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這么過去了,汽車市場的興衰榮辱,希望在今天暫時畫個休止符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中國車市可以說是國際上所有車企都想來摻和一腳的地方,畢竟蛋糕足夠大,消費者足夠多。
所以我們看到以大眾為代表的外國知名品牌們在國內(nèi)那真是扎穩(wěn)了根,銷量可嚇人了,在一定程度上,其實讓自主品牌日子不好過,國外大牌們比我們早很多年發(fā)展汽車工業(yè),一入華就帶來了成熟的產(chǎn)品,迅速占據(jù)了市場份額,自主品牌們在建立初期,連整車制造都沒怎么接觸,與他們抗爭,難度可想而知。
![]()
而中國自主品牌的騰飛,一直是在合資品牌的陰影之下,靠著性價比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xiàn)在,雖然很多人詬病自主品牌三大件的薄弱,但是讓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和一個壯年人角力,誰贏誰輸,大家心里還沒個底兒嗎?
2018年的特殊,是在于市場寒冬的悄然降臨,歷經(jīng)了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長,終于是剎住了車,截止到11月份,乘用車產(chǎn)銷均出現(xiàn)1%-2%的下滑,不管是對于合資還是自主,都是一個較大的沖擊,以往讓自主品牌得意的SUV領域,今年也是遇冷,這是削弱自主品牌銷量最直接的地方。
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乘用車的下滑,是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燃油車的遇冷,但是在新能源板塊,因為受到政策的引導,這幾年一直是處于高速增長,畢竟,新能源一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國內(nèi)車市,剛剛萌芽,增幅很大。
![]()
截止到11月份,國內(nèi)新能源銷量已經(jīng)突破一百萬輛,達到了103萬輛有余,超過一百萬輛也是歷史首次,讓人激動鼓舞,但是和乘用車銷量比起來,仍然是小眾化,所以,未來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這一百萬輛,到底是哪些廠家呢,作為年末,我們自然是要總結(jié)一番:
![]()
比亞迪其實大家都已經(jīng)相當熟悉了,在國內(nèi)新能源賣到第一,其實是眾望所歸。主要是其掌門人王傳福當年就是在電池領域挖到了第一桶金,轉(zhuǎn)行到汽車制造業(yè)之后,建立比亞迪,從一開始就燃油新能源雙管齊下。
當年新能源還是籍籍無名的時候,比亞迪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哪怕是在自主品牌里面,燃油車也賣不過以長城、長安、吉利為首的一線陣營,甚至是連二線都排不上,自家車型從外觀設計到相應技術指標,都不是那么突出。
近兩年新能源異軍突起,加上2018年請來了前奧迪設計師,在外觀設計上引入了“龍顏”家族設計,可以說給自己吸引了一大波流量,也塑造了好幾款網(wǎng)紅爆款車型。
而其新能源當家車型包括有比亞迪 唐和比亞迪 秦pro等等。
![]()
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最引人矚目的事情,莫過于借殼上市,更名為北汽藍谷。相較于各大車企的新能源戰(zhàn)略,北汽是最為激進的,包括其掌舵人,今年在不少場合表示,2020年不再生產(chǎn)燃油車,而且當即就在北京地區(qū)停售燃油車。
其實大家又不是傻子,北京地區(qū)限牌那么嚴苛,以北汽自主品牌來說,想賣燃油車也賣不出去啊,不過,2020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確實是比較激進了。
而今年的銷量增極,則是來自于EC系列,作為微型車,2018年后半段甚至出現(xiàn)過月銷兩萬臺的現(xiàn)象,加上之前北汽布局共享汽車領域,業(yè)界懷疑EC系列的銷量主要是供給自家共享汽車平臺,不過無論如何,人家還是占了12.40%的市場量
![]()
2018年,榮威marvel x橫空出世,補貼后三十多萬的售價讓國人驚掉了下巴,原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也敢賣這么貴,marvel x 定位于中型豪華純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超過400公里。
其實上汽在新能源的布局上一直比較積極,這些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市場占有量排名第三,而其代表車型包括有marvel x、榮威ei6等等。
![]()
雖然新能源目前是一派欣欣向榮之勢,但是未來的挑戰(zhàn)還是有的,目前新能源中,電氣化是主要方向,而電動車本身的續(xù)航以及充電問題,如果遲遲懸而未決,電池技術長期得不到突破,勢必也會影響到行業(yè)的發(fā)展。
延伸來說,各大車企如果只賭注于電動車,到底好不好,其實值得考量。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其他新能源,其實也慢慢走入了大眾視野,而未來的能源高地之戰(zhàn),已然揚起了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