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智能時代里橫空出世的“蘋果”,一機難求的“iPhone”開啟了移動電話的智能革命?,F如今,特斯拉正如當年的蘋果一樣,撼動了全球汽車行業(yè),引領著傳統(tǒng)燃油汽車向電氣化、智能化的變革。在這場造車新勢力“領銜主演”的汽車變革之下,蘋果造車的計劃和傳聞也屢見不鮮,而隨著近期蘋果汽車問世時間、合作等細節(jié)的公布,蘋果造車的“盲盒”亟待拆解。
「 蘋果對汽車工業(yè)的“覬覦”早已不是新鮮事 」
實際上,蘋果對汽車工業(yè)的“覬覦”早已不是新鮮事。
2015 年 2 月,一則關于蘋果從事電動汽車項目的傳言擴散開來,傳言蘋果公司為造智能汽車組建團隊。
2015年10月,蘋果 CEO 蒂姆·庫克談及汽車行業(yè)時曾說到:“這個行業(yè)似乎將發(fā)生巨大變化,我們拭目以待。本人確實認為該行業(yè)正處于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拐點?!睅炜藦娬{未來汽車的整套體系架構中,軟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2016 年,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的爆料,被稱作“泰坦”(Titan)的蘋果造車項目有了實錘。幕后的原因是馬斯克不滿蘋果公司高薪從特斯拉公司挖走大量的工程師。
2017年6月,庫克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我們認為這種核心技術至關重要。某種意義來說,自動駕駛是所有AI技術的基石。這可能是所有AI技術中最難攻克的部分?!?/p>
2017年開始,有關蘋果汽車的專利陸續(xù)曝光,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車輛外形及座艙,以及創(chuàng)新體驗等方面。
2018 年 8 月,前蘋果公司 Mac 硬件工程副總裁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在特斯拉任職五年后,重新被被聘請回公司。 同年,還有 Google Waymo 的前高級工程師 Jamie Waydo 也加入蘋果團隊。隨后,蘋果接連從特斯拉挖走了2個研發(fā)副總裁和一個高級總監(jiān)。
2019 年 3 月,負責特斯拉電驅動系統(tǒng)的副總裁 Dr. Michael Schwekutsch 加入蘋果;7 月,負責特斯拉內外飾的研發(fā)副總裁 Steve MacManus 加入。
2019 年 6 月,蘋果通過收購該領域的初創(chuàng)公司 Drive.ai 來加強其自動駕駛工作,數十名員工并入蘋果。
2020年 12 月 21 日,臺灣《經濟日報》稱蘋果最快將在 2021 年 9 月發(fā)布 AppleCar,比之前預計的 2023 年提早兩年。
2021年1月8日,韓媒傳出消息稱,蘋果正與現代汽車集團洽談自動駕駛電動車的合作,可能涉及Apple Car的制造和電池研發(fā),蘋果的目標是在2027年推出Apple Car。
至此,蘋果造車的迷霧已逐漸散去,成為2021年初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
「 蘋果為何要造車 」
關于蘋果為何造車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汽車行業(yè)遠不如手機行業(yè)賺的多。舉幾個簡單的“栗子”,傳統(tǒng)汽車頭部廠商豐田汽車,2019年營收近2萬億,凈利潤1200多億,毛利率只有18%左右;即便是「 汽車界的蘋果」——特斯拉,毛利率也在20-30%之間。而蘋果的綜合毛利率在38%左右,是手機廠商里最賺錢的品牌。正因如此,蘋果為何要加入這個競爭激烈、毛利率低、研發(fā)投入更高的汽車行業(yè)呢?
1.蘋果需要新的明星業(yè)務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是龐大的軟件生態(tài),都引領蘋果走向了兩萬億美金的市值。但對于如今的智能手機業(yè)務而言,蘋果早已不是一枝獨秀,伴隨著華為、小米、OPPO、vivo等我國智能手機品牌的崛起,iPhone的魅力正在逐漸暗淡。
例如2020年第三季度,蘋果已被小米12.1%的市場占有率超越,跌出全球手機廠商前三之列。雖然這其中不乏疫情的影響,但也足以令蘋果倒吸一口冷氣,也證明了iPhone正在由明星業(yè)務向現金牛業(yè)務轉變,若蘋果淪為僅能保證平穩(wěn)業(yè)務收入的“現金牛公司”,市值翻倍乃至于保住現有市值都將難上加難,所以進軍汽車行業(yè)似乎成為了蘋果的必然選擇。
2.電動車市場是新的藍海與iPhone當年的橫空出世有所不同,新能源汽車是新時代中,面對全球環(huán)境問題所提出的新課題,各國都在政策上給予電動車發(fā)展強有力的扶持,電動車產業(yè)千億級的市場早已成為了新的藍海。
藍海之上,僅2020一年時間,特斯拉股價就瘋漲近6倍,如今市值已突破6000億美元,穩(wěn)坐全球市值最高車企的寶座。而造車新勢力頭部梯隊,蔚來、理想、小鵬則成功會師美股,并與特斯拉一樣,迎來一輪又一輪的股價瘋漲,毛利率集體轉正,甚至蔚來在國內一度趕超擁有百年歷史的“BBA”。既有造車的想法,又有諸多造車新勢力作為先例,蘋果現在入局也是理所當然。
3.軟件定義的未來汽車,將是蘋果的主場以往,傳統(tǒng)燃油車比拼的是“硬件”,如發(fā)動機的動力性、穩(wěn)定性,變速箱的平順性等等,這對于蘋果而言自然毫無優(yōu)勢可言。但電動車的發(fā)展,不僅帶來了更“友好”的排放優(yōu)勢,更優(yōu)異的車輛性能,更是開啟了傳統(tǒng)汽車向智能汽車變革的“直線加速賽”。
未來的汽車,最大的差異一定來自于「軟件」,汽車將不再是冷冰冰的龐大機械,而是「軟件+硬件」的集合體,無論是前沿的專有技術、智能網聯還是自動駕駛技術,前所未有的智能用車體驗將極大程度上決定著汽車的優(yōu)劣。
想必不用筆者多言,蘋果的軟件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專利儲備方面,僅2020年,蘋果公司就至少獲得了10項自動駕駛專利,其中涉及傳感器、通信、控制等領域,且蘋果早在2018年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激光雷達專利,再加上蘋果自家的生態(tài)體系,無論是軟件還是應用,都將助力蘋果在智能汽車領域大展宏圖。
「 蘋果造車該如何落地 」
蘋果對現狀的不滿,對未來汽車藍海的覬覦,再加上自身軟件上的優(yōu)勢,蘋果造車的“傳聞”終于照進“現實”。那么問題來了,蘋果造車該將如何落地呢?
