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真的駕駛過電動車嗎?”
就在上周,美國總統(tǒng)拜登神情輕松地登上了一輛銀色插混牧馬人,親自駕駛車輛圍繞白宮一周。打開車門后,面對在場的嘉賓與媒體,拋出了文章開篇的問題。
不久后,拜登再次坐到桌前,在到場的通用、福特、Stellantis 三家美國傳統(tǒng)車企高管的見證下正式宣布:“2030 年前,將電動車銷量提升到新車銷售總份額的40%—50%?!?/span>
伴隨目標的制定,無疑為這個車輪上的國家,身處滾滾襲來的電動化轉型浪潮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只不過,頗為諷刺的是,作為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場的絕對銷量擔當,過去三年,拿下美國新能源市場超過70%份額的特斯拉,卻未出現(xiàn)在活動中。
“是的,特斯拉沒有受邀,這似乎很奇怪。”
政府推出相應提振行業(yè)信心的舉措,依照常理特斯拉本應該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卻迎來了馬斯克第一時間,位于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的吐槽。最終,官方給出的解釋為,由于特斯拉沒有加入任何的工會,所以無法出席。
事已至此,亦如“狂人”馬斯克,同樣沒有辦法進一步的反駁。好在,值得慶幸的是,位于全新賽道,即使沒有工會的庇護,特斯拉表現(xiàn)得依然非常強勢。而其目前位于本土市場的攻勢,不僅僅局限于轎車與SUV細分板塊。
皮卡,這個貫穿美國汽車發(fā)展史近100年,承載底特律三巨頭榮光的經典車型,特斯拉同樣也想“收割”。
亮相已久,但依舊火熱
事實上,距離Cybertruck的首次亮相,已經過去近一年半的時間。
早在2019年11月25日,特斯拉官方就曾發(fā)布一組數(shù)據(jù),表示在該車型發(fā)布后僅四天的時間內,訂單順利突破20萬輛。
幾月之后,馬斯克再次表示:“這款電動皮卡的訂單,已經超過50萬輛,總訂單金額超200億美元?!倍衲?月27日,Cybertruck被外媒再次爆料,累計訂單已超過百萬輛。
必須承認,這樣的“現(xiàn)象級”表現(xiàn)在行業(yè)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不可否認,Cybertruck也成為了特斯拉位于美股總市值接連超越福特、通用等本土傳統(tǒng)汽車巨頭后,再次向底特律堅守“腹地”發(fā)起沖擊的標志。
整體造型設計不再墨守成規(guī),做到完全的顛覆,甚至稍顯激進,加之特斯拉在三電技術、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以及智能座艙,馬斯克在品牌聲量方面,給Cybertruck帶來的賦能。成為了其能夠在類似福特F-150等眾多純電皮卡的圍攻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原因。
與此同時,伴隨潛在用戶的愈發(fā)年輕化,品牌積淀對于購買決策的影響,也在被逐漸削弱。無論承認與否,大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改變。而真正不變的則是,美國皮卡市場的總量,仍維持在一個較為可觀的基礎之上。
過去的2020年,即使遭到疫情的沖擊,銷量仍達到2,934,706輛。之前一年,總銷量更是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3,113,943輛,同比增長5.4%,并創(chuàng)下三年內歷史新高。
其中全尺寸皮卡銷量達2,476,369輛,同比增長2.3%。同時,皮卡市場銷量占整體市場份額的近18.2%,也創(chuàng)下自2016年占比15.3%、2017年占比16.4%、2018年占比17%后的最佳成績。
顯然,美國本土存量較大、增勢明顯,給予了Cybertruck般的新入局者,足夠的成長空間,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純電皮卡這一特殊品類的車型,位于歐洲或者中國相對需求較低的短板。
只不過,當下唯一存在的疑問,便是Cybertruck何時才能量產?就現(xiàn)狀而言,仍可謂困難重重。
延遲交付,一場“陽謀”?
平心而論,當2019年Cybertruck首次亮相,并引發(fā)各方關注,彼時特斯拉便透露這款新車正式量產期限,為今年年底。而在不久前Q2財報之中,特斯拉再次表示,其德州超級工廠開始批量生產Model Y后,Cybertruck也將會在年末,位于這座工廠內進行生產。
奈何,就在近日,據(jù)相關消息顯示,由于特斯拉工程師一直在修改車輛的尺寸和外觀造型,Cybertruck的生產可能已被推遲。
無獨有偶,馬斯克同樣位于其個人社交平臺表示:“由于一些特性,例如鋼制外骨骼車身所需要的全新制造工藝,Cybertruck在開始生產時,將面臨一些較為嚴峻的挑戰(zhàn)?!?/span>
同時,打開特斯拉中國官網(wǎng)不難發(fā)現(xiàn),在預購頁面上,特斯拉更新了腳注,稱,“可全額退款。預計于 2022 年車輛即將量產時開放選配?!睋Q言之,其官方首次證實了Cybertruck的交付節(jié)點,將繼續(xù)延長至明年。再次“跳票”的發(fā)生,無疑也令許多等待中的用戶感到失望。
而在更多人看來,Cybertruck未能如期進入終端市場,除了制造工藝上遭遇一定困難,背后還能體現(xiàn)出屬于特斯拉的一場“陽謀”。
眾所周知,由于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所需芯片的供應短缺,自年初開始特斯拉自身的產能,就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之下。即便上海工廠的年化產能,已經達到45萬輛的新高度,但在需要同時滿足中國與歐洲市場與日俱增的銷量需求下,仍稍顯捉襟見肘。
況且,無論德國柏林工廠,還是美國德州工廠,截至目前距離正式進入大批量生產,還有一段時間。所以特斯拉產能層面的承壓,短期之內,并不會有減弱的趨勢。
另外,今年前兩個季度,這家美國車企分別交付新車184,800輛、201,250輛。雖然實現(xiàn)了環(huán)比層面的增長,但必須知曉的是,特斯拉2021年至少需要完成75萬輛的交付指引,甚至朝著100萬輛的大關不斷挺進。
也正因如此,處處受限的背景下,首先保證目前旗下的主銷車型Model Y的生產交付,成為了重中之重。而在取舍之后,Cybertruck被選擇暫時性“放棄”,同樣可以理解。
總之,到了明年,如果不出現(xiàn)更大意外的情況,我們就將見到一款頂配為三電機驅動,0-100公里加速時間小于2.9秒,EPA續(xù)航里程達到500公里以上的電動皮卡。屆時,情況也將變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