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仇什么怨,玩出了就算自己斷一條胳膊,也要針對中國的這一招?!边@是北京時間10月13日ASML突發(fā)立刻暫停為中國客戶服務消息傳出后,我向中國芯片行業(yè)一位高級工程師提問時,他給出的回答。
也就在當天,美國公司KLAC向包括在中國設立工廠的韓國SK海力士和中國本土芯片存儲公司停止提供服務。
至少在10月13日那一天,和中國半導體領域相關的人,內心是有恐慌的。而這種恐慌,也一定程度上輻射到了相關的其他行業(yè),比如正在智能之路上狂奔突進的中國汽車。畢竟,很不容易擠進蘋果供應鏈的長江存儲已被逼到了只能在國行版iphone14上應用的局面,iPhone 14的半數(shù)零件都造在中國,之中的很多供應商也有一定擔心會被波及。
自從踏上智能進化之路后,中國汽車一改此前“落后,只能追趕”的狀態(tài),搶跑發(fā)力,逼著合資品牌們紛紛在車內加入了智能語音交互,馬斯克也說過很多次“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會誕生在中國”,而且還有,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巨頭車企,都把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重心,放在了中國。
每個人拿起手機就能快速的給自己點個外賣并快速送達,完成線上交易等等,中國的智能化大環(huán)境顯然在全球相對更好;政策上,政府也是愿意牽頭搞創(chuàng)新,就比如最近的自動駕駛測試國標,就是中國第一次在全球牽頭完成制定。但,隨著美國在全球化中的戰(zhàn)略意圖,從之前的“保持相對優(yōu)勢”,轉為“盡可能領先”,就像俄烏戰(zhàn)爭導致了原有全球化體系面臨重鑄那樣,像汽車智能化那樣的很多領域都可能隨時發(fā)生轉向。
本質上,智能汽車最近1年的日子并不好過,特斯拉最早給到了資本市場預期,于是一眾以智能為亮點的汽車科技概念股全都在2020年8月之后順勢起飛。但,自從進入2021年后半年至今,幾乎所有的這類車企,股價、市值都在一路向下俯沖,因為資本市場發(fā)現(xiàn),至少目前為止自動駕駛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核心突破,法律法規(guī)、應用場景、實際效果都比早期預期要差。
隨著芯片法案的進一步落地,與之強相關以自動駕駛為亮點的汽車企業(yè),焦慮都體現(xiàn)在了資本市場上。截止10月17日,特斯拉美股股價在220美元左右徘徊,跌到了2020年FSD剛剛發(fā)布后的水平;
小鵬的美股股價在9美元左右徘徊,蔚來在12美元左右徘徊,略低于2020年8月后的股價,理想在19美元左右徘徊。
而如果逐字解讀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和安全局(BIS)的電話會議紀要,其核心的消息如下:
目的,拿到AI領域盡可能的領先,區(qū)域是芯片、設備、活動,具體落點是半導體制造、先進芯片、超級計算機。
舉措,限制高算力芯片,從10月7日公布開始生效;限制超級計算機芯片,10月12日開始生效;半導體制造設備,從10月21開始生效。對芯片企業(yè)來說,如果為中國供應受限制的服務,基本是有罪推定;對芯片從業(yè)人員而言,US PERSON不能參與與中國芯片產業(yè)相關的業(yè)務,除了包括美籍、綠卡、受庇護人之外,甚至擴充到了美國公司工資單上的人。
所以,從初期的一系列舉措來看,邏輯芯片、高算力芯片、超級計算機等的相關芯片分別被限制之后,會很大的影響到中國的AI相關產業(yè),可以是具體到你我身邊的順豐/京東/美團外賣的配送,更深層一些再到數(shù)據(jù)中心、智能駕駛,而最后最嚴重的則是遏制未來。單獨從字面看這一10年禁令,美國在面對中國的國際競爭時,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所以采用了偏極端的做法,想要引發(fā)中國對AI算力、超算的新芯片荒。
不過,一如往常,這世界從不是非X即X,一切還有的談,一切還充滿變數(shù)。
也就在美國芯片法案收緊落下后,韓國 SK 海力士官宣,已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授權,可接收其在中國的芯片生產設施所需的芯片設備,為期一年,無需尋求額外許可要求。這背后顯示的是,給那些在中國的半導體相關企業(yè)一定的撤出時間,態(tài)度出現(xiàn)了明顯的緩和。
除此之外,還有2大變量,一者關于美國的中期選舉,一者關于中國的具體行動。美國中期選舉將在11月8日舉行,眾議院的全部435個席位,以及參議院的35個席位將進行改選。而誰會贏得選舉,將決定未來兩年拜登政府的很多動作上執(zhí)行力是強是弱。
