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量競爭的環(huán)境下,一款新車需要具備怎樣的產品力,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出眾的顏值,更大的空間,領先的技術,還是過硬的性能和配置?當下挑剔的年輕消費者很有可能回你一句,我全都要。
特別是在競爭最激烈的合資緊湊SUV市場,體量最大,也是同質化最嚴重的一個細分領域,如何在均衡之上,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方能突出重圍。
北京現(xiàn)代今年推出的第五代途勝L,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對于這款新車,有業(yè)內人士將它稱為北京現(xiàn)代轉型后,沖擊SUV市場銷量的希望。就產品來看,相較于老款途勝,新一代途勝L有著全新的變化,從設計到科技到動力再到平臺。
而它能否成為合資緊湊SUV市場的新晉黑馬呢?當然是要看看它和市場熱銷車型對比有什么優(yōu)勢,在這個級別里日系常年為主流選擇,近年來頗有熱度的熱門車當屬本田皓影。
顏值當?shù)赖哪甏豢钴噧H僅是“好看”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人們更講究的是有個性、有風格的設計,這就要求車企跳出原有的設計思路,往更精致、更感性的方向去進行設計升級。
先看作為CR-V兄弟車型的皓影,進入中國市場雖然時間不久,但在市場接受度上面天生具有一定優(yōu)勢。而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趨勢,廣汽本田在皓影身上做出了年輕化的改變,整車以簡潔利落的線條營造出動感的姿態(tài),再配合前衛(wèi)的羽翼式的LED前大燈組,可以看出,它相比自家兄弟CR-V變得更時尚、運動,也讓它的受眾更加廣泛。
而同樣面向年輕化,第五代途勝L會更加徹底。在新一代i-GMP平臺和全新“感性運動”設計理念打造下,第五代途勝L從里到外重塑獨特的感性運動風格。X形的前臉、遍布車身的凌厲線條、以及貫穿式的尾燈等,這些組合起來讓第五代途勝L很具動感和張力。
這樣大膽的設計在同級SUV當中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為市場帶來了新鮮的語言和理念。
另外,皓影的內飾走的規(guī)整務實路線,材質用料比較厚道,符合主流中型車的水準,營造出不錯的品質感。而第五代途勝L的內飾則更更善于營造時尚的氣息。貫穿式中控屏、觸摸式空調控制面板、SBW按鈕式電子擋桿等等,在強調實用性的同時,也不乏一定的科技感。
不過話也說回來,審美本身也是主觀性很強的一件事,人各有異。如果僅從“不出錯”的角度來評價,皓影的設計并不差,受眾群體的年齡段也比較廣泛。但就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90后,我會更傾向于選擇第五代途勝L,畢竟是年輕人嘛,可以任性一次。
國內用戶對SUV車型的空間舒適性尤為看重。從口碑上看,日系車一直有著相當好的空間優(yōu)勢,而無論皓影還是其兄弟車型CR-V一直以大空間和寬適座椅著稱,在空間方面穩(wěn)定的競爭力,也是這兩個日系SUV立足市場多年的依仗之一。
相比之下,第五代途勝L得益于現(xiàn)代全新第三代i-GMP平臺的加持,這個平臺具有短前懸、長軸距、長后懸的設計特點,使其軸距和車身長度超過了目前的主流對手車型。車長比皓影多出36mm,軸距要長94mm,空間表現(xiàn)出色。
第五代途勝L
皓影
車長和軸距的優(yōu)勢反饋到實際體驗中,第五代途勝L主要提升了后排腿部空間,再加上可調節(jié)角度的后排靠背設計,將后排靠背放至最大角度時能解鎖舒適的長途坐姿。另外,第五代途勝L和皓影的常規(guī)后備廂容量相當,但前者在放倒后排座椅之后進深可達到1895mm,容量擴容至1904L,極限裝載量和綜合實用性優(yōu)于皓影。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無論對于有娃家庭,還是隔三差五相約好友出行的用戶而言,第五代途勝L是更合適的選擇。
在配置水平上,性價比依然是韓系車的強項。第五代途勝L憑借錯位優(yōu)勢,在不同價格段都有著更高的性價比優(yōu)勢,相比起皓影,同價位選擇第五代途勝L總會得到更多。
例如從16萬左右的合資緊湊級SUV入門預算,第五代途勝L已經可以買到包括胎壓顯示、倒車影像、10.4英寸中控屏、自動空調、空氣凈化/PM2.5過濾裝置等一系列齊全的裝備提升用車體驗。而同一價位購買的皓影,是這些都欠奉的入門手動擋版本。
