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后驅是一臺豪華車的充分必要條件。
不知道“充分必要條件”的同學,眼看著快要高考了,抓緊復習!K哥這里有一份“黃岡密卷”,要不要做一下?
![]()
原因很簡單。
在汽車發(fā)展初期,由于技術限制,讓一臺豪華車擁有傲視群雄的動力性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加氣缸的數量。
別看簡單粗暴,但這很奏效。
寶馬16缸神車
不過隨之問題就來了,氣缸一多,發(fā)動機體積變得非常龐大,尤其是V12那些頂級豪華車,它們的發(fā)動機可能跟你家冰箱一樣大,橫著放的話車身寬度能奔著3米去,只能豎著放進機艙,傳動軸往后延伸,理所當然地做成了后輪驅動。
汽車工業(yè)到今天的這一百多年都是這樣的。
![]()
正統(tǒng)的豪華車,車頭就得是長長的,你得讓別人一下就明白,我的車有資本能放下一臺巨大的發(fā)動機!但你別管我有沒有,反正我就是能放,而你的前驅思域怎么都放不下。
除此之外,它一定得是后驅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只要勞斯萊斯一天不做前驅車,后驅的優(yōu)越感就不會消失。
![]()
所以嚴格來說,林肯、沃爾沃、奧迪這些前驅或者前置四驅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豪華車,雖然它們開起來、坐起來都符合豪華車應有的水準。K哥敢這么說,因為我已經做好被噴的打算了。
你要知道,相對后驅車,前驅車最大的優(yōu)勢是成本低,且不會占用太多乘員艙的空間。
![]()
這怎么看都是家用買菜車的訴求吧?
關鍵在動力方面,前驅車的上限比后驅車低很多,320匹的Type-R已經接近前驅車極限了,馬力再大,只會更多的丟失在加速時前輪的打滑上。這也是為什么高爾夫R和A 45這些頂級鋼炮都是四驅的原因。
![]()
OK,關于前驅后驅的討論就不繼續(xù)展開了,K哥另有要事。
豐田皇冠,曾經名噪一時的“豐田寵兒”,不僅在中國已經涼透,在日本老家好像也混得不咋滴。。。
據說接下來的16代皇冠要變成前驅了。
16代皇冠假想圖
K哥原本一直以為,一汽豐田魔改14代皇冠時,皇冠就已經“死”了。
![]()
后來才發(fā)現,它依舊配得上皇冠的名字,依舊是那個安靜儒雅的大叔,只不過時代變了,很少有人能拒絕那三個脫衣有肉穿衣顯瘦的德國小伙。
直到今年,已經離開眾人視線的“皇冠”出現在一臺SUV和一臺MPV上。
![]()
以這種方式回歸中國,K哥是拒絕的,這樣的皇冠沒有靈魂,它是名存實亡的。但K哥個人還是希望這兩臺“皇冠”能有一個不錯的市場表現,畢竟,皇冠在中國不能再“死”第二次了。
目前唯一的正宗皇冠,是日本本土的15代。
![]()
它的外觀應該是史上最不像皇冠的皇冠,但骨子里,它還是一臺真·皇冠。15代有專屬的平臺,TNGA-N,在這個平臺下,就這么一款車型。就這個待遇來說,除了皇冠還真沒有別的車能讓豐田這么做了。
動力布局也沒毛病,是后驅的,豪華車圈子依舊會為皇冠保留一個席位。
![]()
關于這幾天曝出來的16代皇冠將會前驅化的傳言,K哥簡單了解之后,發(fā)現其實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傳出來了,所以此事恐怕兇多吉少。
這我就不明白了,皇冠最主要的市場是日本本土,其次再是海外,作為豐田為數不多的招牌車型之一,用后驅來維系皇冠作為少有的國產豪華車的形象,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難不成日本人都不懂車?
![]()
我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看皇冠的,我只知道日本人也崇洋媚外,喜歡進口車。
皇冠變前驅,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換用雷克薩斯ES一樣的平臺,會有更多的共用零件,成本降低,價格也會降下來。
但日本的年輕人普遍沒有買車的欲望,所以更便宜的16代皇冠,我瞎猜一下,可能是為日本以外的市場準備的,比如中國。
![]()
皇冠在國內“復活”,如果豐田這次是真的想把皇冠做好,而不是一時腦熱,那就應該把真正意義上的皇冠三廂轎車引進來,而不是把現有的車型換個標來騙人。
![]()
雖然變成了前驅,但講真,如果16代皇冠符合國人的審美,空間變大,依舊舒適且靜謐,前驅這一點,不會造成有任何消極影響。
有一說一,寶馬變舒適了,AMG變四缸了,還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我倒是希望,前驅的16代皇冠節(jié)省下來的成本,如果能加到內飾的豪華感上,那才是最好的。
真的有這樣的16代的話,我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