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吉利是國產品牌里比較特殊的存在,人送外號“全球買手”,給大家簡單盤點下這些年吉利的戰(zhàn)績:
(1)2006年,吉利收購英國錳銅19.97%的股份并成立上海英倫帝華公司,生產主供英國市場的經典黑色出租車;
(2)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100%股份及相關資產;
(3)2017年,吉利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同年,吉利還收購了豪華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4)2018年,吉利花費90億美元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約9.69%的股份。自此,吉利成為戴姆勒的最大單一股東;
(5)今年國慶前,吉利再次出手,收購了阿斯頓·馬丁·拉貢達國際控股7.6%的股份。
所謂“用收購征服世界”,吉利實至名歸。而在這么多起收購案中,最被車迷們熱議的當屬2010年的沃爾沃。
這是一個經典的“蛇吞象”收購案,那時的沃爾沃雖然品牌形象和銷量跌到了谷底,還借了一堆外債,但它終究是老牌豪華車企,量級是當時的吉利所不能比的。也正因此,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這場收購。
但事實證明,李書福的眼光精準而獨到。在完成收購后,李書福采取了“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策略,這個策略讓沃爾沃第二年的全球銷量達到了449255臺,同比上升了20.3%,順利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
如今,近12年過去了,吉利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吉利,沃爾沃也不再是當初的沃爾沃。根據(jù)J.D.Power公布的數(shù)據(jù),去年沃爾沃的全球銷量為69.6萬臺,實現(xiàn)了凈利潤142億瑞典克朗(約90.65億人民幣)。前途一片光明的基礎上,沃爾沃的市值也來到了197.9億美元。
按照當初吉利的18億美元收購費來計算,十余年間沃爾沃幫吉利賺到的錢超過1280億人民幣。照此趨勢演變下去,將來“首富”的位置很可能會送到李老板的手上。
當然除開金錢,沃爾沃還給吉利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經驗。雖然當初收購時,附帶的條件是“吉利不能直接使用沃爾沃的造車平臺和技術”,但吉利在沃爾沃身上學到的管理、營銷、售后、制造等經驗也是無價的。退一步來說,當初收購沃爾沃也進一步打響了吉利的知名度,讓它更快地從一眾國產品牌里脫穎而出。比如如今吉利大賣的領克系列,就是效法沃爾沃套路的優(yōu)秀代表。
憑心而論,吉利收購沃爾沃,對雙方而言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協(xié)同互補的關系,在吉利和沃爾沃身上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眼下的吉利,已經擁有沃爾沃、路特斯、寶騰、極氪、幾何、極星等一系列子品牌,未來它是否還會通過“買買買”的形式來擴大自己的商業(yè)版圖,想必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
寫在最后:這些年,坊間某些人認為李書福就是“中國版的馬斯克”,對于這個觀點,我們不置可否,但可以確定的是,吉利在李書福的帶領下確實走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條路。成為國產品牌的“一哥”,對吉利來說或許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