更大的差距來自中、高配車型,從18.18萬元尊貴版開始,第五代途勝L就配有19寸鋁合金輪轂、駕駛輔助系統(tǒng)、無線充電、10.25英寸液晶儀表、座椅加熱等等,而這些配置本田皓影不是沒有,就是要在更高價格的車型上才配備,例如它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要近20萬的車型才有,無線充電和座椅電動調節(jié)更是要20.68萬的兩驅尊貴版才配備,門檻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規(guī)的配備外,第五代途勝L搭載的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3.0及Blue Link服務,支持CarLife、車載實時導航、車家互控、超級ID功能、遠程車輛控制、智能語音交互等,還可以下載QQ音樂、聽伴等第三方APP。還支持車家互控、遠程車輛控制以及下載第三方APP等,可玩性很高。而皓影配備的8英寸中控屏僅支持藍牙和CarPlay,稍顯落伍了。
另外,第五代途勝L搭載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tǒng)也達到了合資陣營中相當高的水平,其擁有多達23項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配置。相比皓影不僅多出交叉路口防碰撞輔助、NSCC基于導航智能巡航控制、HDA高速公路駕駛輔助、LVDA前車出發(fā)提醒等多項目前同級唯一裝備,做到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級別,還多出膝部氣囊和后排側氣囊,確實很有誠意。而皓影的安全配置都比較常規(guī),唯一的亮點就是配備被動行人保護系統(tǒng)。
第五代途勝L在智能化方面相比皓影的功能優(yōu)勢,同樣是得益于第三代i-GMP平臺的賦能,采用的攝像頭、GPS接收設備、雷達等硬件,結合車載電腦與移動通訊技術,達成了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不得不說,第五代途勝L不再是一味的堆砌配置去打動消費者,而是以領先同級的智能科技傍身,在延續(xù)韓系配置優(yōu)勢的基礎上,相比同級的日系對手有了突出自己身段的理由。
強勁的動力和精準的駕控,是一款SUV的魅力倍增器。
先從數(shù)據層面來看兩個車型的情況,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和有著“買發(fā)動機送車”的本田家的皓影相比,第五代途勝L的表現(xiàn)也絲毫不遜色。并且,無論是動力輸出還是燃油經濟性相對同級日系對手皓影還會小占優(yōu)勢。
至于第五代途勝L性能表現(xiàn)能追平甚至超越皓影的原因,則在于其搭載的這臺1.5T發(fā)動機身上加持的CVVD連續(xù)可變氣門持續(xù)期技術,也是Hyundai SmartStream新一代高效動力總成這項尖端技術的核心。
此項技術的運用使得整體動力性能、燃油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指標都有大幅改善。優(yōu)化升級的流動控制技術通過調節(jié)空氣流動,改善發(fā)動機艙的冷卻性能,減少車身底部的空氣阻力,從而實現(xiàn)了動力性能及燃油效率雙重高能表現(xiàn)。
再有就是駕駛體驗方面,皓影車系偏向于家用,由懸架系統(tǒng)所帶來的駕乘體驗更多的是舒適。這方面你可以在轉向或者經過減速帶時體驗出來,皓影的底盤能為駕乘者減少路面帶來的顛簸感和搖晃感。
皓影的這種調校更適用于多人出行場景,但負面作用就是讓整車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運動性。而全新一代i-GMP平臺下的第五代途勝L對懸架系統(tǒng)進行了優(yōu)化,相比老款車型在軸距加長的前提下減重了78公斤,而且車身剛性也大幅提升。
同時,第五代途勝L還針對發(fā)動機艙、座椅位置、車廂地板、后備箱等采用下置式設計,車身重心大幅降低,更利于底盤根據駕駛員的意圖進行相應的反應。即便在高速過彎時,駕駛者也會非常信任第五代途勝L的可靠性。簡單說就是,第五代途勝L的設計師并不想用犧牲車輛運動性的方式去追求舒適,而是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綜合來看,皓影雖然在配置上有些落伍,但年輕時尚的設計,寬敞夠用的空間,以及經典的動力總成和較高的保值率,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而全面革新的第五代途勝L,在智能化、動力性能、車身優(yōu)化等技術層面帶來了更強的競爭力,它既抹平了與日系對手在均衡、實用上的差距,又將自己向來擁有的優(yōu)勢——性價比、設計,性能、操控等方面發(fā)揚光大。
這么看來,這位新晉黑馬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