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眾品牌向國內(nèi)市場投入的首款MEB平臺旗下的純電汽車,ID.4這幾天可謂是賺足了眼球,19.9-27.99萬的售價區(qū)間,更是讓消費市場驚呼:大眾真的誠意十足啊!
但細心的消費者在看完配置之后,又突然覺得被侮辱了:20幾萬的車,你就給我配一個鼓剎?
于是乎,網(wǎng)上部分人群又開始對大眾ID.4口誅筆伐了,隨便在論壇找?guī)讉€留言,都可以看到不少消費者在表達對鼓剎的不滿,輿論之大,甚至大眾專門舉辦了一場發(fā)布會,來說明它們的「鼓剎」沒有問題。
作為「沒有誰比我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大眾難道真的不知道這樣明目張膽"減配"所帶來的后果嗎,肯定不是的,所以咱們這次放下偏見,理性分析一下大眾ID.4為何要用鼓剎?
鼓剎與盤剎,汽車文章里高頻率出現(xiàn)的兩個詞語,工作原理咱就不深入了,只需要知道兩者的特性即可:鼓剎成本低、制動力大,但散熱不好以及剎車不線性;盤剎散熱更好,且不怕涉水,但制造成本更高。
當前乘用車市場,幾乎90%以上都是采用的盤式剎車,只有極少數(shù)低端車型,才采用的鼓式剎車,這也是大眾ID.4采用鼓剎輿論如此之大的原因。
但ID.4依舊是采用了鼓剎,我認為可以從2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原因。
首先,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鼓式剎車由于機械結構特點,能產(chǎn)生制動力放大的現(xiàn)象,所以不需要借助發(fā)動機帶動的真空助力裝置,這一特點,契合了本就沒有發(fā)動機的純電動汽車,
而其他純電車型采用盤剎剎車,一定是需要部分電能轉化為助力的能量,這就導致了能量的部分浪費,這對于廠家而言,無異于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其次,盤式剎車的缺點,在純電動汽車身上,很難體現(xiàn),比如散熱不好,熱衰減問題。
眾所周知,純電車型由于能量回收模式的存在,剎車的使用頻率往往更低,甚至不少車型推出了單踏板模式,日常行駛中可以一腳剎車不踩,而大多數(shù)時間處于閑置的剎車,自然不必過分的擔心熱衰減問題了。
純電汽車的特性,決定了它們可以最大化的發(fā)揮出鼓式剎車的優(yōu)點,盡量避開鼓式剎車的缺點,權衡之下,鼓式剎車就順利的來到ID.4身上。
最后,其實ID.4鼓剎也并非我們想的那樣不堪,供應商來自大陸集團,此前還參考德國AMS的標準對汽車的剎車性能做了測試,一切符合標準。
當然,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這也是事實,大可不必遮遮掩掩。在我看來,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成本的降低對于企業(yè)、消費者而言,是一個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