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被三把火給點燃了。
第一把火,十一小長假期間高速免收過路費,不少純電車主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走高速自駕游。結(jié)果顯而易見,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電動爹”耍性子的段子隨處可見,再加上充電難這一老問題,純電動車在國慶期間想不火都難。
![]()
如果說這第一把火是消費者和吃瓜群眾帶來的,那么這第二把火則屬于是車企親自點燃的。因為國慶假期開啟的第一天,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便紛紛曬起了九月成績單,其中小鵬以10412臺的成績成為國內(nèi)首家月度交付量破萬的新勢力車企,而蔚來則交出了10682臺的數(shù)據(jù)。
![]()
要知道我國今年8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了前所未見的19.78%,雖然9月數(shù)據(jù)仍未公布,但突破20%應該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榱?。兩家造車新勢力月度交付量破萬,新能源市場滲透率持續(xù)刷新歷史新高,新勢力添的這把火夠旺嗎?
眾所周知,市場經(jīng)濟中的資本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今天要說的這第三把火就是新一批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資本。
10月5日,一家沉寂已久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公司預計將獲得約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其中D1輪融資由電訊盈科和信德集團領(lǐng)投,融資金額超過3億美元。在這之后,威馬汽車還將同其他國際知名投資機構(gòu)簽署D2輪融資協(xié)議。![]()
按道理說,造車新勢力融資并不是什么大新聞,畢竟再大的融資金額我們也都見識過,但為什么說威馬汽車這次的融資不簡單呢?
首先,威馬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非常低調(diào),4月本想尋求A股科創(chuàng)板IPO卻遭到碰壁,有消息稱,在威馬上市材料審查中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其中就包括科技含量不足、研發(fā)投入營收占比不高、持續(xù)虧損等問題。因此科創(chuàng)板IPO碰壁后的威馬,一直在尋求新的外部資金入駐。
![]()
并且在這期間,威馬未能像其他造車新勢力那般,每至月初便公布最新的銷量數(shù)據(jù),所以有人猜測稱威馬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已然掉隊,同頭部新勢力存在明顯的差距。故而在這次宣布D1輪融資成功的同時,威馬也順勢交出了9月銷量5005臺的數(shù)據(jù),重回造車新勢力TOP5的位子。
![]()
其次,威馬汽車這次的D1輪融資金額雖然不大,但用威馬CEO沈暉的話來說:“本輪投資是過去12個月中,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本土新勢力純電動整車企業(yè)的最大金額私募股權(quán)投資?!?/p>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將沈暉這段話理解成,最近的小鵬、理想都是通過港股上市來融資,所以未能上市的威馬也成了國際投資機構(gòu)投資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的最佳選擇。
![]()
而除了威馬的“王者歸來”,這次領(lǐng)投威馬D1輪融資的兩家國際投資機構(gòu),電訊盈科和信德集團也是大有來頭。其中電訊盈科的實際控制人為前亞洲首富李嘉誠的小兒子李澤楷,而信德集團的背后則站著“賭王”何鴻燊家族。
![]()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隨著“蔚小理”這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完成上市IPO,目前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仍是威馬汽車,雖然進入2021年以后不管是品牌銷量還是知名度都弱了不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威馬汽車目前的產(chǎn)品陣營較為豐富,涵蓋緊湊型SUV、中型SUV以及中型轎車。因此未上市的威馬汽車留給國際投資機構(gòu)的操作空間、投資潛力也遠不是其他造車新勢力可以比擬的。
![]()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近3個月兩次調(diào)整了注冊資本,7月增資5.2億元,9月又減資5.2億元。并且在9月12日,威馬汽車原本12名成員組成董事團隊縮減成了3人。而業(yè)內(nèi)人士猜測,威馬這些動作是為IPO做多手準備,有可能尋求境外上市。盡管威馬官方否認了這些傳聞,但結(jié)合這次多家國際投資機構(gòu)的融資方案來看,威馬這邊“掩耳盜鈴”怕是沒跑了。
寫在最后
關(guān)于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這三把火,雖然第一把火有調(diào)侃之意,但我們并不能忽視造車新勢力們蒸蒸日上的交付數(shù)據(jù),以及月月創(chuàng)新高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加之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車的偏愛,相信“電動爹”以后跑高速,絕對不會再那么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