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罵騙子’,一個‘豎中指’”。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與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的發(fā)言,成了部分媒體炒作煽動矛盾對立的妄談。這原本是一場汽車圈技術大佬們的對話,在論壇發(fā)言中,歐陽明高院士指出:“如果某一位說,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而且還特別的安全,而且成本還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在目前······”
這是一段沒有針對性的發(fā)言,說的也十分的中肯,全程未提「騙子」、「騙人」或「欺騙」,卻在網(wǎng)上隨處可見“一定是騙子”的曲解。隨后,面對媒體添油加醋的報道,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歐陽明高打臉這個事情,我認為大家是理解錯了,我們搞技術的不要人云亦云,我也在場,歐陽明高院士怎么說,要1000公里又要快充,還要便宜是不可能,大家忘了那個便宜。我跟大家講今年1000公里是肯定要出來的,快充是肯定要出來的,他說8分鐘充滿1000公里,理論上是可以的,電池承受了8分鐘充滿1000公里,但沒用,當然要解決充電樁的問題了,對不對?”
古惠南首先肯定了歐陽明高的發(fā)言,也表明了目前技術上的確可以達到,但需要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支持,卻在列舉時的動作被惡意截了圖。
雖然如今的新能源正值投資風口,但其短期的前景是否被看好又存在爭議。從新年伊始,蔚來ET7的150千瓦時固態(tài)電池,再到IM智己的近1000公里續(xù)航,連續(xù)“畫餅”讓新能源市場本身就處在質疑中,私募基金大佬們?yōu)榱诵履茉窗鍓K還能不能買,甚至都直接發(fā)文吵起來了。
無論是汽車媒體還是財經媒體,對于新能源發(fā)展的爭論都在逐漸加劇。正巧,廣汽埃安的"大餅"及時送到,歐陽明高又恰好梳理了相關問題的看法,于是有了媒體的“添油加醋”點燃了這把火。
事情的起點是廣汽埃安的一篇文章,題為《即將“電”力全開,敬請期待!》,“8分鐘可充滿80%”,“NEDC續(xù)航1000公里”從石墨烯再到硅負極,又是“月充時代”又是“不用等明年”。
好家伙,“8分鐘能充1000公里”?這是要妥妥見證新能源車,翻身農奴把歌唱從此走向新時代的節(jié)奏。就這一張海報,廣汽集團的股票,從每股11塊多增長到了每股13塊多,可從周一的漲停,再到周二接近跌停,廣汽埃安也憑借一己之力“成功破圈”,直接驚動了隔壁財經圈兒的小伙伴們,更加實錘了現(xiàn)階段新能源技術發(fā)展不被看好。
周一的漲停源自“電池技術革新”,周二的近乎跌停來自“廣汽把別人當傻子”,如果仔細審題你就會發(fā)現(xiàn),“8分鐘充滿80%”與“1000公里續(xù)航”說的好像是兩種技術??
一個是石墨烯技術,另一個是硅負極電池。
隨后,文字游戲被識破的廣汽集團,自己發(fā)了相關技術的說明公告:“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xù)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電池技術。分別解決‘充電速度慢’、‘續(xù)航里程短’這兩個動力電池應用中的不同痛點?!?/p>
石墨烯技術能不能快充?可以!硅負極電池可不可以續(xù)航1000公里?可以!這個加這個,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能不能快充1000公里?不可以!
最后,整件事情成了技術人員為營銷團隊打了圓場,最后不僅背了鍋還引起了更多負面。90君經常接觸各品牌背后的技術人員,說實話,他們都是些非常可愛的人,有著理工科獨有的書生氣息,大多都很愛聊,也很愿意分析自己的成果,在老油條一樣的營銷團隊面前實屬“清流”。
但也不得不說,隨著傳統(tǒng)車企開始學習新勢力后,營銷方式也開始玩起了“PPT賣概念”,不談身為新勢力的特斯拉、蔚來,無論是智己汽車還是廣汽埃安,早早公布將達到1000公里續(xù)航,而實車落地最早都要等到2021年底,更何況目前也不確定這些車型交付后,到底能不能找到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來使用。
曾經一向穩(wěn)扎穩(wěn)打的傳統(tǒng)車企,如今也變得賣“期貨”來炒作資本市場,自己揭掉了傳統(tǒng)車企身上“靠譜”的標簽,正如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崢楠所言:“2020已經夠艱難了,2021又開始流行‘技術期貨’真香,搞研發(fā)似乎越來越容易了,只要有個實驗室樣件(甚至還沒有),PPT一發(fā)布就世界領先中國第一了,資本也趨之若鶩。行業(yè)充滿了濃濃的肥皂泡味,是福是禍?做技術還是請尊重牛頓定律和發(fā)展規(guī)律,否則讓世界笑話?!?/p>
如今最熱銷的純電動車,無論是宏光EV MINI還是Model 3標準續(xù)航,哪款車都不以續(xù)航里程長來作為賣點,但依然不妨礙小伙伴掏錢購買。
更何況,新能源車真的欠缺的不是電池,反而是支持快充技術的充電樁保有量,正如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沈暉所言:“未來汽車快充技術、換電技術普及后,用戶根本用不上那么大的電池。所有車背著1000公里電池滿大街跑,是對資源的一種巨大浪費。廣汽石墨烯電池技術都是來自供應商的,威馬也接觸過,沒啥技術壁壘?!?/p>
1000公里續(xù)航真的有必要嗎?可以肯定的是,對于車企本身來說,還不是為了那股價,可以再高出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