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智能科技儼然已是車市主旋律??纯醋罱膹V州車展,無論老車企還是新車企,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豪華品牌還是大眾品牌,智能系統(tǒng)、自動駕駛、OTA都是絕對的熱門話題。
而且,每每談及智能科技,車企們總愛加上“迎合年輕人喜好”的名頭,求個名正言順。
與此同時,曾經(jīng)令年輕人們心馳神往的操控,倒是越來越少有提及。一些行業(yè)人士因此感慨,年輕人追捧操控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
果真如此嗎?
要求正解,還得聽聽正主們怎么說。最近,我們在車威讀者群中發(fā)起這一討論,收到很多回復(fù)。其中,有一位年輕車主,結(jié)合自身體驗,分享了很多他對于操控的心得體會,值得一聽。
甚至,他的分享不禁讓我們思考,這個年代,究竟是年輕人不愛操控了,還是想做好又能做好操控的產(chǎn)品越來越少了?
本人勉強算95后,職業(yè)是網(wǎng)站汽車編輯,標準的悶騷型直男一枚,屬于那種扔到人群里不太起眼、不太聲張,但對人、對事想法明確又不太愛拐彎的類型。
我現(xiàn)在的座駕是一輛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2.0次頂配,入手已經(jīng)快一年。當(dāng)然,作為一項工作“福利”,這幾年,我有幸駕駛過各種各樣的車,也曾被其中一些深深吸引過。最終掏空積蓄入手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除了因為荷包還不夠鼓,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心中對于駕駛樂趣的那份執(zhí)念。
說有執(zhí)念,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什么飛車黨、改裝黨那樣的狂熱愛好者,只是一個喜歡開車、享受駕馭感的普通人。這種喜歡,可能從第一次摸到方向盤、踩上加速踏板的時候就偷偷萌芽,然后又在冥冥中指引我入了行。坦白說,我甚至不覺得自己對駕駛的喜愛有多超出常人。在我看來,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不享受駕駛帶來的那種樂趣。差別不外乎,享受的程度有高低,條件有差異,和你處于什么年紀沒什么必然關(guān)系。
不過這年頭,車企們是真愛貼標簽。設(shè)計了一個超出常人審美的奇葩造型,說這是迎合年輕人;安裝了一個蹩腳到不行的車機,塞進去一些壓根用不上的程序,說這是迎合年輕人;甚至,軸距越做越長,SUV越做越大,也能變著法子,說這是迎合年輕人。
身兼“年輕人”和“汽車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雙重身份的我,必須要說一句:你們在產(chǎn)品上胡亂折騰的“鍋”,年輕人真心背不動!
所有這些標簽里,最大的誤會便是,年輕人已經(jīng)不愛操控了。
老實說,我不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有可能,新能源車這幾年越來越流行,尤其電動車,動力系統(tǒng)和燃油車完全不同,讓“操控”這個燃油車時代的概念聽起來有點過時。而且,自動駕駛的聲勢越來越大,也讓大家懷疑以后還會不會有“操控”這個說法。
但是,不管電動車還是自動駕駛,只要還沒到讓手完全離開方向盤那一天,操控就不會過時。很難想象每天占去一個甚至幾個小時去做的事情,大家只是機械的做,而不想從中發(fā)掘一點樂趣。反正我是完全接受不了。
所以,我對年輕人已經(jīng)不愛操控這種說法,向來很不屑。我覺得這只是因為車企們都忙于隨大流、賺快錢之后,再不愿意為特定人群耐心打磨產(chǎn)品,干脆為自己找了個托辭而已。
話說回來,大家熟知的這些品牌里,如果要選一個最堅持自我、不隨大流的品牌,包括我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會投馬自達一票。這里面,除了無數(shù)馬粉的自發(fā)宣傳,少不了轉(zhuǎn)子發(fā)動機、壓燃發(fā)動機這種馬自達專屬“黑科技”的情懷加成,也少不了那個膾炙人口的ZOOM ZOOM口號帶來的情感加分。
不過,當(dāng)初選擇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我的決策里還是理性成分多一些。畢竟,工作中研究過、試駕過那么多車,對各家的優(yōu)缺點多少了解。加上心里對想要什么樣的車一直很清楚,對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也有自知之明,迅速圈定范圍后,沒費什么力氣就選定了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也算是為自己的操控情懷買了單。
肯定會有人說,你為操控買單,那你倒說說到底什么是操控啊。
有點慚愧,雖然在行業(yè)里混了幾年,我卻實在沒辦法給操控下個準確的定義。而且,我相信即便一些年頭比我更久的老編輯,也未必說得上來。但是,言語表達不了的,駕駛中卻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再怎么樣,人的身體是誠實的。操控是好是壞,駕駛不同的車時,身體自然會給出反饋。
