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有A6旅行車家族,給原本沉悶的中大型轎車市場帶來了另一種選擇,但畢竟旅行車在中國仍然是冷門市場,所以寶馬5系干脆就沒有引進,而是換了另一種玩法。6系GT的精髓在于它集合了轎跑車的外形與SUV車型的裝載能力,有別于旅行車。
更容易接受的外觀
在我看來,6系GT能更加讓消費者接受,因為轎跑車運動且優(yōu)雅的外觀是多數(shù)人都喜愛的,尤其對于年輕消費者而言。但旅行車就不同了,只有忠實的瓦罐迷們才是真正的熱愛,但這一部分人僅僅是少數(shù)。
改款之后6系GT的妝容變得更加精致,中網(wǎng)與燈組的造型與5系一致,但包圍的樣式明顯不同。實拍的車型配備了M運動套件,前臉緊致且凌厲,仔細體會還有幾分兇狠的味道,十分貼合轎跑這個主題。
貝爾尼納灰的車漆絕對是加分項,在車流中這臺6系GT顯得格外醒目。我強烈安利各位準車主選擇這個顏色,既然走小眾路線,那個性一點又何妨。
寶馬對于轎跑類車型的設計簡直成熟到不能再成熟,無論是X6轎跑SUV,還是眼前的這臺6系GT,它們側(cè)面的造型絕對能讓你分分鐘種草,美到了極致。
20英寸的輪轂非常提氣,造型也挺別致,且在7系上也有搭載。輪胎的規(guī)格為前245/40 R20、后275/40 R20,輪胎的品牌為倍耐力P ZERO。
相比普通的5系,這臺6系GT的尾部要精致的多,線條凌厲棱角分明,運動感十足。值得一提的是,6系GT還配備了主動式擾流板,在車速超過110km/h可主動開啟,也可以手動開合。
毫不避諱的講,我非常不喜歡上一代5系GT的造型,因為它太過于臃腫,完全沒有轎跑車的美感。但這一代的6系GT就不同了,尤其在改款之后,瘦身之后帶來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兼顧了優(yōu)雅與動感,相比5系多出的十幾萬瞬間值回了票價。
車廂內(nèi)可說的點并不多,這代寶馬的內(nèi)飾設計我們已經(jīng)體驗過很多車型,不過對于這臺6系GT來說,售價已經(jīng)接近了70萬元,所以車廂的做工與用料也是一等一的水準,完全向7系看齊。象牙白的內(nèi)飾質(zhì)感絕對上乘,整體的檔次也要更加高級,但缺點就是不好打理,這也讓很多準車主望而卻步。
后排空間表現(xiàn)沒有什么驚艷的地方,腿部空間自然沒有國產(chǎn)長軸5系那么大,不過依然可夠用了。
后備廂的超強裝載能力是這臺6GT的亮點,這一點是5系甚至7系所不能比的。
收放自如的動態(tài)表現(xiàn)
改款之后的6系GT全都為30i車型,也就是2.0T高功率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58馬力/5000-6500rpm,峰值扭矩400?!っ?1550-4400rpm。變速箱依然為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這套動力組合的默契程度絕對能夠用爐火純青來形容,說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動力系統(tǒng)也不足為過,它太成熟、太完善了。動力的爆發(fā)足夠,且運轉(zhuǎn)起來足夠的流暢,即便在一個經(jīng)驗極為豐富的駕駛者面前,也絲毫沒有破綻。
在性能測試中,6系GT的起步姿態(tài)非常穩(wěn)健,憑借275mm的胎寬,后輪并沒有發(fā)生打滑,起步之后的G值能夠很快突破0.65g,加速感非常強烈。隨著車速的上升,加速G值緩慢下降,但最終能夠穩(wěn)定在0.3g左右,足以見得它的后段加速能力依然不弱。經(jīng)過兩次換擋,這臺6系GT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76秒,表現(xiàn)十分不錯。
剎車同樣的穩(wěn)健,當車速超過100km/h之后全力制動,6系GT的車身姿態(tài)控制還算不錯,制動力釋放充足,很有信心。過多次嘗試,這臺6系GT的100Km/h-0的制動距離為36.89米,表現(xiàn)同樣不錯。
6系GT的底盤也并沒有照搬5系,除了調(diào)校風格不同外,6系GT在后軸也增加了空氣懸掛。最明顯的感受,6系GT的底盤要更加的舒適,但不是一味的軟,很好的兼顧了支撐性和濾振能力,完全具備與7系抗衡的能力。
6系GT的底盤整體性也更加出色,轉(zhuǎn)向靈活,所以做變線這些動作的時候,車身不會拖沓,但這并不代表6系GT擅長操控,它依然是一臺長途巡航利器,舒適性才是最大的看點。
總結(jié)
接近60萬元的售價去購買6GT,劃算嗎?對于這些走小眾路線的車型來說,顯然不能價值去衡量,因為受眾群體并非大眾,滿足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6系GT有著超強的實用性,這是5系,甚至7系不能比的;6系GT擁有更加出色的造型設計,這也是普通5系所不能給予你的。所以如果你覺得它正中你的需求,那么消費它就好了,所以針對于這種車型,體驗過之后,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