另一大變量,則有前例。一戰(zhàn)前后至今,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對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進行過相關的制裁或者限制,但之中并非無解。如,1987年發(fā)生的東芝事件Toshiba-Kongsberg scandal,蘇聯(lián)在冷戰(zhàn)中被美國政策限制不允許得到先進機床及技術。而日本政府與蘇聯(lián)政府之間進行了政治貿易,即便在高監(jiān)控狀態(tài)、嚴格法條下,一樣是完成了走私。
當然,萬事有利有弊,美國的芯片法案在其內部也有極大的3方面爭議。首當其沖的是,破壞當前已磨合不錯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新的供應鏈系統(tǒng)在逐步磨合時,犯多少錯、錯是否可有效承擔、美國給全球其他國家的信心是否會下降。
其次是,現(xiàn)有的美國半導體產業(yè)直接受損。波士頓咨詢公司在不久前表示,如果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企業(yè)向中國客戶銷售產品,美國半導體企業(yè)將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半導體行業(yè)也將減少1.5萬個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資本主義之下,資本優(yōu)先,巨頭企業(yè)們吃虧之后會如何破解、反抗,也是一大變量。
另外還有,對美國自身的未來經濟發(fā)展。10月17日,法國《回聲報》刊登紐約大學教授文章,之中的核心是歐美經濟當前處于滯脹狀態(tài),而一系列的限制和政策則違背了此前全球化的思路,最后通脹向何處釋放存疑。而根據(jù)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相關測算,芯片法案的表層就會造成約8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包括550億美元的支出和近300億美元的的稅收減免。
目前,其實拜登政府是處在政府財政赤字的高點,正在不斷實施削減赤字謀求連任,2020年時,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達到二戰(zhàn)以來最高水平,經過2021年的削減,下滑至2.8萬億美元。而2022年,其目標是繼續(xù)削減1萬億美元。
當然,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是,800億美元對其他行業(yè)的刺激力度不錯。但半導體行業(yè)向來燒錢,根據(jù)半導體研究機構IC Insights最新發(fā)布的研究報告,2021年全球半導體研發(fā)支出為714億美元,而2022年預計繼續(xù)漲至超800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相關法案未來10年的資金力度,其實只相當于5倍的英特爾2021年研發(fā)支出(152億美元),簡言之,站在市場化角度看,法案的刺激金額不大,對半導體企業(yè)的吸引力未知。
回到汽車智能化的相關話題上來,基于目前相關專家對法案條款的解讀、現(xiàn)有的芯片格局等方面來看,短期內不會對中國汽車的發(fā)展造成大麻煩,但中長期的影響不小。
主要影響在于汽車工業(yè)相關的自動建模、自動駕駛訓練等,自動建模幾乎每家車企都在用,對其的限制將一定程度上影響車型、技術等方面的開發(fā)速度,不過這一方面,很多中國公司已經開發(fā)出了仿真軟件進行替代,故影響相對有限。
而對于自動駕駛來說,中國相關車企、美國相關芯片公司、中國相關芯片公司都會同步受較大影響,甚至是損失。
美國相關芯片公司,首當其沖的是英偉達、英特爾、AMD等巨頭。不久前,拜登政府限制A100、H100等高端芯片對中國出口,導致英偉達當季度損失預期為4億美元,同時英偉達的股價也大跌至今。盡管半導體及算力是未來的主線,但現(xiàn)如今資本市場對英偉達的信心不足。在半導體相關貿易中,英特爾的最大采購商來自中國,2022財年其營收為269億美元,英偉達中國區(qū)營收為71.11億美元,在總營收中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而AMD與英特爾的境遇也同樣如此,中國是AMD的全球第二大市場,2021年,AMD中國區(qū)營收40.96億美元,在總營收中占比超24%。而英特爾,在最近交出了自1999年以來最糟糕的財報,當季營收153億美元,同比下降17%,凈虧損為史無前例的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51億美元。