我的總結(jié)是,身體給出的反饋越小,表明你在駕馭這輛車時越愜意、越從容。
打個通俗的比方,我們形容某人能很純熟地駕馭一個工具,通常會說這個工具“已經(jīng)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就和長在身上一樣”。駕馭汽車也是相同的道理。好的操控,一定程度上會讓人忘了駕駛動作的存在,讓開車變得像走路那樣自然和無意識。
我覺得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操控上最讓我著迷的地方,正是它的“人馬一體”,精髓就在這里。
大家都知道,開車的時候,人的身體并不接觸地面,而是通過座椅、懸掛、車身最后到輪胎這一套系統(tǒng),延伸到地面。所以,如果想得到那種開車如走路一般自然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套系統(tǒng)能不能真的“貼合”我們的身體,仿佛成為身體的延伸。
老實說,在這一點上做到極致的車不少,我也有幸開過一些。但在同級別、同價位上,真的很難找到比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做得更好的。
首先,我的體驗是,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的駕駛位坐姿非常自然,基本能夠保持骨盆直立,確保手、腳都是自然伸展狀態(tài)。這里,經(jīng)常開車,體驗過手酸、腳酸、腰背酸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
然后,車的懸掛和車身在傳導(dǎo)地面的作用力上,非常敏銳且順暢,但不會讓人覺得不穩(wěn)當(dāng)。相反,就像人的腳踩在地面上一樣,非常踏實。這里面,長安馬自達為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專門設(shè)計的懸掛(官方叫“SEB蝶形仿生后懸”,聽著有點玄乎,不過確實有不少馬自達的專利技術(shù)。而且目前只能從日本進口)和車身,功勞很大。
不得不提的還有動力。2.0創(chuàng)馳藍天發(fā)動機,對于我這樣并不熱衷暴力駕駛的人來說,不僅是充裕,甚至有些過剩了。最重要的是,輸出非常線性,直觀感受就是油門和腳非常合拍。還有馬自達招牌的GVC加速度矢量控制,轉(zhuǎn)彎和出彎時的穩(wěn)定性,確實是多數(shù)同價位車沒法比的。
所有這些,再配上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一貫精準的轉(zhuǎn)向,能讓我和車之間產(chǎn)生很強的“一體感”。就像走路的時候不會特別意識到自己在走路,開車時,會感覺到車在隨時跟隨你的意識行動。
我相信,但凡對駕駛樂趣有點追求的人,體會過這種感覺之后,都會覺得妙不可言。
有一種認知上的小誤區(qū),這里順帶也說一下。不少人覺得,一輛車做好了操控,必定要以犧牲其它方面的性能為代價。尤其面向普通老百姓的車,不像百萬豪車那樣,可以不計成本地把方方面面都做的很體面,某個地方拔尖了,其它地方肯定要妥協(xié)。
實際上,很多車企也在努力向消費者灌輸這種觀念。雖然,在我看來,它們更多是在為自己產(chǎn)品的平庸找理由。
可能因為工程技術(shù)和成本方面的原因,早期一些產(chǎn)品,確實存在偏科的問題。我自己工作中也試駕過一些操控取向的經(jīng)典車型,享受樂趣的同時,后排小、懸掛硬、隔音差甚至做工差的問題,多少還是讓印象分打了折扣。
但從車企們這兩年推出的產(chǎn)品看,這方面肯定是進步了。畢竟,工程技術(shù)在進步,很多成本在下降。我覺得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可以算是一個典型代表,它比一般產(chǎn)品要重操控的多,同時也沒讓我覺得其它方面有什么妥協(xié)。
后排空間負責(zé)任地說,肯定是夠用的。目前我是自用為主,但是目測三口之家用起來也完全夠。車內(nèi)的材質(zhì)、做工,也挑不出毛病。我自己尤其喜歡兩個地方,一個是整體的簡潔感,沒有太多華而不實的東西;然后是車里面各種開關(guān)、按鈕的手感和操作時的阻尼感,細膩的讓人愛不釋手,看得出來,長安馬自達的工程師們在這些細節(jié)上同樣下了大工夫。
再說說這類操控向的車經(jīng)常被吐槽的隔音和避震。開始關(guān)注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時,也研究過一些用戶口碑,發(fā)現(xiàn)對老款多少有一些類似抱怨。為此,試駕時,還特意多拉了幾種路況來檢驗,自己都有點心虛銷售顧問會不會鄙視我太婆媽。不過,從當(dāng)初試駕到這一年的體驗看,這一代次世代MAZDA3昂克賽拉在隔音和避震上,要比我駕駛過的其它操控向的車,好的多。即便是橫向和一些偏舒適的車比較,也一點不輸。
一口氣寫了那么多,其實并不是要刻意宣揚什么,而且講真,我也不覺得大家都應(yīng)該一股腦追求操控、追求駕駛樂趣。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追求什么、欣賞什么,比如開車時最在意的是操控、舒適還是科技,最終都是由他的個性和所處的狀態(tài)決定的。
選擇并堅持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方式,就對了。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