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長城迎來了新一輪的銷量抬頭,整體銷售新車量高達11.20萬輛,雖然比去年下滑17%左右,但在今年整體行業(yè)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依然十分亮眼,而且今年1-10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99.61萬輛,年銷量破百萬的目標可以說已塵埃落定。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不過在母公司無比耀眼的光輝下,作為長城王冠上最顯眼的那顆明珠卻失去了光澤。以長城創(chuàng)始人魏建軍姓氏為名的高端品牌WEY在10月僅僅獲得5854輛的銷售成績,1-10月累計銷售也不過4.2萬輛。
被遺忘的王冠明珠
在WEY品牌出現(xiàn)之前,幾乎沒有人相信國產車也能創(chuàng)造出豪華品牌。當初奇瑞、吉利也曾嘗試過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屬于國人的豪華品牌,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只有WEY,一出場就驚艷了市場。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首款車型VV7請來了幾位著名設計師,搞了一套頗有原創(chuàng)度的設計,雖然內飾和奔馳的設計有太多異曲同工之妙,但無疑,VV7在2018年前后長期月銷萬臺的成績代表著國產豪華品牌在國內市場打出了屬于自己的天下。
之后,WEY魏派乘勝追擊,推出了VV5、VV6、VV7PHEV等更多的車型。彼時的領克還在考慮自己應該是國產品牌還是合資品牌,一汽紅旗還在糾結要不要把重心轉到SUV上,WEY成為了第一個累積銷量達到20萬的豪華品牌。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不過,從19年開始,似乎大家就不怎么鐘愛長城汽車的掌上明珠了,領克、紅旗、蔚來等國產豪華品牌似乎比WEY這個國產豪華先驅者更能代表中式豪華。雖然那時的領克、紅旗幾乎仍然在每篇對比中,都把WEY作為標桿進行對比,可問題是從2020年開始,WEY的總銷量被領克和紅旗反超,月銷量被他們拉開,似乎WEY總是被“吊打”的那個。
有意思的是,現(xiàn)在的領克和紅旗或者說那些媒體們,已經不會把WEY作為競爭對手了,車型對比、導購推薦很少能看到WEY的身影,更多的是領克對標寶馬,紅旗戰(zhàn)勝奧迪。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看來不僅是消費者們遺忘了WEY,連競爭對手們也不認為WEY品牌可以和他們并肩站立。
品牌沒了影響力,新車沒了競爭力
同樣是混動車型,今年上半年唐DM-i和摩卡相隔不久上市,一個朋友跟我說18.98萬起售的唐看起來就很便宜,但18.78萬元起售的摩卡就覺得很貴。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其實我心里也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不能代表大多數(shù)人,但肯定至少有一部分人會和我一樣覺得摩卡賣得是有些貴的。事實也是如此,摩卡在10月賣出了4662臺車,今年累計銷量近為14192輛,這樣的成績顯然與WEY花了大力氣大價錢造出的聲勢是不匹配的。
摩卡的宣傳初期,WEY這邊的重點推廣是混動,再加上去年長城搞了一個混動研發(fā)技術展,于是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臺PHEV車型,結果后期具體參數(shù)一公布,發(fā)現(xiàn)摩卡原來只是不能上綠牌的輕混,這讓很多人直接把它放到了不買名單。
后來WEY摩卡換了宣傳點,以5G座艙+自動駕駛+AI作為核心賣點進行宣傳,不過為時已晚。為時已晚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一套東西別人早就拿出來了,另一個這套東西早就不是人們的關注點,車的核心技術提升才是最大亮點。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順便說一句,最近用智能座艙來作為核心賣點的車幾乎都涼了,強調座艙先進,不就約等于其他地方不先進嗎?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可以這么講,那些說將來車會是一種智能設備的人都是騙子,當然大部分消費者也不認這點,現(xiàn)階段消費者關注的更多還是有關于車本身的能量。WEY其實也有機會翻盤的,去年推出的坦克300就是一臺車能量滿滿的車型。
坦克品牌獨立是最大打擊
本來去年我以為WEY會憑借坦克系列重回國產豪華品牌競爭序列,結果今年長城汽車自己給WEY來了一波釜底抽薪,動作簡單帥氣,直接把坦克給品牌獨立了。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這就好像你手下的得力干將自立門戶,開了家公司和你唱對臺戲,你對此卻毫無辦法。成立不久的坦克在10月賣了將近9000臺車,雖然坦克品牌和WEY的消費群體重疊度不高,但本來作為WEY門面的坦克一走,也帶走了屬于WEY的熱度。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坦克品牌獨立很有可能是長城高層對WEY今年的幾款新車也就是基于咖啡平臺而出的摩卡、拿鐵、瑪奇朵有非常強的自信,畢竟去年的坦克、19年的炮都獲得了成功,只是沒想到,WEY的新咖啡家族這么不禁打。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不禁打屬實情理之中
WEY的這幾款車如果是放在其他國產品牌里,可能還沒有這么不堪,畢竟WEY的新車面臨的問題既有歷史遺留,也有內部競爭。
作為國產豪華品牌先驅的WEY,產品上裝載了長城幾乎所有的最新配置,但如果從另一方面去看,WEY就是一個試驗品。
看起來非常帥氣的VV7說白了就是個樣子貨,主要是這套動力總成,實在一言難盡,加速慢不說,低速時還有點竄不好控制,而且在某些投訴網站上,還有不少燒機油的投訴。之后的VV7 GT、VV7PHEV也是,就像是還沒調好的半成品,為了搶市場急匆匆的推出。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我看到有人問為什么WEY的VV系列沒有了,因為VV系列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剩下的就交給咖啡系列吧??墒荲V系列給消費者留下來的糟糕印象也得咖啡系列來承擔,我們?yōu)楹螘X得摩卡賣得貴,就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品牌的價值已經不如從前。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除了VV系列留下來的歷史遺留,還有長城汽車的內部競爭。WEY的定位是高于哈弗的,在長城汽車的價格體系中,哈弗同級車型價格必須低于WEY。這我們能夠理解,但是當哈弗的對手們都在進步,你讓哈弗怎么辦?又不能降價,只能硬著頭皮加配置、提高豪華程度、提高動力水準。
![從一流到三流,WEY的光彩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黯然過]()
哈弗是變強了,此時你又讓WEY咋辦,難道敢去跟母公司的頂梁柱爭資源?WEY既是試驗品,又是犧牲品,從一流國產豪華掉到三流國產豪華,沒辦法的事。
寫在最后
WEY的生涯到目前來看其實有些悲劇,雖然幾年以后,憑借著長城汽車的底蘊有可能復蘇,但現(xiàn)在長城內包括歐拉在內全系都在漲,只有WEY在跌,看著真讓人有些心酸。
一家汽車企業(yè)技術還沒累積起足夠的底蘊時就打造豪華品牌,真的很難,所以說到底,WEY的悲劇還是因為長城汽車太心急,沒能沉住氣。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