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汽車,這兩個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同樣也是現(xiàn)如今科技發(fā)展最為迅速的兩大產(chǎn)品。
![]()
特別是汽車,近幾年科技升級更是肉眼可見。甚至那些在手機行業(yè)被人們吹得神乎其神的科技配置,汽車同樣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畢竟,汽車被稱作為未來第二大智能移動終端,可不是白叫的。
智能助手、語音識別
科幻片中的智能化時代,最讓人為之向往就是人們身邊能有一個智能機器人助理。
![]()
其實這樣的情景已經(jīng)慢慢地實現(xiàn)了,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shù)的誕生,絕大部分智能手機都能夠搭載了智能助手,而且還“聽得懂人話”。當你忙不開手時,直接用語音便能讓智能助手幫你完成你想要的各種指令。
![]()
汽車又何嘗沒有,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車載智能系統(tǒng)在實現(xiàn)功能程度上已經(jīng)不遜色于手機?,F(xiàn)在市場上推出的主打“智能”新車型,都會以語音識別技術(shù)和智能語音控制系統(tǒng)作為大賣點。就像“安吉星”、“斑馬智行”、“哈弗智能互聯(lián)”、“騰訊TAI汽車智能系統(tǒng)”等,這些名詞你都不會陌生。
![]()
功能性已經(jīng)十分強大,通訊、多媒體、導(dǎo)航、天氣、車輛控制、用車服務(wù)咨詢等,都能幫你搞定,甚至還可以讓車子像機器人一樣,與人進行對話互動。
指紋識別
從iPhone 5S之后,指紋識別成為了一種潮流,正面指紋、背后指紋、側(cè)面指紋,屏下指紋各種指紋解鎖方式越來越多。指紋識別也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上至萬元高端旗艦手機,下至幾百入門智能機,似乎沒了指紋識別都不能叫手機一樣。
![]()
在這方面,大陸集團在2017年CES展上,就展示過汽車指紋識別啟動技術(shù),就像手機的指紋解鎖一樣,啟動按鈕需要識別車主指紋后,汽車引擎才能正常啟動。大陸集團也表示過,這種指紋識別啟動的設(shè)計的目,除了增加防盜性,還能有效地降低無證駕駛或未成年人駕駛的發(fā)生率。
![]()
只是現(xiàn)在搭載指紋識別的量產(chǎn)車型還未正式到來,不過也快了?,F(xiàn)代汽車公司宣布,將會在過段時間上市的2019款的勝達車型上,加入智能指紋識別技術(shù),而這也是全球首款搭載指紋識別的量產(chǎn)車型。
![]()
全新勝達裝配兩個指紋識別的模塊,一個在門把手上,開車門時就可以經(jīng)過指紋認證;另一個則是裝在在點火按鈕之上,按下按鈕發(fā)動汽車時也可以進行指紋認證。而且,最多可以錄入6枚指紋。
人臉識別
蘋果為了全面屏,取消了爛大街的指紋識別模塊,而加入了“刷臉系統(tǒng)”,說得那是要多牛就有多牛。雖然最開始這種識別技術(shù)飽受爭議,但是慢慢地,人們又覺得這種東西是真的香,不管用起來有沒有那么牛X,反正逼格高。而各大手機品牌也在旗艦機上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
![]()
當然,人臉識別我們汽車界去年也有了,只是不同于手機解鎖功能,汽車偏向于駕駛安全這一方面。
比如斯巴魯在 2018 年紐約車展上發(fā)布的第五代森林人,配置的 Driverfocus 駕駛員注意力輔助系統(tǒng)。不過它除了要實現(xiàn)人臉識別外,它還要監(jiān)控人的眼睛和面部表情,識別司機是否會有疲勞或分心的跡象,發(fā)出警告甚至是讓車輛減速,以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
還有凱迪拉克的Super Cruise智能駕駛系統(tǒng),也是類似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除發(fā)出3級的警報外,在必要時還可接管車輛完成制動、靠邊等操作。
虹膜識別
三星當年推出虹膜識別手機,可受盡人們的追捧,畢竟公認最安全生物識別技術(shù),指紋、面部識別在它面前都是小打小鬧。(指紋識別誤差率0.8%;人臉識別誤差率2%;虹膜識別誤差率0.00001%)
![]()
汽車也是有的,只不過目前的進度還沒有想象中那么快,汽車使用虹膜識別還處于理論階段,展出基本上是概念車。比如今年CES消費者電子展上,鏡泰(Gentex)公司展示的用于乘客識別的虹膜掃描系統(tǒng),這個技術(shù)就應(yīng)用在Rinspeed的最新概念車microSNAP上。
![]()
除此之外,2015年的博泰的Project N以及雪佛蘭FNR同樣是采用虹膜識別,從而代替車鑰匙來開啟車門或者是啟動車輛。
手勢識別
手勢識別,可以使用簡單的手勢來操控或者是與設(shè)備交互,而無需接觸它們。手勢識別也讓AR手機應(yīng)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靈活運用攝像頭自動識別物體,并根據(jù)不同的手勢動作,做出相應(yīng)的指令。
![]()
汽車上的手勢也是相同的道理,當駕駛員的手接近觸控屏或中控臺傳感器時,就可感應(yīng)到手部的動作,并不用實際的接觸,就可實現(xiàn)接打電話、調(diào)節(jié)音量、選擇歌曲、控制車輛等功能。手勢識別也是繼語音之后,應(yīng)用于汽車上的生物識別技術(shù)。
![]()
手控識別在汽車界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而且現(xiàn)階段擁有手控識別的車型不在少數(shù)。寶馬7系是全球首個搭載手勢識別的車型,還有寶馬的中高端車型像5系及X7、X5、X3也均具備了手勢識別功能。還有全新一代奔馳CLA級、拜騰M-Byte、君馬SEEK5也搭載手勢識別系統(tǒng)。
寫在最后
科技一家親,手機在科技方面逐漸地在進化,汽車的腳步也絲毫沒有停止。
![]()
當下的各大車企,無論是傳統(tǒng)品牌、新造車勢力,都積極投入到這方面的研發(fā)當中,再加上現(xiàn)在不少汽車也連同手機廠商合作,相信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黑科技出現(xiàn)在我們的汽車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