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也好,彈夾也好,刀片也好,不論名稱叫什么,安全是電池包的核心追求。
5月13日,吉利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進行了一場電池安全測試直播,被譽為電池安全“珠穆朗瑪峰“的針刺試驗自然要做現(xiàn)場展示。
可以看到,隨著直徑8mm的鋼針以25mm/s的速度穿透電芯,電芯沒有出現(xiàn)起火、爆炸現(xiàn)象,甚至連煙都沒冒,通過貼布在表面的熱電偶及熱成像儀顯示,電芯表面的溫度上升緩慢,最高溫度未超過40℃。溫升僅有15℃。
原本預(yù)期中的鹽霧、火光,高溫,一個都沒有出現(xiàn),連電壓都只是跌落小數(shù)點兩位數(shù)。過程的平淡甚至讓人有些詫異。怪不得神盾電池有把握說電池針刺只是入門標準。通過3.3V多的電壓能夠判斷,神盾電池用的是磷酸鐵鋰電芯,但即使是安全性相對較好的磷酸鐵鋰電池,能夠有這樣不冒煙,溫度如此之低的表現(xiàn)也是難能可貴。這意味著電芯的本征安全做的相當(dāng)出色,內(nèi)部短路的產(chǎn)熱低,從本質(zhì)上便不易發(fā)生熱擴散與熱失控。短短幾年,針刺實驗從因通過難度過大而從被強制性國標剔除,到如今電池單體的不起火不冒煙不發(fā)熱,讓人不僅感慨,如今的電池安全性已然提高很多。除了針刺實驗之外,這場測試直播中還進行了另外三項實驗:海水腐蝕浸泡,三面跌落試驗,外部火燒。
每一項測試神盾電池包均提出了比國標更高的測試要求。比如海水浸泡實驗,在國標GB 38031-2020中,針對浸水試驗,有兩個試驗方式,一個是將電池包浸沒在 3.5%氯化鈉溶液中2h,水深沒有要求,只需要淹沒整包即可。這個實驗主要是考察電池包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會模擬海水成分腐蝕造成滲漏。另一個是將電池包浸入1米深的水中,持續(xù)時間 30 min。達到GB/T 4208規(guī)定的IPX7等級。這個是考察電池包的防水密封性能。
但神盾電池直接將試驗條件提高至在海水中深度1米持續(xù)24h。相對第一個試驗它的深度更深,時長更長,相對第二個試驗,它的介質(zhì)更具有腐蝕性,時長更長。
對電池包及其附屬部件的耐腐蝕型、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面跌落重擊實驗則在國標基礎(chǔ)上提高的墜落的高度:從1米提高到2米,跌落的位置也增加了兩個側(cè)面。接觸面積更小,碰撞瞬間壓強更大,更易造成形變。
外部火燒試驗更是直截了當(dāng)增加了直接燃燒和間接燃燒的時間,都達到了國標的1.5倍要求。這一項試驗保證了神盾電池能夠在車輛其他部分燃燒或者被外部火源點燃時,仍能夠足夠的安全余量保證車內(nèi)人員的及時撤離。
以上試驗僅僅只是神盾電池在試驗室“生活“的一小部分,都是在模擬日常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安全風(fēng)險、極端情況,試驗室中吃越多的苦,將來來到用戶腳底下時也會越安分。神盾電池將首搭于吉利銀河L7,我們也期待著神盾電池能夠在實際裝車后為車主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Route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