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電動化后的大眾在國內并不順利,而另外一邊的斯柯達更是岌岌可危。
根據(jù)21世紀財經的報道,斯柯達已經解散了在中國的營銷團隊,并且連帶研發(fā)團隊也一起解散,根據(jù)媒體說法,這一消息得到了多方的證實,真實度很高。但上汽大眾官方還是做出了假新聞的澄清。
![半年銷量僅4萬,傳斯柯達解散國內營銷研發(fā)團隊,大眾:假新聞]()
在談論“假新聞”前,先來看看斯柯達的銷量
![半年銷量僅4萬,傳斯柯達解散國內營銷研發(fā)團隊,大眾:假新聞]()
從數(shù)據(jù)來看,2010年至2015年斯柯達在國內銷量穩(wěn)步上漲。2016年到2018年三年間,斯柯達連續(xù)站上30萬銷量大關,是其在中國最得意的三年。2019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逐漸飽和,銷量有一定下滑,但斯柯達依然保持了28.2萬的銷量。
![半年銷量僅4萬,傳斯柯達解散國內營銷研發(fā)團隊,大眾:假新聞]()
2020年全年在疫情影響下斯柯達全年銷量大幅下滑到17.3萬輛。進入到2021年,斯柯達在上半年只賣出4萬多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疫情最嚴重的時段相比(2020上半年銷量10.27萬輛)銷量也已腰斬,顯然已經無法再拿疫情當借口了。
崩塌式的下滑絕對不是意外
僅僅2年之間斯柯達在華銷量幾乎跌去一大半,這種崩盤式的下跌絕對不會是一場傳染病所造成的,主要責任還是在于斯柯達與大眾自己。
車型多,更新?lián)Q代慢
斯柯在銷量鼎盛時期分別推出了的柯迪亞克、柯米克、柯珞克。其布局SUV車型本身沒有問題,但從斯柯達在國內的銷量來看,過于細分的定位明顯是供大于求。另外車型更新緩慢對于品牌也是致命打擊,斯柯達今年為止換代車型也僅有明銳一款。
![半年銷量僅4萬,傳斯柯達解散國內營銷研發(fā)團隊,大眾:假新聞]()
斯柯達純電SUV Enyaq iV
滯后的新能源戰(zhàn)略
隔壁大眾正在卯足全力推進新能源戰(zhàn)略,但卻把斯柯達晾在了一邊。大眾的ID系列在國內銷量并不順利,而斯柯達基于MEB平臺的純電車型原本定在今年4月國產下線,但至今卻毫無音訊。在合資品牌全面布局新能源產品時,斯柯達顯得格格不入。
![半年銷量僅4萬,傳斯柯達解散國內營銷研發(fā)團隊,大眾:假新聞]()
剛剛上市的吉利星越L入門車型僅13.72萬
“低價的護城河”已經消失
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主要原因還是便宜。斯柯達在進入國內之后,一直是大眾在低價市場的“護城河”,牢牢地把合資市場圈了起來。但隨著國產品牌車型不斷成熟,20萬內的價格區(qū)間合資品牌已經難以占到優(yōu)勢,除了個別車型之外幾乎被國產品牌全面占領。
寫在最后
如果未來大眾把斯柯達在國內的定位依然還是一個附屬低價品牌,那即便是換十次營銷團隊也無法拯救斯柯達。獨立運營、獨立定價,延用海外車型的高配置至少還能用誠意打動一些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