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的11個月,中國車市可謂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創(chuàng)。上海、深圳、成都、廣州等幾大汽車消費市場接連受疫情影響,“金九銀十”成色不足,消費驅動力下滑。汽車企業(yè)的生產制造也被迫多次按下暫停鍵,加上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產銷兩端明顯承壓。
大部分車企的日子都不好過,更別提部分原本就在淘汰邊緣的小眾品牌。近幾年多家車企先后宣布破產或處在破產重整階段,沒能熬到下一個春天的來臨。
自稱“德系四兄弟”,寶沃汽車混得最慘
寶沃作為德系百年汽車品牌,在國內市場初登陸時曾經與奔馳、寶馬、奧迪合稱“BBBA”,自詡德系同門四兄弟。不過,高光時刻一閃而過,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福田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破產。
![]()
苦苦支撐的寶沃汽車始終沒能等到轉機。2014年,北汽福田斥資500萬歐元收購Borgward品牌。2015年,Borgward于日內瓦車展回歸,中文名為“寶沃”。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寶沃旗下首款量產SUV車型寶沃BX7發(fā)布。2016年日內瓦車展前夕,寶沃BX5正式亮相。
正準備大展拳腳的寶沃汽車在最為關鍵的三年時間沒有走出困境,也為后來的下坡路埋下了隱患。2016-2018年,寶沃汽車累計虧損40.14億元。其銷量頹勢也一發(fā)不可收拾,從2016年的3萬輛,2017年的4.4萬輛,2018年的3.3萬輛。來到2020年、2021年,寶沃汽車的年銷量已不足萬輛。腰斬再腰斬,寶沃汽車的翻身之路基本無望。
![]()
值得一提的是,寶沃汽車在發(fā)展之初為了博得消費者的信賴,曾經給出終身質保的承諾。如今寶沃汽車確認破產,那么后續(xù)的質量問題恐怕難以找到原主,消費者只能自尋出路。
長期經營不善,華晨集團破產重整進度緩慢
2020年,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但直到2022年,華晨汽車的重整方案才迎來了實質性的推進。此前相關信息顯示,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華晨集團表示,重整只涉及自主品牌板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無關。眾所周知,華晨汽車擁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大自主品牌,曾經在自主車企中是“一哥”般的存在。不過,長期依靠華晨寶馬“輸血”,華晨汽車旗下自主品牌無法擺脫依賴,銷量表現(xiàn)持續(xù)下滑。
華晨集團在2020年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凈利潤達到40.45億元,但扣除華晨寶馬高達43.8億元的利潤貢獻后,華晨其它板塊的虧損為3億元。事實上,從2015年到2019年,華晨中國自主板塊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近30億元。長期經營不善,自主板塊長期虧損,華晨集團的現(xiàn)金流問題積重難返,債務高筑。如今華晨集團重整方案還有待通過,華晨汽車的未來何去何從也備受關注。
華晨汽車、寶沃汽車不會是最后倒下的車企,在車市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新能源風向猛吹的前提下,不適應變革或者實力不夠的車企很容易被時代拋下?,F(xiàn)在還活著的車企要想避開破產的結局,必須努力經營,不要妄想“躺贏”。(文:M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