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前段時間,華為方面明確自己不會造車以后,車圈內有關賽力斯的新聞似乎也少了很多,畢竟賽力斯作為一家成立時間不算長的新能源車企,其品牌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它和華為的關聯(lián)度。
而從目前來看,在失去了和華為的強關聯(lián)后,他們的業(yè)績表現(xiàn)也出現(xiàn)了一些滑坡。近日賽力斯公布了自家的中期財報,其數據顯示,今年的上旬賽力斯的營業(yè)總收入為110.32億元,同比下滑11.14%,歸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44億元,同期凈利潤為-17.27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賽力斯的營收表現(xiàn)依然不佳。
![圖片]()
對此,賽力斯官方表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還是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整體低迷,消費者并沒有因為車市大規(guī)模的降價活動而增加消費熱情,不少人對車市,都抱有一種等待更低價的態(tài)度,加之賽力斯在今年二季度發(fā)布新車M5的消息,也影響了第一季度的銷量,畢竟“買新不買舊”也算是汽車行業(yè)里的規(guī)律,在新車即將發(fā)布的前夕,消費者肯定是愿意持幣觀望的。
此外,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供應鏈緊張,以及新車研發(fā)投入增大等客觀因素,也影響了賽力斯的利潤表現(xiàn),總結起來就是市場內外各種因素聚集到一起,產生了這樣的結果。當然賽力斯方面還是對自己今年下半年的表現(xiàn),充滿了信心,畢竟新車上市所產生的吸引力以及車市金九銀十促銷季的到來,將會極大緩解當前賽力斯的銷量壓力。
盡管外界認為,賽力斯和華為關系的淡化是導致賽力斯盈利不佳的重要原因,但從此前的歷史數據來看,賽力斯并沒有因為和華為的牽手而產生“積極”效果,反而在沒有和華為深度合作前,賽力斯的負債更小。
![圖片]()
具體來說,在2019年至2022年這幾年時間里,賽力斯的扣非凈虧損金額分別為8.84億元、23.08億元、27.93億元、42.96億元,也就是說在和華為合作的時間里,賽力斯的債務直線飆升,直到去年年底,兩者的關系降溫,利潤虧損持續(xù)虧大的趨勢才減緩下來。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華為的到來增加了賽力斯的負擔,畢竟和華為牽手后,賽力斯方面為了盡快在市場上占據位置,也加大了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等方面的投入,在產品尚未成熟的階段,入不敷出就會積累債務,加之華為余承東對于“宣傳造勢”也格外重視,所以相對應的營銷費用開銷,自然也會變大。
![圖片]()
直到AITO問界上市后,情況才有了一些好轉,但總體來講,表現(xiàn)也不算太突出。以今年上旬為例,AITO問界的零售銷量僅為22,666萬輛,與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梯隊成員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隨著“華為造車”熱度的下滑,他們也必須要考慮該如何靠著自己的實力去爭取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讓東風小康真正走到臺前,而不是只做華為背后的企業(yè)。
所以長遠來看,賽力斯要想擺脫債務困擾,實現(xiàn)扭虧為盈,或許還要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