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也是一個顛覆的時代。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若干年前,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等企業(yè)開始造車時,被稱之為“新勢力”,為顛覆傳統(tǒng)汽車而來。盡管過程起起伏伏,但如今,已經沒有人會懷疑,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四化”代表著汽車行業(yè)的方向。
恒大,就是在市場認知趨同、格局未定的大背景下,殺進了造車領域。作為跨界造車企業(yè),恒大造車因不走尋常路,從一開始就備受質疑,甚至嘲笑。有人認為,恒大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是外行造車。
近日,恒馳1在恒大汽車生產基地路跑的視頻曝光,人們才發(fā)現(xiàn),這個曾經不被看好的企業(yè),正一步步向量產快速邁進。“恒大速度”,也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于傳統(tǒng)造車速度的認知。
從視頻來看,恒馳1與此前官方發(fā)布的概念圖幾乎完全一樣,車身采用優(yōu)雅溜背式造型,與特斯拉旗艦轎車Model S類似;車尾配備有貫穿式3D懸浮尾燈,科技感十足。
據悉,恒馳1定位為純電旗艦D級轎車,內飾設計也極富科技感,并且具有濃厚的豪華氛圍。新車的中控設計是內飾最搶眼的部分,超大面積的三聯(lián)屏占滿了整個中控臺。同時配備了18向調節(jié)多功能按摩座椅、全尺寸玻璃穹頂、英國之寶音響等,后排也采用了獨立式行政風格座椅。
目前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已啟動試生產,恒馳1預計2021年下半年陸續(xù)量產,一切都在按既定方向前進。
人們質疑恒大,無疑是其顛覆了傳統(tǒng)的造車思維方式,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傳統(tǒng)車企幾十年才能干完的事。那么,恒大汽車是如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呢?
首先,如今汽車行業(yè)正經歷百年一遇的變革期,對于汽車企業(yè)來說,比拼的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三大件”,而是智能化和電動化的能力,而在這方面,所有車企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也是特斯拉市值能夠超過豐田,成為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yè)的原因之一。
其次,恒大造車的思路很明確,就是用資本換技術,以技術換時間。說恒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合適不過,充沛的資金為恒大汽車的飛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兼并收購之下,恒大僅用兩年時間搭建了一線的科研專家團隊、頂級的制造工廠,以及擁有世界頂級的造車核心技術。
簡而言之,恒大用資本的力量,把別人培養(yǎng)的人才和最好的技術匯集到了自己的門下。
今年8月,恒大一口氣發(fā)布了六款車型,從恒馳1到恒馳6,囊括了A級到D級的各級別車型,實現(xiàn)了轎車、轎跑、SUV、MPV等乘用車型的全覆蓋。
這個速度是絕無僅有的。而現(xiàn)在,恒馳1已經開始路跑,距離量產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那么,在被特斯拉“壟斷”的高端電動車市場上,恒馳1到底有沒有機會?優(yōu)勢何在呢?
以動力電池為例,恒大電池研究院核心團隊人數超過800人,而該研究院的負責人和核心骨干也是大有來頭。其中,院長李浚秀是國際著名電池科學家,曾任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小澤和典被譽為鋰電池之父、芳尾真幸是國際著名鋰離子電池科學家;副院長境哲男是日本電池行業(yè)國家級技術帶頭人,擁有200多件專利;常務副院長張勍為原日本雅馬哈發(fā)動機電池研發(fā)總監(jiān)。
在強大的技術團隊支持下,恒大電池研究院重點布局鋰離子電池固態(tài)電池、電池材料、BMS以及下一代電池技術的前瞻開發(fā)及應用,擁有材料合成、電解液研發(fā)、固態(tài)電解質合成、模組與Pack研發(fā)、熱管理等40個專業(yè)研發(fā)及測試實驗室,測試點位超15000個。
不僅如此,恒大汽車還正在快速地籌建恒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后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恒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恒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后服務中心。
要知道,特斯拉在國內僅有103個銷售網點,傳統(tǒng)豪車巨頭BBA三家合計的經銷商也僅有1700個左右。
這一切的背后,是恒大造車的“野心”。正如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所說,面對未來,恒大的目標是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達到500萬輛。
這個再次讓人目瞪口呆的目標有可能實現(xiàn)嗎?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