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破浪圖文組
文 | 張海靈
責編 | 章麗娟
近幾年來,以元氣森林、三頓半、完美日記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很大程度上引領了整個新消費的浪潮。
但如果像網上把原因歸結為產品創(chuàng)新、私域流量等,就未免太單一了。更內核的,我覺得更像元氣森林創(chuàng)始人唐彬森近期在2021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所說的,是對產品和用戶體驗極致的追求。
他分享了一個游戲行業(yè)數據,大概在4年前,中國游戲玩家的消費能力就跟美國、日本是同一水平的,但人均GDP卻差它們很多,中國人均1萬美元,美國人均5萬美元,好像國人消費不起,不愿意消費。
事實上,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并不缺消費能力,不然那些外資企業(yè)為什么像趕鴨子似的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反而是缺好產品、好的用戶體驗。
就拿現在汽車行業(yè)來說吧,在碳中和、碳達峰等政策主旋律影響下,加碼新能源化勢在必行,但當前純電車推廣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燃油車和純電車糾纏的時間,插電混動(PHEV)應該順理成章火起來,但事實是它一直不溫不火,全行業(yè)月售僅3萬輛左右。
甚至,查看關于PHEV的各類論壇,很容易能發(fā)現各種吐槽:“滿電龍,沒電蟲”、“政策產物”、“雞肋”。這都是因為有電和虧電情況下,PHEV天差地別的表現——有電時,提速快、靜謐、省油;虧電時,加速無力、噪音大、油耗高。
但從最近幾個月乘聯會發(fā)布的數據來看,PHEV銷量上漲50%,基本穩(wěn)定在4.5萬輛,背后主要歸功于比亞迪今年連續(xù)發(fā)布的三款DM-i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 和唐DM-i,比亞迪內部人員還透露:DM-i車型訂單已超過10萬臺。
為此,我甚至在各個汽車平臺或論壇看見準車主各種“花式勸退”準車主的,因為目前比亞迪由于產能不足,DM-i車型交車時間都長達三個月以上了,勸退一個意味排隊又進一步。
可為什么會出現比亞迪DM-i車型一車難求的情況呢?這一現象級熱銷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直到我最近試駕完唐DM-i,再回顧之前試駕的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我才有底氣來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此次試駕唐DM-i的用意不是測試它一箱油能否跑1050km,而是為了測試它在虧電情況下,在各種路況下的真實油耗。
因此,此次試駕的路線全程只有75km,但設置的路線和時間點很“殘酷”。我們早上9點從增城酒店出發(fā),沿著廣園快速路,再轉入新光快速,之后從番禺大道北進入市蓮路,最后到達蓮花山。
可能只有廣州的朋友才知道,9點的廣園快速和新光快速有多堵,后面的市蓮路更是遍地紅綠燈,幾公里的路段超20個紅綠燈。
而且,為了測試比亞迪唐 DM-i 真實油耗,這次公測試駕采用了比賽制,整個車隊十余輛唐 DM-i,每輛車均處于虧電狀態(tài)(SOC低于25%),每輛車滿載4人,空調全開,在12點前到達終點,看哪輛車油耗最低。
實測下來也和我之前試駕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一樣,基本所有車輛百公里油耗都接近官方油耗,在6L左右,最好的成績?yōu)?L,我駕駛的車輛為5.4L,喜提此次公測比賽的季軍。當然,這個成績僅代表城市代步的油耗,因為此次測試全程低速,如果加上需要較高出力的高速工況,我覺得百公里油耗可能要到6-7L左右。
至于比亞迪的DM-i混動系統(tǒng)是如何工作,如何做到如此低油耗的,我在之前的試駕(傳送門)已經介紹過了,下面我們重點來聊下唐DM-i的駕駛感受。
唐DM-i的1.5Ti混動專用發(fā)動機可以輸出139馬力、231N·m的動力,看似不是很夸張,但這臺發(fā)動機主要作為“增程器”使用,驅動車輪的任務主要交給電機,可以輸出218馬力、325N·m的動力,已經達到了主流2.0T發(fā)動機的水平,0-100km/h加速為8.5s。
