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于落地了,英菲尼迪品牌正式納入東風日產管理體系!
![]()
早在2021年12月中旬,財經網就報道過英菲尼迪的這一動向,當時官方沒做回應。想不到2022年剛開始就正式官宣了,某個角度也反映了英菲尼迪現在的急迫感。
是啊,銷量像一座大山一樣壓著這個品牌,必須趕緊求變了。因為就2021年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來看,英菲尼迪在華僅賣出去了7691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64.7%,情況不容樂觀。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從英菲尼迪2014年國產到現在,這8年時間之所以不溫不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決策效率和運營效率偏低。這直接導致了產品導入節(jié)奏慢,到現在也剛剛國產了第三款車型QX60,而之前的Q50L和QX50許久不換代,聲勢早已被競品趕超。
![]()
成為東風日產旗下品牌之后,這樣的局面或將有一個大的改觀。因為東風日產不僅擁有超千萬的保有客戶,更有在研發(fā)、制造和管理,從規(guī)劃到執(zhí)行無縫連接上的全價值鏈優(yōu)勢,這將很好的反哺英菲尼迪品牌,讓它完成蛻變。
更進一步講,依托日產平臺降低研發(fā)成本,相當于節(jié)省了大量的研發(fā)成本,并且加快了新產品的研發(fā)速度,對于持續(xù)虧損的英菲尼迪來說無疑等同于救命稻草。
![]()
可以預見的是,英菲尼迪的產品節(jié)奏將加速,并且車型的本土化程度會更高,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尤其是在電動化、自動駕駛、移動互聯和共享出行服務等方面,英菲尼迪還希望在新的賽道挖掘新的機遇。對于想買豪華電動車的小伙伴,可以期待一下英菲尼迪帶來的解決方案。
![]()
當然,規(guī)劃怎么看都是美好的,什么時候能夠落地?執(zhí)行效果又怎么樣?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和關鍵。這時候,咱們不妨借鑒一下重新回歸東風日產的啟辰,它眼下的市場節(jié)奏和處境能說明很多問題。
直觀來看,重新回歸東風日產后,短短的時間里,啟辰依托于日產技術支持,不僅推出了啟辰大V這樣的網紅車型,還一舉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并且啟辰大V的終端熱度算得上優(yōu)秀。倘若給它充足的時間,會收獲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
對于英菲尼迪來說,能否復制啟辰的成功,誰也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改變一定是可以預見的,英菲尼迪在2022年將變得更懂國人,它的市場打法也將有的放矢不少。
所以說,對于文章標題所提到的,英菲尼迪納入東風日產這個舉動是斷臂求生嗎?仔細想一下還真的是這樣。
那么,另一個問題來了,英菲尼迪最后會不會變身日產PLUS?也就是此前英菲尼迪首席運營官Ashwani Gupt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英菲尼迪調整戰(zhàn)略,退出豪華品牌的競爭,成為“日產PLUS”,變得更加平民化,來實現銷量的增長。
![]()
目前就國產QX60的預售價格45-66萬元來看,貌似英菲尼迪自身并沒有打算這么做,看來它還是希望通過更懂中國消費者的車型來打翻身仗,提升英菲尼迪的“豪華”屬性,實現品牌溢價,讓消費者心甘情愿為“豪華”買單。
選擇“日產PLUS”,或許能收割一波銷量,但以后再想做豪華品牌,那可就難了。選擇用更扎實的產品來踐行自己的豪華理念,在這個豪華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即便是英菲尼迪主動求變,想要突圍依然不容易。
![]()
不管怎么樣,英菲尼迪納入東風日產之后,這個品牌能不能觸底反彈,或許就看這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