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端新能源市場已經不再只是造車新勢力的主攻“戰(zhàn)場”,進入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車企也“大象轉身”紛紛入局,國內汽車巨頭東風集團也一樣,還為此募資計劃重回A股。
12月14日收盤時,東風汽車直接漲停封板,收盤價達到6.34元,截至發(fā)稿時的最新市值達到126.80億元。
其實早在今年7月左右,東風集團要回歸A股的消息就已經傳出。而當時,東風汽車發(fā)公告回應稱,的確是為了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打造境內外融資平臺,計劃申請首次公開發(fā)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而直到10月31日,創(chuàng)業(yè)板也正式受理了東風集團回歸IPO申請。
而就本月11日召開的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委員會上,審議結果顯示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yè)首發(fā)符合發(fā)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東風集團成功過會,也直接意味著,東風集團在H股上市的15年之后,將重回A股,成為繼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集團之后的第四家實現“A+H”上市的汽車企業(yè)。
據悉,東風集團此次擬公開發(fā)行不超過9.57億股,募資210億元。募投資金計劃投資以下項目,70億計劃用于高端新能源汽車嵐圖品牌項目,77億計劃用于新一代汽車和前瞻技術開發(fā)項目,63億元計劃用于募集資金。
可以看到,對于高端新能源嵐圖品牌的投資,就占到了募集資金的1/3,足以見得東風集團對其的重視程度。畢竟從2019年初開始,東風集團就已經開始籌備該品牌項目,一年多以后才正式發(fā)布該品牌。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作為一個新生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此前就表示,戰(zhàn)略目標清晰,剩下的就是東風汽車對嵐圖的運營,東風“嵐圖”將以全新組織機制、全新商業(yè)模式和全新團隊,接受市場的嚴峻考驗。
組織機制上,“嵐圖”將融合東風豐富的造車經驗與造車新勢力的靈活機制,探索“成熟車企+造車新勢力”的發(fā)展模式,構建扁平、高效、務實、低成本的管理運營模式;商業(yè)模式上,“嵐圖”將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和生態(tài)服務,滿足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用車需求;管理上,東風將完全采用市場化方式。構建一支睿智、開放、平等、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
當然,可也并不意味著嵐圖不需要東風。正如竺延風所言,嵐圖是造車新實力, 這樣的品牌定位源于東風超過50年在汽車行業(yè)的探索與實踐;源于東風累計5000多萬及每年近400萬用戶的信賴支持;源于東風幾代研發(fā)工作者積累、構建起的“三電”研發(fā)制造、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開發(fā)與集成能力,及高度現代化裝備的整車制造工廠;源于東風對全價值鏈、全球戰(zhàn)略合作伙伴優(yōu)質資源的協同能力。
目前,嵐圖品牌已經推出首款車型嵐圖FREE,定位于中大型智能電動SUV,新車提供純電動和增程式兩種動力選擇,并很快將在12月18日在深圳正式全球首發(fā),并于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該款車已經在前些時候完成了高溫高原嚴苛測試,測試車輛是第一階段的工程樣車,2020年6月從武漢出發(fā),途經敦煌、格爾木、青藏高原后回到武漢,為期3個多月。測試中,這輛嵐圖首款量產車的整車耐溫性、高溫急加速急減速電池管理性能、電池電驅性能、整車電量保持性能均處于當前行業(yè)領先水平。
嵐圖汽車CEO兼CTO盧放表示,“源于對造車的敬畏以及對用戶的承諾,嵐圖汽車研發(fā)團隊將秉承高檔車的嚴苛標準,把品質和安全作為第一原則。即使是交付后,也將持續(xù)開展極限試驗,不斷完善用戶體驗?!?/span>
因此,在2021年正式交付前,嵐圖首款量產車還將完成高溫測試、高原測試、極寒測試、動力專項、強化專項、綜合耐久性等超300萬公里嚴苛考驗,以確保品質和可靠性。
而未來,嵐圖品牌也制定了3至5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精準布局,實現覆蓋轎車、SUV、MPV 以及跨界車、高性能車等各個細分市場。從2021年起,嵐圖每年將向市場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車型。
雖然相比于其它新能源高端品牌,嵐圖似乎有點姍姍來遲的意味,但是晚到并不能等于遲到,甚至可能是蓄力已久的厚積薄發(fā)。當然,品牌是否能夠存活并受到消費者認可,等到車型正式進入市場,方可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