這個成績并不是比亞迪的“一貫水準”,因為公司就有一臺4.5s破百的2018款唐DM,兩者加速體感有較大差別,唐DM-i只能說在擠車、超車的情況下夠用。但在道路交通日益擁堵的當下,比起表面的動力參數,消費者肯定更倚重燃油經濟性,比亞迪的做法是符合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唐DM-i的底盤整體質感還不錯,比起唐DM“舒適”的底盤,唐DM-i懸掛會更硬朗一些,當然風格還是舒適方向的,中后段對振動的化解比較到位,避免了出現類似駕駛唐DM的漂浮感。
此外,即使在配備了主打舒適的20寸佳通輪胎,中低速工況下的唐DM-i的NVH表現依舊屬于這個級別車型中的上乘,尤其是在后排并沒有配備雙層夾膠玻璃的情況下。
最后,也是讓我覺得DM-i系統(tǒng)直逼“兩田”混動的重點,無論是純電機驅動,還是發(fā)動機和電機同時驅動,發(fā)動機的介入都基本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由于我之前試駕過太多比亞迪的車型,比亞迪宋DM、唐DM、宋PLUS、秦PLUS DM-i,每輛車的內飾都如孿生兄弟般相似,所以在試駕唐DM-i前,我對內飾其實沒什么特別的期待。
看到實車后,還是有些驚喜的,這些驚喜反映在唐DM-i身上的一些細節(jié)。
整個內飾采用多種材料搭配而成,大面積的高級真皮包裹,加上翻毛皮拼接+縫線處理,摸起來很有高級感,還有鋼琴烤漆和金屬拉絲飾板,用料和搭配都非常講究。
其次,就是座椅的舒適性,前排的座椅足夠寬大厚實,腰部兩側的包裹性也良好,座椅表面也有打孔處理和菱形設計。但是這內飾配色比起宋PLUS DM-i就稍顯油膩了些,可能唐DM-i的目標用戶更多是針對7座車有需求的“奶爸”吧。
以身高180cm、體重72kg的我為例,在調整好駕駛員駕駛姿勢后,第二排的空間還有兩拳多的腿部空間,加上全平的地臺和整體坐姿比較高,舒適性和視野都是能夠保障的。
但如果按這個空間,我要進入第三排乘坐,我是沒有下腳的余地的,只有把第二排座椅向前移到一拳左右空間,我才能正常坐下,此時我的腿部也沒有太多的余量,但頭部空間寬裕。作為一臺長不到4.9m的中型SUV,前中后都可以坐下身高180cm的乘客,這空間算是一個驚喜了。
7座狀態(tài)全開下,后備廂還能放下大概2個登機箱以及1個常規(guī)背包。而且椅背拉手帶磁吸,這個細節(jié)設計可比魔術貼用起來貼心和方便多了。
可以說,唐DM-i的內飾真的做到了平衡實用性和質感,即使有些細節(jié)很難被發(fā)現,7座的設計也可能很少機會使用。
說了這么多唐DM-i的試駕感受,回到正題,為什么DM-i車型會這么熱銷?其實對于大部分購車人群來說,在保證動力、空間、配置夠用,舒適性、保值率還行的前提下,購車成本和用車成本才是他們最關心的部分。
比亞迪DM-i車型抓住的就是這點。以18.98-21.68萬的唐DM-i為例,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同價位的CR-V、RAV4等車型,也可以是對空間有要求的同級別的途觀L、漢蘭達、冠道,但不管面對誰,它都有種“錯位競爭”的優(yōu)勢。
對比同價位的選手們,唐DM-i的空間、配置、動力都更好;對比同級別的選手們,唐DM-i價格優(yōu)勢更大,而且作為新能源車,既不需求繳納購置稅,也不需要考慮牌照問題。其他DM-i車型也同理,所以DM-i車型會被很多人納入考慮范圍。
至于提車后的用車成本,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油費開銷了。同價位的選手官方油耗普遍在7L左右,同級別的選手官方油耗則在9-10L左右,實際使用需要再加2-3L,這筆賬在油價飛漲的當下,消費者的用車成本不低啊。
而唐DM-i在各種擁堵和各種等紅綠燈情況下,實測油耗為5.4L,燃油經濟性明顯更好,如果你家里有充電樁,幾乎可以實現“日常用車零成本”,因為唐DM-i擁有52KM和112KM兩個版本車型,112km的純電續(xù)航足夠支持普通的城市通行。
因此,你應該明白為何DM-i車型會出現一車難求的情況了吧,當中肯定有一部分原因受產能影響,但更多是因為足夠好的產品力和足夠好的用戶體驗。
據比亞迪官方發(fā)布的銷量數據顯示,8月共售出67630輛,由于DM-i車型獲得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DM車型共售出30126輛,開始與EV車型五五開。
可以說,比亞迪的技術革命讓混動市場重新洗了牌,從當下情況來看,可能用上DM-i超級混動系統(tǒng)的車型最大的缺點就是等車時間太長了,網友普遍反映等車時間在3-5個月。
*本文圖片來源于官方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