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快評的新車都屬于改款車,但它們都相當值得關注,包括只是出了一個AWD的宋PLUS。
AION V PLUS毫無疑問就是AION V的中期改款。與常規(guī)的改款外觀會越變越犀利不同,AION V PLUS這一次看上去明顯要比AION V“柔和”了很多,這是為何呢?
宋PLUS DM-i推出了四驅版。覺得城市SUV不用四驅?我不用越野所以不必四驅?如果你也以這個視角看宋PLUS DM-i AWD那就錯了。那應該怎么看呢?
雅閣也終于迎來了它的中期改款。看上去外觀變化不大,坐進車內似乎也只是小調整。但如果你啟動車輛以后會發(fā)現(xiàn),它此次其實有一個“革命性”的巨變。那是什么呢?
AION V PLUS:變柔了還是變強了?
上市日期:9月29日
品牌:廣汽埃安
指導價:17.26-23.96萬元
關注級別:★★★★(重要的中期改款純電車型)
關鍵詞:純電化改款、15.6英寸、磷酸鐵鋰、500/600/702KM、165KW/200KW、91.8/72.3/80/95.8KWH、彈匣電池、A480超級快充、880V、6C、充電5分鐘續(xù)航+200、ADiGO 2.0/2.5/3.0、2.2㎡全景天幕、增配降價
作為AION V的中期改款車型,AION V PLUS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變柔了”。
現(xiàn)在很多新車在中期改款的時候,都習慣于加入更犀利的線條,讓車子整體看上去更加動感。AION V PLUS則反其道而行之——去掉了前杠、尾杠上的運動造型,把進氣口的面積也大幅度縮小,并索性將AION V上的“前中網”裝飾條徹底去掉。
為什么?很正常,因為之前AION V上那些所謂“犀利”的設計,都純粹是為了取悅燃油車審美取向的“畫蛇添足”。純電動,要什么“中網”?要那么大的進氣口有嘛用?至于那些獠牙的設計,除了增加風阻、風噪和制造工藝,其實也沒啥價值。所以,不如索性去掉。關鍵是,去掉以后,并沒有覺得比過去難看了,反而看著更順眼了,不是嗎?
好吧,也許你不同意。但與外觀的變化可能有些許爭議不同,AION V PLUS的內飾肯定是“一致好評”的。雙聯(lián)屏被一大一小兩個屏幕所取代。這很可能會成為新的趨勢,即作為儀表的屏幕完全沒必要那么大(特斯拉更是將其面積直接縮減為0),而中控屏則是(在不遮擋視線的情況下)越大越好。
AION V PLUS,就采用了15.6寸的“大筆記本屏”,而且還是超窄邊的。無論是屏幕面積,還是黑邊寬度,它所帶來的視覺效果都絕非那些大黑邊的12寸屏可比。
仔細看,AION V PLUS的內飾其實就換了倆屏,但視覺效果卻像是“全新”的一般。這于車主、與廠商,都是一種非常劃算的變化方式?;蛟S未來,“簡單換屏”也將漸漸成為車型內飾變化的一個方向。
車內的另一大變化是天窗——由之前的可開啟全景式,變成了“大天幕”。乍一看像是簡配了,但一來新的天幕面積超大,達到2.2㎡,視覺效果一流,二來也改善了后排頭部空間,對于車主而言反而更實惠。
三電層面,電機功率有提升。老款全系135KW,AION V PLUS大部分車型則為165KW,頂配超長續(xù)航版則為200KW。
電池,入門款由三元鋰變成磷酸鐵鋰,容量略有提升但續(xù)航沒變。往上一檔的80版,電池類別、容量、續(xù)航均沒變化。新增的90版,則配備95.8度電電池,續(xù)航702KM。
當然,此次AION V PLUS有個大噱頭,即提供了“超級快充版”。搭配廣汽埃安“放衛(wèi)星”式的A480超充樁(880V、480KW),理論上可以實現(xiàn)6C的充電速度。30%-80%的充電時間可以小于5分鐘。當然,此次先期上市的70超級快充版,30%-80%的充電時間是10分鐘——也夠快了。
是不是很振奮?先淡定。從AION V PLUS制定的價格策略來看,目前超充應該還處于“準概念階段”——完全同配置的情況下,超級快充版比普通版價格高了5.7萬元。很顯然,這個代價要比華為手機的超級快充高多了。
因此現(xiàn)階段,除非高速公路已經普及A480超充站,并且買車人有很強烈的長途用車需求,為避免“國慶排隊三小時充電”的尷尬而選擇。否則,愿意多花近6萬元買超級快充版的比例應該不大。
