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見到明銳PRO之前,我對斯柯達品牌車型的印象一直是“低配低價版的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最近這兩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或多或少是受此影響,而這也正是斯柯達品牌最想要改變的狀況。
3月9日,上汽大眾斯柯達正式發(fā)布了全新第八代平臺的明銳PRO。我在發(fā)布會現場體驗了明銳PRO,之后又與上汽大眾的領導們聊了近兩個小時,我感到斯柯達品牌已經做足了準備,下定了決心要借助明銳PRO打一場翻身仗!
一反常態(tài),明銳PRO展示強大產品力
我先羅列一些明銳PRO的產品點:全新MQB-EVO平臺、標配RS外觀套件、軸距增加44mm車長增加64mm、大眾3.0智能場景駕駛輔助系統、360度環(huán)景影像、12.1英寸中控車機互聯大屏、無線Carplay和carlife、W-HUD抬頭顯示、座椅通風加熱、電子擋桿、電動掀背尾門……按照我往常對斯柯達品牌的印象,這樣的配置水準即便在更高一級的速派身上都不可能看得到,更不用說只是在緊湊級的明銳PRO身上了。這樣的配置水平即便是放到整個合資緊湊型車市場上來看,也絕對是排在前列的。明銳PRO這樣的產品力定義,已經完全不再是我們傳統印象中的斯柯達了!
![]()
從明銳PRO的身上,我們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斯柯達品牌變革的決心,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zhí)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博士就這樣表示:“斯柯達要針對主流市場做有品質的德系品牌,不是簡單的需要一個入門級的品牌。今后,斯柯達的產品會更加定制化、特色化,這是斯柯達未來幾年一直要走的一條比較長的路?!?/span>
由此可見,明銳PRO就是斯柯達重塑自身品質德系品牌的開端,難怪我們會在明銳PRO上看到前面講到的那一系列給力的配置。
斯柯達產品將有全新戰(zhàn)略布局
就著明銳PRO發(fā)布的機會,賈鳴鏑博士也闡述了斯柯達品牌的全新產品戰(zhàn)略規(guī)劃:未來3-5年,整個斯柯達的產品序列款型數量不會那么多,不需要覆蓋所有細分市場,而是需要更多針對目標用戶需求打造產品。
具體下來看,去年斯柯達在SUV細分市場基本都穩(wěn)住了。今年借助明銳PRO,給斯柯達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對三廂車進行重新定位。對此,賈鳴鏑博士還針對明銳PRO設定了明確的銷量目標:要達到整個斯柯達品牌銷量40%,重回月銷萬臺以上的陣營。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品牌的主力,才能讓斯柯達品牌的形象變得鮮明起來。
![]()
對于斯柯達品牌定位在歐洲和中國市場的差異,賈鳴鏑博士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歐洲市場,斯柯達品牌就是最便宜的車,空間比大眾大,技術是一樣的,成本又低,所以這個定位適合在歐洲市場發(fā)展。但是在中國市場有40%的品牌比斯柯達賣得便宜,因此用戶對斯柯達品牌是有一定期望值的,只有達到甚至超越用戶的期望,才是符合中國市場情況的,否則價位拉得再低,也并不在用戶的考慮范圍內。
賈鳴鏑博士還分享了他個人工作精力的分配: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當前他花在斯柯達品牌上的時間甚至遠超于大眾品牌。斯柯達的股東方、上汽大眾的執(zhí)管會,也在斯柯達上花費非常多的精力,可見對全新明銳PRO也是寄予厚望。
斯柯達品牌真正“單飛”的開始?
明銳PRO展現出來的不單單只是斯柯達產品定位思路的變革,更是斯柯達品牌今后真正“單飛”的起點。就在此次明銳PRO發(fā)布會之后,我聯絡了我的一位在上汽大眾零部件采購體系工作的朋友,他表示斯柯達品牌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公司層面的改革,比如設計研發(fā)從之前的大眾和斯柯達兩個品牌共享,現在都各自獨立出來,尤其是采購方面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以往大眾品牌和斯柯達品牌共用同一供應商體系,但由于大眾品牌銷量要高于斯柯達,因此反而出現了斯柯達品牌售價低,零部件采購成本反而要比大眾品牌高,導致陷入了銷量越低采購成本越高的惡性循環(huán)。采購方面放開之后,斯柯達品牌就可以選擇大眾供應商體系之外既可以滿足需求又能符合斯柯達全新產品定位的供應商了。
由此可見,斯柯達整個品牌背后的團隊發(fā)生的這一系列變革也說明斯柯達品牌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要走出大眾品牌這棵“大樹”的“樹蔭”,真正開始要“單飛”,而明銳PRO就是那只展翅欲飛的“領頭雁”。加入斯柯達明銳車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