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存量廝殺已趨白熱
前段時間寫了奇駿即將換代,新款啟用1.5T三缸發(fā)動機。對于日產來說,這勢必會是一次巨大的冒險。其實選擇在今年大換代的SUV還真不少,除了奇駿之外,豐田漢蘭達、雷克薩斯NX也會在今年推新款。
而在A級車領域,思域和明銳也即將大換代。但兩者所走的路線卻截然相反,在十代思域大獲成功之后,新款的十一代思域“收斂”了許多,而明銳的改款則更加犀利,變化非常激進。
為何兩款國民級轎車的換代如此不同呢?讓車聚君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一、畫風突變的十一代思域
十代思域是2016年上市的,不得不說當時相當轟動。極具個性的設計,本田首次采用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內飾在當時來說也算科技感不錯,再加上相對低的價格,一下子就火了。
關鍵它的整個設計其實相當均衡,雖然有著非常運動的外觀,但它的空間表現(xiàn)和舒適度也還可以。動力非常強勁,老被各種對手拉出來對比,但它的油耗其實也是比較低的。很多人說十代思域是一款披著運動外衣的家用車,但實際上同價位的車型,能比它更運動的其實也不多。
它算是“鬼火”少年們的最愛,一是因為外形比較拉風,二是它的改裝空間相對比較大,確實比同級的車型更“好玩”一些,思域“秒天秒地秒空氣”的說法也是從這一代開始產生的。在馬路上思域往往是最快的那一批車,經常會和其他車“杠”一把。
但這也間接影響到了思域的形象,比如車聚君身邊就有朋友購車的時候會嘀咕,思域好是好,但有點太年輕了。如果是20出頭開開還好,年紀大了開它就不合適了。
而即將上市的十一代思域,似乎走上了另外一條路線,成熟穩(wěn)重了許多。采用了與新款雅閣類似的前格柵,與兩側大燈相連,棱角更加順滑,失去了十代思域那種鋒利感。新車的車身尺寸增大為4674*1802*1415mm,軸距則達到了2735mm,再加上這個外形變化,整體看上去更像一款“小雅閣”,與思域的氣質差的比較遠了。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思域是要轉型了。畢竟雖然現(xiàn)款思域賣得還算不錯,但銷量比起軒逸、朗逸這些,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赡艽蠹視X得思域是更好的車,但卻未必比這些對手更賺錢。
根據最新的申報信息,新款思域對動力系統(tǒng)進行了升級搭載了“L15C7”和“L15C8”兩款1.5L排量的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95kW和134kW。根據以往的經驗,“L15C8”應該是現(xiàn)有1.5T發(fā)動機的升級款,功率小幅增加。而“L15C7”應該是本田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升級版本,輸出功率與飛度的1.5L發(fā)動機相當。
這樣一來本田的目的也就很明顯了,它會用這款1.5L自吸發(fā)動機代替思域現(xiàn)有的1.0T三缸機,畢竟真的是沒有市場。喜歡性能的年輕人看不上,家庭用戶又更愿意去選擇買軒逸、朗逸這樣的自吸車型。
說白了1.0T三缸機的性能其實不差,油耗也比較低,但是市場不認也沒辦法。本田的1.5L自吸發(fā)動機性能不錯,至少比朗逸、卡羅拉的1.5L自吸發(fā)動機要猛。再加上本田的CVT調校更運動一些,實際動力體驗應該比軒逸要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必然會比現(xiàn)有的1.0T三缸機更有競爭力。
思域1.0T版本的入門價格是11.99萬元,如果新款1.5L自吸版本維持這個價格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后續(xù)加上優(yōu)惠中配落地13萬左右,加上升級的尺寸和內飾,應該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所以新款思域雖然失去了一些個性,這一點很多人可能覺得難以接受,但面向的市場應該是更廣了,它的銷量很可能再上一個臺階。尤其是取消掉較為“雞肋”的1.0T版本,對它的銷量應該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背水一戰(zhàn)的明銳PRO
如果說新思域能一定程度吃到上一代口碑不錯的紅利,新款明銳估計就要為上一代車型的口碑買單了。
明銳一直是斯柯達的主銷車型,它剛進入國內那會,其實還是挺風光的。那時候大眾對它的定義,算是青春版的速騰,更年輕化,價格上也比大眾的主線產品更靈活。很多時候,大眾的新技術甚至是明銳先上,再覆蓋到大眾的其他產品上。雖然躺了不少雷,但至少在年輕人眼中,這個品牌還是很年輕化的。
但很快大眾對明銳的定義進行了調整,從對標速騰轉成對標朗逸。最典型的莫過于獨立懸架改為扭力梁,整體定位是退坡的。這種調整剛開始也收到了一些成效,畢竟一個便宜三個愛嘛。但隨著大眾主線品牌開始降價,明銳的優(yōu)勢就不明顯了。
在很多人眼中,斯柯達的品牌是不如大眾的,大眾優(yōu)惠之后,斯柯達只能采取更大的優(yōu)惠。但這樣一來,很多用戶就覺得這個品牌開始LOW了。尤其是當大家能夠12萬買到朗逸之后,為什么還要看11萬的明銳呢?畢竟國產車10萬不到就能買到。
所以這樣一來,明銳的路就走窄了。再繼續(xù)降價,也很難比國產車更便宜,保價又會被自家的朗逸打壓。對于明銳來說,其實已經不是利潤的問題,是已經壓根生存不下去了。