具體到車款,AION V PLUS相比AION V 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配降價——并且越是高配,變化幅度越大。例如入門款,只是指導價降了5000元而已,到了80智領版則相當于官降了1.2萬元。當然,這種變化顯然也是基于老款終端反饋作出的調整——即便是這樣調整之后,同配置的情況下,600公里續(xù)航版本仍要比500公里續(xù)航版本價格高1.5萬元。
智駕是AION V PLUS的另一大看點??偣泊笾驴梢苑譃樗膫€層級。入門的智領版可以視為沒有智駕輔助。高一檔的70智享科技版配備的是ADiGO2.0,相當于主流的一些智駕輔助,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但少了盲區(qū)檢測和自動變道輔助。80智享科技版補齊了這兩項功能,即相當于ADiGO2.5。兩個頂配——80領航智駕版和90超長續(xù)航版,則擁有了高精地圖輔助的智駕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高速NDA,并附帶記憶泊車、自主泊車、遙控泊車等功能,即所謂ADiGO3.0。
對應的對價,ADiGO2.0大約1萬元,ADiGO2.5大約1.2萬元。然后從ADiGO2.5升級到3.0是2萬元。
目前埃安賣得最好的SUV是AION Y,但對于埃安而言,AION V的戰(zhàn)略意義更大——相比低價大空間取勝的“Y”,“V”顯然更能展現(xiàn)其純電技術的優(yōu)勢,以及“傳統(tǒng)廠商新勢力”的特點。
AION V 上市后的表現(xiàn)應該說還不錯,近期2000輛左右的月銷對于這個價位的車型而言已算得上可圈可點。經過此番PLUS升級后,AION V 在銷量上能否再上一個臺階,還是很值得觀察的。
宋PLUS DM-I AWD:DM-i秀肌肉?
上市日期:9月30日
品牌:比亞迪
指導價:19.98萬元
關注級別:★★★(重要的新增車型)
關鍵詞:1.5Ti、雙電機、315KW、5.9S、100KM
此次上市的新車,只是宋PLUS DM-i新增了一個四驅版,價格也增加了3萬元,貌似“挺正常,沒啥可說的”。
沒錯,這要放在其他類型,包括燃油車、純電車,確實是不值一提。然而這在DM-i,卻有得說。
DM-i自推出以來好評如潮供不應求,但從常規(guī)理解看,這項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是省油、舒適、平順,但性能上和之前的DM沒有可比性。
對于大多數(shù)常規(guī)車主來說,已上市的DM-i車型性能已經足夠用了,例如宋PLUS DM-i的兩驅版,0-100KM/H加速7.9秒,在燃油圈子里已是高功率2.0T的水平。
但這只是“大多數(shù)”。既然已經“電驅化”,一部分群體仍然還是對更強的極限加速力有更高預期。而此次DM-i的AWD版,就可以很好地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
沒錯。與常規(guī)理解四驅版是為了提升通過性、操控性不同,此次首秀的DM-i四驅版,最大的看點在于性能的提升。
相比兩驅版,宋PLUS DM-i四驅版在總成上有兩大直觀變化——第一是發(fā)動機變成了1.5Ti,同時增加了一個后電機。
雖說由于DM-i不能像DM那樣實現(xiàn)發(fā)動機同步驅動,使得宋PLUS DM-i四驅版不能實現(xiàn)宋PLUS DM四驅高能版4.7秒的加速力,但5.9秒的成績足足比兩驅版提升了2秒,已非常接近配備3.0T發(fā)動機的奧迪SQ5 5.3秒的水平,這已經相當可以了。
關鍵是,它依然能體現(xiàn)DM-i的優(yōu)勢。例如饋電綜合油耗僅需5.2L,并且饋電工況下的駕乘品質依然接近電驅,而不會像DM那樣接近油驅。
這算不算“魚與熊掌兼得”呢?當然,對價是你需要比兩驅版多付3萬元,而額外增加的配置僅僅是升級為15.6寸大屏。值嗎?看你對于這種極限加速的需求有多大了。畢竟,比頂配Q5L還要貴出15萬的奧迪SQ5也同樣有人買,不是嗎?
更關鍵的是,這只是DM-i的一次秀肌肉。裝配在宋PLUS這個級別的車型上,可能價值還不明顯。但如果裝在唐、漢這類車上呢?事實上,這些可能才是DM-i AWD版本的主攻方向。
新雅閣:從諾基亞N70變成華為P50?
