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似乎有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只要有誰宣布要造車,迎接他的大概率是罵聲一片,神州、寶能、恒大莫不如是,那些造車新勢力們更是輪番被各大媒體拿出來口誅筆伐。
但小米卻是個例外。
![]()
3月30日晚,當雷軍親自官宣小米要造車時,各大社交媒體上都是鋪天蓋地的贊揚與支持,有米粉甚至表示自己看完發(fā)布會淚流滿面,如果有盲訂通道,一定會付定金。
為什么這次我們不罵小米了呢?
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就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被罵的企業(yè)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動機可疑——車八字還沒一撇,就借造車之名到處圈地、圈錢。
比如寶能汽車月銷不到千臺,但規(guī)劃產(chǎn)能已到345萬輛每年;恒大汽車一輛車沒賣但已成為目前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他們是真的是想造車?還是以造車之名行圈錢之實?這些都不得不讓人懷疑。
但另一方面,中國又真的太需要有一家能真正抗衡特斯拉的車企了。
![]()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可以說是毀譽參半,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特斯拉在網(wǎng)上被各種狂批,但銷量卻是越罵越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沒有一個品牌能真正與特斯拉相抗衡。而現(xiàn)在,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小米身上。
看好小米,歸根結底是看好雷軍。
![]()
天涯君并非米粉,但是看完這次的發(fā)布會,還是被雷軍感染、感動到了。如果想在中國找一個和喬布斯、馬斯克風格最接近的企業(yè)領導人,雷軍大概率會排在第一,無論是不是米粉,雷軍的個人魅力和粉絲號召力都是無法忽視的。
譬如微博粉絲量,目前,一線當紅流量小生肖戰(zhàn)的粉絲量是2800多萬,汽車圈最受歡迎的車企領導人李斌,微博粉絲則是49萬多,而雷軍的粉絲量超過2000萬。在雷軍宣布造車后發(fā)布的微博下面,幾乎是清一色的“你造我就買”的支持聲。
![]()
![]()
與此同時,雷軍在演講中所展示出的造車決心和誠意也足以打動絕大多數(shù)人。
首先就是他ALL IN的信念。
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雷軍動情地表示:“我知道做出這個決定意味著什么,我愿意壓上人生積累的戰(zhàn)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zhàn)。這個決定意味著我們要做好全力沖刺至少5到10年的準備,將以巨大投入、無比敬畏和持久耐心面對全新征程?!闭f完這句話,雷軍的眼眶明顯濕潤了,聲音也哽咽了,而臺下也是掌聲四起,觀看直播的很多米粉都表示自己被感動了。
的確,正如雷軍所說,小米造車實際上是孤注一擲的,是以”一顆一往無前的心”來進軍一個全新的領域,用“不成功便成仁”來形容毫不夸張。正因如此,雷軍也表示,造車將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chuàng)業(yè)項目,愿意壓上人生積累的戰(zhàn)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zhàn)??梢哉f,正是這句話將現(xiàn)場的氣氛帶到了最高潮,打動了所有人。
![]()
回望特斯拉和蘋果的成功,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馬斯克和喬布斯用個人強大的感召力積累了龐大的粉絲團體,在中國,雷軍無疑也是極少數(shù)具備這種魅力的企業(yè)領導者。
當然,要造車,僅僅依靠情懷是不行的,小米造車之所以被看好,充分的資金和技術準備也是重要因素。
首先是有錢。雷軍開門見山地表示,小米目前的現(xiàn)金儲備達到1080億元,言下之意是虧得起,投得起,按照他的計劃,未來10年,小米將會在造車領域投資100億美元。
![]()
其次是有技術,小米目前有一萬多人的研發(fā)團隊,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yè)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tài)。
第三,也是小米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有粉絲,只要造得出去就能賣出去。
在這種種鋪墊下,小米造車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yè)事件,而是可以看做是一個鋼鐵俠式的追夢事件,很多人都表示雷軍給大家奉上的不僅僅是一碗雞湯,而是一碗雞血,雷軍個人的情懷加持,小米強大的財力、技術、資源支持,都讓人很難不去為小米造車激動、歡呼。
![]()
對于小米來說,面臨的困難和風險依然很多。
首先,小米造車的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其在智能化方面的優(yōu)勢其實很多車企都已經(jīng)具備了,小米的核心優(yōu)勢是什么?五年后,小米推出的車有什么差異化的創(chuàng)新點?在電池和性能方面能趕超比亞迪嗎?在資金投入和造車速度方面能快過恒大嗎?
![]()
其次,小米這幾年建立了自己的智能生態(tài)鏈,但無論是手機還是其他智能化產(chǎn)品,其產(chǎn)品品質都受到了質疑,譬如很多早期的米粉都轉向了華為,小米智能生態(tài)鏈產(chǎn)品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這都給小米留下了不好的口碑,對于汽車這樣一個關系到生命安全的大宗商品,小米如何確保自己的產(chǎn)品品質將成為贏得消費者信任的關鍵。
第三,小米的殺手锏其實是性價比,但是小米汽車繼續(xù)主打性價比靠譜嗎?對年輕消費者來說,汽車過度強調性價比并不能吸引到他們的購買,反而可能會降低本身的品牌力。
第四,蘋果、華為都有要造車的傳聞,如果未來蘋果或者華或者其他更多的品牌也加入 造車大軍,小米的優(yōu)勢何在?
這些,都會是小米不得不去回答的問題,也是小米在當晚的發(fā)布會中并沒有明確回答的問題,小米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應該祝福小米,祝福雷軍。中國汽車工業(yè)需要更多雷軍這樣務實的企業(yè)家,也需要更多的小米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