上述三家企業(yè),均在AI智能計算領域與中國有著相關的重度合作。而在智能駕駛領域,英偉達的相關業(yè)務主要來自中國,intel想在異構計算時代對自動駕駛發(fā)力,也逐步改變了Mobileye的發(fā)展模式,允許車企進入深層軟件領域進行開放。
中國車企的相關部分,主要影響肯定關于自動駕駛。蔚小理三家,包含行業(yè)內很多車企都在使用英偉達的相關芯片訓練算法。所以接下來要直面的影響就是,超級計算機訓練自動駕駛的進展會不會變慢,以及有無其他可替代的方案。
中國的相關芯片企業(yè),其實主要受影響較大的會是地平線,但因為大眾突發(fā)與地平線進行深度合作,這一事件又能有新的轉機。目前,地平線是中國汽車市場里自動駕駛類技術發(fā)展最好的中國公司,有超過70款車型使用。征程5,會在2023年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量產,當下征程3、征程5的算力還不進入美國芯片法案的限制范圍。但,接下來的J6會開始面臨挑戰(zhàn)。其算力將達到1000TOPS,具備成為車載中央計算平臺的潛力,屆時美國軟件/工具不可用、相關人才不可介入,沖擊的結果才會浮現(xiàn)。
但,新的變數(shù)是,就在ASML等受法案限制開始撤出中國的同一天。10月13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投資地平線并與其展開合作,CARIAD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yè),大眾集團計劃合作投資金額24億歐元,約為上汽大眾一年半的利潤,持有合資企業(yè)60%股份。那么,從落地動作上看,大眾好似在展現(xiàn)一個信號“美國人有針對,但德國人愿意繼續(xù)玩下去,而且是加碼”。
所以啊,梳理完海量信息之后其實就能發(fā)現(xiàn),這之中充滿一系列變數(shù),而每個變數(shù)(如中期選舉結果、會否有更多它國企業(yè)與中國企業(yè)進行深度合作、美國半導體巨頭是否會反抗或者規(guī)避等),都會導致最終結果的不同。那么,有變數(shù),就有新機會。
當然,深層鐵律則不會變,掌握核心技術、掌握關鍵能力,這是每一個大國的命脈。眼前一波方案砸下來,那為了避免下一次,就得完自主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
大局面,顯然還充滿挑戰(zhàn)。芯片行業(yè)目前是處于擠泡沫的狀態(tài),今年8月,2家半導體企業(yè)宣布破產,同時多位芯片產業(yè)人物被查,半導體領域的資本預期和資本規(guī)模在波動中有所降低。
眼前的美國新法案中,受較大沖擊的數(shù)據(jù)中心領域里,2021年全球計算芯片市場規(guī)模約1548億美元,占半導體市場28%,不過在中國,國產芯片市場占有率不足2%(世界半導體貿易統(tǒng)計組織數(shù)據(jù)),浪潮、阿里云、騰訊云等國內服務器廠商,仍大部分使用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AMD和英特爾的芯片產品。
其他領域里,其實我們也還能看到,當下的汽車領域全球依然面臨缺芯,比如目前在美國提車最快的是大眾,提車周期也要等1個月左右。中國車市的表現(xiàn)相對較好,但部分車型也不能像前幾年那樣隨時可以提現(xiàn)車。也就意味著,多數(shù)場景里國產替代尚處于發(fā)展初期,還需要更多時間。
半導體全環(huán)節(jié)上,中國當下主要掌握的是芯片設計能力,華為、中興等傳統(tǒng)巨頭均有此前儲備的能力,不過芯片此前一直是全球化工程,設計軟件、制造工具、代工等方面中國還需要發(fā)展。那未來會怎么樣,沒人知道,但之中永遠充滿變數(shù),正如ASML首席技術官Martin van den Brink預言的那句話,“中國有能力5年內掌握EUV全部核心技術,屆時將無法限制”。
而在眼前,ASML的10月20日官宣釋放了更多信號,即當前的先進芯片格局,將被其2023年開始交付的High NA EUV光刻機所打亂,屆時,廠商就能用其測試、生產2nm等制程的芯片。而那將取代EUV光刻機成為最先進的設備,一旦全球開始流行2nm、5nm,那也就意味著可能影響到當前美國芯片法案所限制的高性能芯片范圍,所以關于中國企業(yè)獲得7nm、14nm的可能性,還有不少。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