考當下賣得比較火的車,連起名字都去蹭別人的熱點。再說了單單我國的車廠就上百家,全球就更不用說,車廠一多車型就更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這名字能不撞上嗎?
上面疆哥簡單說了幾種下汽車的命名方式,下面再來說說幾款在名字上相同,卻在售價上相差甚遠的幾款“同名車”。
![]()
一說你開什么車,“Q7“,這時候大家第一反應(yīng)肯定是售價近百萬的豪華越野SUV奧迪Q7,不過別這么早下結(jié)論,因為也可能是售價10萬左右的昌河Q7。
![]()
同名為730,都是寶字輩的,一個寶馬730一個寶駿730,這兩個本來是八桿子也打不著的車,今天也因為名字相似度極高且售價懸殊太大,就被疆哥拿過來對比了。寶馬7系入門指導(dǎo)價比寶駿730貴了近60萬。
![]()
一個是售價近百萬追求速度的最強“買菜車”,一個是售價不到10萬的買菜SUV。讓我們不禁感慨,同樣是買菜車,怎么差距這么大。
![]()
這兩款都叫X7的車,命運卻大不相同,一個新款即將上市,受萬眾期待。一個卻剛吃完官司,被迫禁售!陸風(fēng)X7因涉嫌抄襲路虎極光被迫禁售,而寶馬X7還未上市就已是一副上帝寵兒的樣子,這鮮明的反差,讓陸風(fēng)同為X7名字,卻有種不言而喻的尷尬。
![]()
近年來國產(chǎn)汽車的進步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還是有個別車廠還是靠“蹭”來求生存。蹭名字、蹭外觀、蹭熱點,這種行為往小了說,是抑制自身的發(fā)展,往大了說那就是嚴重阻礙了國產(chǎn)汽車的發(fā)展。
汽車同名我們都還可以理解,畢竟車型那么多,但如果在名字上也不想花心思的話,那在產(chǎn)品上投入的精力就值得懷疑了。如果是一款好的產(chǎn)品,獨一無二的產(chǎn)品,誰會希望草草起名,然后跟其他車型共用呢?疆哥希望還是原創(chuàng)的好,畢竟這是大趨勢,設(shè)計出自己原創(chuàng)的產(chǎn)品,讓我們中國制造,能抬起頭挺起胸,能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