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歷史上的CSL車型屈指可數(shù),自1972年推出首款E9 3.0 CSL車型后,時隔30年后于2002年又推出的這款寶馬E46 M3 CSL車型。這款車型擁有完美的50:50重量分配,同時為了盡可能降低重心甚至不惜采用了當時寶馬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大量減重技術。
![]()
寶馬E46 M3 CSL拆除了原寶馬E46 M3的大部分隔音材料以及電動座椅和車機系統(tǒng)等,并換裝了CSL車型獨有的碳纖維復合車身覆蓋件,車內的所有內飾件都使用了復合纖維,后窗被替換為更薄的玻璃。
![]()
最終寶馬E46 M3 CSL比標準版E46 M3減輕了110公斤的重量,也因此改善了車身的抗扭曲性能,同時顯著提升了動力表現(xiàn),以及車輛操控性能,特別是在賽場上的彎道表現(xiàn)。而這款裝備6速手動變速箱的寶馬E46 M3 CSL車型更為稀有,同時換裝手動變速箱又減輕了15公斤的重量。
![]()
寶馬E46 M3 CSL總共生產了1383輛,這代CSL車型僅提供銀灰色金屬漆和黑藍寶石金屬漆兩種車身顏色,動力裝備S54直列六缸發(fā)動機,排量3246毫升,最大功率355馬力,最大扭矩370牛米,匹配特調的SMG II自動變速箱。
![]()
![]()
后橋裝備標準E46 M3同樣的主減速器和M差速鎖,車輛的DSC可以通過安裝在方向盤上的按鈕切換到“M Track”模式,以降低DSC系統(tǒng)的敏感度,允許車輪有一定程度的打滑。這讓裝備SMG II自動變速箱的寶馬E46 M3 CSL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能在4.6秒內完成,這在那個年代的性能車中是相當出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