所以新款明銳的意義就非常大了,一是要提振車型的銷量,畢竟明銳對于斯柯達品牌的意義不言而喻,再有就是必須擺脫現(xiàn)在尷尬的定位。
新車命名為明銳PRO,基于大眾最新的MQB Evo平臺打造,目前國內產自該平臺的車,暫時還只有新高爾夫和新A3。也就是說從“底子”的角度,它要比速騰、朗逸更有優(yōu)勢。
從外形設計來說,明銳PRO也有比較大的提升。全車采用了大量切割鋒面設計,看上去非常銳利,還加入了一些RS風格的包圍件,運動感很足,標志性的掀背設計也得以保留。
根據工信部信息,新車的長寬高尺寸為4753*1832*1469mm,軸距則為2730mm,比速騰更大,尤其是寬度相當不錯。相比現(xiàn)款,空間提升應該是比較大的。
從內部設計來說,明銳PRO采用了懸浮式中控和電子擋桿,看上去質感還不錯。官方打出了數(shù)字化座艙的口號,車機系統(tǒng)采用的是ID.4 X同款。加入了HUD抬頭顯示功能,還有最新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相比大眾系現(xiàn)有的車型,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
然后就是動力系統(tǒng)了,大眾在A級車這一塊,主流的有三款系統(tǒng)。就是EA211系列的1.5L自吸、1.2T渦輪增壓以及1.4T渦輪增壓。相比而言肯定是1.4T的口碑是最好的,動力體驗最好,而且也相對比較省油,算是大眾比較經典的一款總成。
1.5L自吸的配置動力最弱,不過配愛信6AT變速箱,質量口碑還可以,但價格是最低的,畢竟動力實在是太弱了。以現(xiàn)款明銳為例,它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14.1秒,基本上是同級最弱的。而1.4T版本的這個數(shù)據是8.5秒,油耗還更低。
明銳這一次選擇了不走尋常路,新款明銳PRO全系只配備1.4T發(fā)動機。
這樣一來新款明銳PRO的特點就很明顯了,外觀升級,空間更大,內飾升級,配置更高,而且全系只配高功動力。上一次這么做的合資A級車,印象中正是十代思域。16年上市的時候,也是全系只有1.5T配置。而思域還有一點就是,入門即高配。在那個合資車普遍入門2氣囊的年代,它的入門版本就是豪華版,相當于很多車型的次頂配,但是定價只和昂克賽拉自吸版本的中配差不多。
當時思域這個做法是非常受歡迎的,以至于很多人甚至愿意“加價”提車。那時候正是上一代思域表現(xiàn)不佳,急需挽回口碑的時候。而新款明銳PRO,似乎正是走的思域那條“老路”。而斯柯達官方對它的定價表態(tài)是,“保證后面有驚喜”。
如果是真的1.4T入門價格定到12萬左右,相信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三、合資車“內卷”,存量時代的廝殺
思域在努力往13萬級別靠,也是為了拓展生存空間。畢竟現(xiàn)在思域的定位基本上是15-17萬級別,但其他品牌的中型車不斷下壓,它也非常難受,往下走可以減輕壓力。
明銳PRO則是背水一擊,畢竟已經退無可退了。除了大眾最新的1.5T發(fā)動機,它從設計到配置,基本上已經算是大眾A級車級別的頂配了。
這說明合資車其實也不好過,國內的汽車市場已經過了高速增長的時期,剩下的就是存量時代的廝殺了。合資品牌的高銷量,很多還是得益于用戶消費的“慣性”。
最典型的就是大眾的捷達品牌,當時成立的時候也是躊躇滿志,賭上了捷達的名號。捷達VA3就是老捷達換殼,捷達VS5直接弄到10萬級,去搶H6和CS75 PLUS的市場。當時也有很多媒體驚呼狼來了,但消費者并不買賬,三款新車型銷量還比不上老捷達一款車。
所以很明顯,除去品牌的銷量慣性之后,即使同樣是大眾的技術,換了標也一樣是賣不動的。而合資品牌的溢價能力遠高于自主品牌,它們也不可能真的將自己降到與自主品牌同價位。這樣一來,就只有互相之間搶市場了。
而自主品牌卻在不斷往高端走,最典型的就是領克03,它基本上與一線合資車A級車是同價位的,定位15萬級,現(xiàn)在銷量基本能穩(wěn)定在月銷7000臺左右。而隨后吉利推出的星瑞走量能力更強,定位13萬級,現(xiàn)在基本上能穩(wěn)定月銷萬輛以上。除此之外,長安的UNI-K,奇瑞的星途攬月,這些也都在往合資的價位走。
還有一些國產車型通過個性化的定位征服市場,最典型的就是WEY品牌的坦克300,最近都賣脫銷主動停止接單了,這也是這個品牌做了這么多年之后首次這么揚眉吐氣。因為既有不錯的越野能力,舒適性也很好,定價還在20萬以內。
再有就是國產的電動車也在發(fā)力向燃油車市場滲透,比亞迪漢,理想ONE,蔚來ES6這些,現(xiàn)在銷量也都很可觀。它們的定價都不低,買它們的用戶,很多也是放棄了大眾、豐田甚至BBA的。
也就是說,品牌壁壘正在逐步被打破。比如以往選擇一輛15萬或者20萬的車,大多數(shù)人基本只會考慮合資車,但現(xiàn)在自主品牌也有了不少的選項。
車聚小結
思域的換代非常保守,因為它上一代車型相當成功,這一代想要更好地收割市場。明銳的換代相當激進,因為它已經退無可退,想要迅速挽回口碑。它們的換代對于銷量都是有促進作用的,思域的價格會更加親民,明銳PRO比現(xiàn)款會更有吸引力。
汽車市場很難再迎來高速增長了,存量時代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自主品牌正在不斷往合資的價位滲透,合資品牌互相之間的內卷也會越來越嚴重,也會不斷降價來打壓自主品牌。
當然,這對我們用戶來說是好事。尤其是明銳PRO,可能真的會有個非常驚喜的價格出來,那會是實用黨的最愛。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