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在華為冬季新品發(fā)布會上,除了發(fā)布品牌旗下首款縱向形態(tài)折疊屏手機——華為P50 Pocket,華為還帶來了其與賽力斯共同打造的品牌AITO首款中型SUV——問界M5,并公布了正式預售價為25-32萬元。
![]()
可能熟悉華為的朋友都知道華為和賽力斯的關系,在此之前賽力斯旗下的SF5就有華為智選的版本,售價為21.68-24.68萬元。不過此次推出的問界M5則算是兩者正真意義上的首款車型,并且是高度融合了賽力斯和華為在動力以及智能化方面的優(yōu)勢,那它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表現(xiàn),相信大家都很期待。
![]()
在近兩年各大科技公司都先后發(fā)聲進軍汽車領域,反而華為表示自己不會造車,不過諷刺的是它卻是第一個將和它有關的車型推出市場的品牌。此前就有消息稱華為將收購賽力斯母公司金康新能源,但被華為方面否認,而此次AITO品牌的正式發(fā)布,也意味著華為將成為主導者,正式從幕后走向臺前。
![]()
能讓華為走向臺前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但看上去多少和當初做移動通訊設備有相似之處。除了和賽力斯有合作,華為在今年4月和北汽極狐的合作確實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印象,其搭載的華為自動駕駛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科技巨頭的實力,不過極狐相對較低的知名度和較高的售價讓它成為了少數(shù)人的玩具,這對于想要在這個市場有更大抱負的華為來說,顯然是不夠的。所以筆者認為華為造車的腳步在加快,雖說多次否認收購金康新能源,或許只是希望讓自己的每一步的走得更加穩(wěn)健。
![]()
說得有點遠了,還是回過頭來看這款問界M5,雖說是AITO首款產品,但是整車造型和賽力斯SF5多少還是有些相似之處的,前臉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較大的梯形進氣格柵內部采用了橫向的鍍鉻裝飾,但是大燈以及整體輪廓還是多少有些賽力斯SF5的影子。
![]()
車身側面的輪廓也是如此,但是在門窗框的鍍鉻飾條還是有些差異的,問界M5的線條更加筆直,搭配溜背車頂和多條幅的輪圈,運動感還是不錯的。車尾采用了貫穿式的尾燈,整體看上去還是比較精致的,AITO的文字Logo位于尾燈中央,有著不錯的辨識度。
![]()
車內的設計很簡潔,大量皮革的包裹和雙縫線處理,整體質感還是很不錯的。當然車內幾乎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了窄邊框的中控屏內,和我們常見的智能車機不同的是,其內部UI界面和我們常用的平板電腦不叫類似,只是在下方增加了座椅和空調的控制區(qū)域。
![]()
當然新車還是業(yè)界第一款搭載最新鴻蒙系統(tǒng)以及華為眾多智能解決方案的量產SUV,具體的體驗會如何,和我們的移動端又會有怎樣的交互,有機會進行詳細的評測。此外,問界M5還搭載了多個攝像頭和傳感器,能夠實現(xiàn)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
![]()
![]()
動力部分,AITO問界M5采用的是增程式混合動力,不過和我們熟悉的賽力斯SF5相比,在電機的使用上有一定差異。增程器同樣是1.5T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92kW,增程式發(fā)電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前驅動電機的峰值扭矩為165kW,后驅電機峰值功率為150kW。電池容量為40kWh,相比賽力斯SF5增加了5kWh,WLTC工況循環(huán)下的油耗為0.8L/100km,綜合續(xù)航里程將超過1000km。
![]()
![]()
總結
AITO問界M5的關注度應該不會低,畢竟華為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可是很不錯的,即使是此前的賽力斯SF5華為智選版本,相比此前單獨銷售都有非常大的提升,而此次搭載鴻蒙系統(tǒng)的問界M5應該也會得到不少華為粉絲的關注,銷量應該也會有保障。不過對于問界M5來說,這個市場的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理想、蔚來、小鵬以及極氪等等,還有傳統(tǒng)新能源大佬比亞迪,華為想要在汽車市場有一定建樹難度還是很高的,但其在國內的知名度以及不錯的科技研發(fā)能力,這都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我們就靜待華為能給我們車市帶來怎樣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