前不久,《韓國經濟電視臺》曾披露,蘋果已向現代汽車提議合作,兩者將共同投入電動汽車及電池技術開發(fā),這輛電動車有可能會在2027年問世。雖然最終這則消息受到官方否認,但現代汽車承認,兩者的確正為此進行初步接觸?!碧O果正在與全球多家車廠進行協商,而現代就是其中之一?!艾F代汽車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目前正處于初步討論階段,還沒有任何決議事項?!?/p>
消息一出,現代汽車股價一度飆升高達25%,收盤時也有19%以上的漲幅,而集團內其余汽車廠商股價,也有12%至27%的漲幅,足以見得蘋果造車的火熱程度。暫且拋開事件本身“石錘”與否,蘋果為何將韓國現代作為選項之一?
1.代工生產是蘋果的“基操”
正如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一樣,蘋果現如今并不具備獨自生產電動車的能力,且電動車的研發(fā)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開支本就高昂,專為生產電動汽車建廠,將使蘋果進一步承壓,那么一家代工生產的合作伙伴正是蘋果汽車所迫切需要的。而且,iPhone的代工生產模式,早已為蘋果的委外生產積累了充足的經驗。最后,代工生產的模式,也將有助于蘋果汽車的快速落地。
2.未來,亞洲車市仍是全球汽車最大增長點
選擇韓國現代,也正是因為韓國地處亞洲,而亞洲仍然將是未來幾十年中,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區(qū)域。與此同時,現代工廠還毗鄰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以及電動車市場。
3.現代在汽車電氣化上已經頗有積淀
除了蘋果自身的因素以外,現代作為一家傳統(tǒng)汽車廠商,在新能源的轉型上也頗為積極。去年12月,現代推出了電動車專用的「E-GMP」平臺。據了解,該平臺下生產的電動車型,滿電下可行駛600公里;使用800V充電設施,電動車電量可在14分鐘內由零充至80%。該平臺對于蘋果而言,或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蘋果汽車將有何不同 」
有數據顯示,人們每年在車上的時間超過6000億小時,擁有龐大的商業(yè)潛力,將車輛化為手機、電腦般的數字平臺,或許能夠進一步完善和發(fā)揮出蘋果生態(tài)的優(yōu)勢。其實,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或許這將意味著,蘋果汽車將搭載與蘋果手機相似的IOS系統(tǒng),車輛將能夠運行海量的軟件和應用。
在車內的駕駛體驗上,蘋果也下了大功夫。車內氛圍、車內燈光,以及車內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系統(tǒng)都在蘋果的開發(fā)范圍內。在蘋果的設想中,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成為人們的一個移動空間,而不僅僅是一個出行工具。
除此之外,還有消息指出,蘋果汽車或將采用自主、且具有突破性的電池技術。據相關人士透露,蘋果計劃使用一種獨特的“單電芯電池”設計,可以通過消除容納電池材料的模塊,來增大電池中的單體電池提及,并釋放電池組內部的更多空間,以實現更具優(yōu)勢的續(xù)航里程。其在談到蘋果電池技術時還評論稱:“這意味著蘋果將汽車電池技術推向了全新的水平,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到iPhone那樣?!?/p>
最后,蘋果布局已久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將成為蘋果汽車的亮點之一。其實,早在2017年初,蘋果就已經獲得了加州DMV在公路測試無人車的許可,并以上路測試。而2018年,蘋果顯著擴大了這支車隊的規(guī)模。截止2018年5月時,蘋果在路上跑的、采用了無人駕駛軟件的車輛已經達到了70輛。有分析師在此前推測,蘋果汽車將為消費者帶來L4或L5全自動駕駛功能。
但熟悉iPhone的朋友一定有所耳聞,蘋果通常不喜歡把當前最先進的功能植入他們的產品當中。當然,這并非蘋果做不到,而是拒絕那些不成熟的技術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因此,蘋果汽車的首次亮相,可能仍然會有所保留。
「 寫在最后 」
蘋果造車的神秘面紗,如今正一層層揭開,根據此前韓媒的報道,蘋果的目標是在2027年推出Apple Car。雖然蘋果在技術和平臺上具備一定優(yōu)勢,但汽車研發(fā)的高額投入,以及自動駕駛所面臨的大量測試與法規(guī)要求,蘋果想要順風順水的,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入電動車領域,仍然面臨不小的阻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蘋果入局不算太早,但仍然不可小窺,當它登臺之時,蘋果的汽車“帝國”勢必將對汽車行業(yè)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