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品牌家轎VS合資品牌家轎的場景中,中國品牌一直強調(diào)的優(yōu)勢不外乎是:“我的配置比你豐富,我的內(nèi)飾比你豪華,我的外觀比你動感”之類。反正是從沒聽說過,中國品牌敢跟合資品牌正面剛?cè)蠹摹V钡?1月初吉利星瑞的上市,才改寫了這一歷史。
因為,吉利星瑞在正式上市后,提出了“不試、不比、不賣”的破天荒規(guī)定,也就是說顧客必須經(jīng)過“試駕(星瑞),對比(試駕合資品牌明星家轎),才能買”的三大步驟后,才可以夠買到吉利星瑞。但截至12月25為止(短短的55天時間),星瑞的訂單居然已經(jīng)輕松突破25000臺(且頂配與次頂配車型占比達65%)。我想,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吉利星瑞的真正實力到底有多強。
為了一探吉利星瑞的真正實力,我將會與星瑞來一場長達200多公里的小長途試駕,并通過這次試駕來親身體驗星瑞在三大件方面,是否真的能和合資品牌的明星家轎分庭抗禮。
早前在廣州車展上,我們都見識過誕生于吉利CMA平臺的星瑞,其寬體車身對于內(nèi)部空間的提升究竟有多大幫助。雖說星瑞屬于緊湊級車型,但它其車身尺寸的數(shù)據(jù)都是奔著A級車的天花板,B級車的起跑線而設(shè)的。首先重中之重的是星瑞的2800mm軸距,這相比起大熱家轎朗逸的2688mm、思域、卡羅拉的2700mm,又或者是速騰的2731mm都是長了不少。即便再跟主流B級車那2825mm~2830mm的軸距相比,星瑞也沒吃什么虧。
然后是車身寬度方面,星瑞擁有1869mm的夸張寬度,這已比大部分緊湊級車型的車身寬度都要更寬,畢竟這個寬度,已跟部分主流B級車的寬度一致了(其實比好幾款B級都要再寬上一點點)。關(guān)憑這一點就大概能知道,星瑞的定位原是“扮豬吃老虎”,以A++級家轎(其實已屬B級入門)的尺寸,和A級車的定價設(shè)定來吊打一眾A級合資家轎。
說完星瑞最明顯的亮點后,是時候來聊聊它的隱藏亮點了,其2.0T發(fā)動機+7DCT的動力組合,相比起合資A級那些僅得1.2T~1.5T的動力來說,真要強橫不少。而且星瑞190匹的最大馬力和300牛.米的最大扭矩,甚至比部分B級車的2.0T發(fā)動機的輸出還要高。等等,這臺發(fā)動機的數(shù)據(jù)怎么這么眼熟呢?莫非是沃爾沃S60上那副2.0T T3發(fā)動機?然后我查了一下數(shù)據(jù),不好意思,不是T3,而是T4。
也就是說星瑞所搭載的2.0T發(fā)動機,是和售30多萬的沃爾沃S60 T4版上的一樣。而且它的最大馬力和最大扭矩的輸出轉(zhuǎn)速,還比后者分別提前了300轉(zhuǎn)。難怪在那條未開通(已修好)高速公路上,我不知不覺就開出了16x km/h的車速,而且能感覺到,如果繼續(xù)保持油門,它還有足夠的后勁繼續(xù)上去(該測試于封閉路段進行,請勿模仿)。
話說星瑞的7DCT有3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在ECO模式下,發(fā)動機仿佛被一位會計師嚴控了一樣,每一次進入氣缸的燃油都會被嚴格限制,如果在堵車或是在高速上巡航時,它真能幫助你節(jié)省燃油。而在運動模式下,發(fā)動機則會被一位教練掌管,它無時無刻都在push燃油們盡快進入發(fā)動機,讓星瑞的動力響應(yīng)和后勁變得十分迅猛。至于舒適模式嘛,就是前面兩者的綜合體,對于日常駕駛而言,我覺得該模式會更合適一些。
總體來說星瑞這套動力系統(tǒng),不管是對應(yīng)日常家庭用車,還是說偶然到山路上小飆一段,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再說11萬多就能買到來自沃爾沃的2.0T發(fā)動機,這簡直是讓吉利成為另一個買發(fā)動機送車的品牌了。
說好要對比三大件,那底盤部分肯定也不能忽略,星瑞基于吉利CMA平臺誕生,它除了擁有最寬的同級車身外,還擁有同級最寬的輪距。事實上其1816mm的輪距甚至比部分合資B級車都要寬不少。相信對汽車性能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越寬的輪距,在高速過彎時車身的穩(wěn)定性就會更好。所以,當(dāng)你駕駛星瑞在高速上變道,又或者是上下匝道時,都能感受到車身的穩(wěn)定性很好。
在確認完星瑞的三大件確實有實力與合資品牌家轎一拼后,自然是來到中國品牌最為得意的科技配置方面。吉利星瑞最大的亮點是全系標配全新GKUI吉客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不但可以實現(xiàn)OTA升級,APP遠程控制和智能語音交互、還可支持手機藍牙鑰匙、雙12.3英寸大屏+W-HUD四屏聯(lián)動、三指飛屏等先進科技功能。
此外,還有CN95空調(diào)濾芯、BOSE音響系統(tǒng)、車載香薰系統(tǒng)和L2級智能駕駛等豐富裝備。
可以說星瑞憑借著可靠三大件和越級的空間表現(xiàn)和配置等,絕對能重新定義A級家轎的標桿。不得不說,吉利在了解潛在客戶的用車需求時,真的有下足功夫做好功課(還有獨特的營銷手法和良心的交付規(guī)定),反正,我是真想不出15萬以內(nèi)的價格,有哪一款合資車能跟它正面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