上市日期:10月9日
品牌:廣汽本田
指導價:16.98-25.98萬元
關注級別:★★★★(重要車型的中期改款)
關鍵詞:Honda CONNECT 3.0、10.25英寸、Honda SENSING、TJA、260TURBO起步、前臉微調、幻夜版、極速緋紅、極夜流銀、光纖式LED尾燈
當下的這一代雅閣是2018年4月上市的,到此次上市間隔三年半,剛好屬于“中期改款”的最佳時機。
這一代雅閣上市后,即在2019年、2020年連續(xù)奪得兩年的“合資B級銷冠”,顯現(xiàn)出了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然而這個新銷冠有個非常突出的槽點:車機系統(tǒng)。
不關注雅閣的人可能很難想象,老款雅閣除了高配車型以外,普及型的車型配備的居然還是不能觸控的7寸屏,并且除了能連個藍牙電話以外,幾乎什么功能都沒有——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用老雅閣的車機,就如同在當下仍用著當年基于塞班系統(tǒng)、靠鍵盤操作的諾基亞(比如N70)。
如果說,過去的情況是“大家都差不多”,雅閣的這個槽點還并不突出的話,伴隨著2021款凱美瑞的上市,并對車機系統(tǒng)進行大幅度升級后,雅閣在車機方面的劣勢開始逐步顯現(xiàn)出來——不光在日系三劍客里墊底,在整個合資圈里也基本上墊底了。
雖然你可以說買雅閣的人可能不看重這個,但總逼著人“忍著對車機的不爽”而選擇雅閣,這真的好嗎?
顯然,本田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將此作為此次雅閣中期改款的重點。這就是所謂的Honda CONNECT 3.0。
直觀的感覺,是屏幕變大了:10.25英寸。然而這遠不是重點。重點是它的界面效果和對應的功能項。
界面很有“原廠范兒”,看上去要比天籟那種“后裝范兒”感覺要高級一些。
然后是功能上基本與時俱進了,該有的基本都有,包括車聯(lián)網和OTA,以及自然語音識別和控制等等。當然,手機遠程肯定是支持的。
一下子,讓人感覺像是直接從諾基亞N70穿越到了華為P50。
只是,語音識別仍只局限于車機系統(tǒng),例如導航、音樂、接打電話等等。想跟一些自主品牌的車機那樣,靠語音來控制空調、控制車窗,那還是有點“想多了”。
普及率方面,除了兩個“丐版”,全系都能提供。這與競品的做法類似。不過槽點是:兩款“丐版”還是“諾基亞”——不能觸控的7英寸屏,幾乎啥時髦功能都沒有。要知道,凱美瑞的“丐版”雖然也沒有10寸屏和全功能,但好歹能觸控,且能夠支持CarPlay和CarLife。
另一個槽點是全液晶儀表——依然是全系不能提供?;蛟S有“本田粉”會支持新雅閣的做法——這種“半液晶”(左側7英寸液晶屏,右側機械指針)視覺效果也不錯啊,而且很好地兼顧了科技與傳統(tǒng)(不少人仍喜歡機械指針式的儀表,覺得這樣更運動)。然而一來,秒天秒地的新思域已經換裝全液晶儀表了怎么說?二來,就算是保留一個機械儀表,也應該保留的是轉速表而不是速度表,不是嗎?因此,此次改款未能像凱美瑞那樣提供全液晶儀表,仍可以視為新雅閣的科技化還是“不夠徹底”。
當然,槽點歸槽點,這些應該不至于影響到新雅閣的銷量——之前憑借“諾基亞式的車機”都能拿銷冠,更何況現(xiàn)在的Honda CONNECT 3.0?
除此之外,新雅閣值得一提的新變化就不太多了。外觀,有了細微的調整,中網、霧燈區(qū)的造型有所變化,并且提供更多運動裝飾的幻夜版。
配置價格上,混動版車型基本上算是“加量不加價”——指導價維持不變,配置的提升則主要是車機。另外,還有諸如手機無線充等與時俱進的配置增項。
燃油版稍稍復雜一點。大體上車款與老款之間略有錯位,配置與價格組合也有所不同。例如新款豪華版,對應的是老款精英版,指導價增加3000元、車機升級以外,還升級了儀表等項。新款尊貴版則對應老款豪華版,指導價增3000、車機升級的同時,可以擁有全景天窗和235/45R18的輪胎。
對了,你可能還會提醒:全系260TURBO啦!其實,這反而不是重點。因為老款只有一款230TURBO,而且是非主流的入門車款。老款這種刻意通過“刷電腦”進行動力降級的做法本就毫無意義(成本并未降低),新款的做法也只是糾偏而已。而且新款入門版的動力升級固然讓人高興,但也因此沒有其他方面的升級了。
綜上可以看得出,性價比層面新雅閣的主要提升,依舊是車機系統(tǒng)。毫無疑問,這項升級以后,可以將那些“喜歡雅閣又在意車機”的購車群體拉回來。這部分群體的比例大不大呢?不妨屆時看看新雅閣的銷量變化吧。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