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阿倫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國人消費需求逐步降低,對汽車行業(yè)產生較大沖擊。特別是隨著“缺芯”危機爆發(fā)與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能受限與售價提高,進一步壓抑人們購車需求。上個月,伴隨著2022北京車展延期,業(yè)內整體銷量出現(xiàn)明顯下滑態(tài)勢。那么此時買車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網絡上關于該話題分歧很大,相信是很多朋友的困擾。
![]()
畢竟在經濟上行階段,在積累一定資本并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tài)度時,人們置房買車提高生活品質無可厚非,大部分人還貸壓力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可當下經濟形勢較為緊張,很多人收入受到較大沖擊,抗風險能力降低,所以對買車買房等行為更加小心謹慎,避免出現(xiàn)斷貸危機。本文就將從客觀角度分析此時買房時機如何,給出中肯建議。
![]()
買車弊大于利:造車成本增加,購車花費提高
在去年,汽車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爆發(fā)“缺芯”危機,導致眾多車企生產停頓,交付能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至今對蔚來還有小鵬等國產造車新勢力而言,該問題始終未能妥善解決,導致客戶在購置部分車型時等車時間過長,用車需求難以得到及時解決。
![]()
除此以外,原材料上升導致新車售價提高。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電池價格暴漲,廠商為確保利潤唯有采取提價策略,此時買車無異于“高位接盤”。后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預計行業(yè)會也迎來一波促銷熱潮,現(xiàn)在購車的朋友將要承擔溢價部分的損失。
![]()
買車利大于弊:公共出行受限,私人用車方便
疫情爆發(fā)之后,人們出行方式也發(fā)生改變。公共交通工具雖然具備花費低等優(yōu)勢,但私家車顯然更為便捷,同時安全感也更加可靠。特別是在部分區(qū)域部分時段執(zhí)行封控措施,假使沒有私家車那將寸步難行。而在解封之后自駕出游成為更多人的選擇,不僅可以有效節(jié)約等車時間,同時還能減少人群聚集帶來的風險。
![]()
除此以外,汽車也不再是過去遙不可及消費品,手握10萬元預算就能擁有諸多選擇,而微型電動車細分市場更是普遍在4萬元左右,市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人們購車方式也逐步發(fā)生改變,除新購之外,增購與換購開始成為更多人的選擇,特別是在體量大的一二線城市受到許多人的青睞,進一步降低購車成本。
![]()
如果現(xiàn)在購車是“剛需”,那么建議可以降低標準,對駕乘感受和內飾配置等方面不必過多追求。這樣既能滿足代步需求又能緩解資金壓力,“一步到位”還是謹慎考慮。如果是有增購或者換購意愿,建議還是等候一段時間或者擁有充足的資金準備,亦或是換一輛售價較為低廉的新能源車,還能減少日常用車花費。
![]()
說到最后:
整體來看,現(xiàn)在買車還是利大于弊。畢竟公共交通工具、網約車和出租車等出行方式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因為相關防疫政策導致無法乘坐。如果擁有一輛私家車,不僅以上問題迎刃而解,同時還能避免出現(xiàn)在人群聚集場所,降低感染風險。當然在買車之前,大家還是要考慮到資金積累和未來預期收入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因為“沖動消費”導致后悔莫及。如果條件允許,不妨先買一輛親民代步小車,日后再置換更為高檔的新車。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