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斯柯達,給人的第一印象絕對是“換標大眾”,額…好像斯柯達真的也就這一個賣點了。
![]()
當然,斯柯達也不是這么“不思進取”,經(jīng)過了幾年“隱姓埋名”后,就在前不久,斯柯達對其主銷車型明銳進行了“大更新”。新車最大的賣點除了與全新一代高爾夫、A3采用相同的MQB Evo平臺外,全系搭配的RS運動套件(海外僅配在頂配車型上)也是相當?shù)奈?,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口味??梢?,斯柯達在明銳PRO身上是賦予厚望的。
![]()
2020款明銳
![]()
2021款明銳PRO
![]()
2021款明銳PRO
![]()
2021款明銳PRO
![]()
2020款明銳
但結(jié)果并不如意,作為5月剛上市的新款車型,6月的銷量僅為569臺。
![]()
參考到與明銳PRO同樣定位的A+級家轎的車型,其“老大哥”速騰就不用說了,常年穩(wěn)居在銷量排行榜的前列;而星瑞作為A+級的新晉者,也能擁有萬臺的表現(xiàn);哪怕是被一再吐槽的“拉皮版卡羅拉”——亞洲獅,也能賣大幾千臺。明銳PRO,顯然沒有交出一份讓斯柯達滿意的答卷。
![]()
數(shù)據(jù)來源:太平洋汽車網(wǎng)
![]()
大眾速騰
![]()
吉利星瑞
![]()
豐田亞洲獅
其實消費者都知道,斯柯達用的就是大眾的那套東西。“一樣的三大件,更低的定價”,難道就不能吸引一波消費者?
確實,從指導(dǎo)價來看,明銳PRO與速騰有一定的價格差距,同樣的配置大概在3萬元左右的差價??蓧木蛪脑?,大眾的品牌光環(huán)也逐漸褪去,速騰自個也在打“價格戰(zhàn)”。參考到目前的市場行情,速騰的市場優(yōu)惠力度大概在1.5萬元左右,而明銳PRO則是0優(yōu)惠,最終的落地價其實沒差多少。這樣看來,明銳PRO銷量“拉胯”,大眾降價難辭其咎。
![]()
![]()
加上目前國內(nèi)自主品牌已經(jīng)崛起,比如比亞迪秦以及領(lǐng)克03等車型,無論是品牌力還是產(chǎn)品力,都較以往有著極大的提升。哪怕是明銳PRO的價格往下探,主攻一眾自主品牌車型,它的贏面也不會大。
![]()
比亞迪秦PLUS DM-i
![]()
領(lǐng)克03
需要注意的是,斯柯達下面還有另一個“換標大眾”品牌——捷達,捷達的目標就要比斯柯達明確得多,完全拋掉合資包袱,定位低端,大眾的東西,價格比自主品牌還低,打的就是絕對的“價格戰(zhàn)”。而斯柯達正好卡在了捷達和大眾之間,因此留給斯柯達的生存空間并不多。
![]()
捷達三劍客
![]()
捷達VA3 指導(dǎo)價:6.58—9.28萬元
其實看回斯柯達整一個品牌,自2018年賣出35.2萬臺的巔峰銷量后,斯柯達呈現(xiàn)一個大幅下滑的趨勢。2021已經(jīng)過半,也才賣出22500臺,雖說下半年是車市的旺季,但離上一年的15.1萬臺銷量,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疆哥估計斯柯達今年的銷量還會呈下滑趨勢,并且幅度還不小。
![]()
這么看,斯柯達就離“涼涼”不遠啦?
如果斯柯達還將繼續(xù)靠著“換標大眾”作為賣點,憑借并不劃算的“低價”來搶市場這一策略的話,估計不用過幾年,斯柯達在國內(nèi)絕對會淪為邊緣品牌。當然,其實斯柯達還有另一條路可走——“純電動化”。
在各大廠商紛紛宣告“xxxx年停售燃油車”,新能源車的大勢已經(jīng)相當明顯。雖然在國內(nèi)市場,斯柯達并沒有引進其新能源車型——Enyaq iV。但其實在歐洲市場上,斯柯達Enyaq iV的表現(xiàn)非常的突出,5月共賣出5223臺,比大眾ID.4還要高,成為最暢銷新能源SUV。并且,斯柯達未來也將發(fā)布至少3款純電動車型。
![]()
Enyaq iV
![]()
Enyaq iV
當然,相比于歐洲市場,國內(nèi)市場在新能源車這一領(lǐng)域的競爭可是要激烈得多。特斯拉作為“龍頭”,在國內(nèi)基本坐穩(wěn),而國內(nèi)新勢力蔚來、小鵬以及理想等車型,也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xiàn),品牌力慢慢深入人心,斯柯達想要憑借Enyaq iV翻身,也絕非容易之事。
![]()
畢竟,哪怕是其”老大哥“——大眾,其新能源車型ID系列的表現(xiàn)也是很一般,銷量、影響力上也不能與“燃油領(lǐng)域的大眾”比擬。
![]()
![]()
大眾ID.4 X
![]()
大眾ID.6 X
不過,如果斯柯達在國內(nèi)推出新能源車型,一方面,在新能源領(lǐng)域可以盡早扎根;另一方面,緩解上汽大眾在“雙積分政策”的壓力,一舉兩得。
![]()
總的來看,汽油車不再是目前的趨勢,這已經(jīng)是事實,大眾在國內(nèi)的地位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神化”,“換標大眾”的說服力…看斯柯達的銷量就很明顯了,并不足以讓消費者買單。倒不如將斯柯達則轉(zhuǎn)型新能源,斯柯達旗下的車型則繼續(xù)下放到捷達上,進一步擴大銷量,也解決捷達近些年的產(chǎn)品更新問題,這樣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