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廣州車展上長城WEY開啟了其硬派越野SUV坦克300的預售,有趣的配置與性能吸引來許多贊嘆的同時卻也招來了罵聲,國外某知名汽車媒體日前就排出長文,用極其惡毒的語言諷刺長城與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言之鑿鑿的聲稱坦克300在外觀上抄襲福特Bronco,有的網(wǎng)友甚至還指責坦克300的傳動與底盤部分抄襲牧馬人,那么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坦克300抄襲的可能性大么?我們嘗試拋開時間線,單獨討論可能性。
首先,一臺新車肯定有研發(fā)的時間與過程,從立項研發(fā)到測試上市,少說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如果這時候長城就開始抄襲Bronco的設(shè)計理念,從時間上來講可能性不大,否則只能證明福特廠里有內(nèi)奸,很早就泄露了開發(fā)信息。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Scout
改裝吉姆尼和奔馳G級
第二點,所有硬派越野車的外觀設(shè)計都大差不差;像是之前大火的鈴木吉姆尼,其外觀與奔馳G級很是相像,甚至還有專門的改裝套件去把一臺吉姆尼改裝成一臺小奔馳G的外貌,這時候為什么沒有人跳出來指責鈴木抄襲?況且,初代Bronco就是為了與JEEP和International Harvester爭奪市場,而初代Bronco又與International Harvester的 Scout極其相像,相似的圓型頭燈,相似的方形車身,這時候為什么沒有人指責福特進行了抄襲呢?因此我認為西方媒體依然抱有著不少對于中國車企的傲慢與偏見。
既然定位成硬派越野,那么考究的就一定是最強的通過性,最深的涉水能力,在目前科技沒有發(fā)展到傳動設(shè)備能對內(nèi)燃發(fā)動機輸出的扭矩進行完全的矢量控制再輸出到每個車輪的情況下,為了達到強大通過性的內(nèi)燃機硬派越野車只能是采用相似的驅(qū)動布局——發(fā)動機、分動箱、變速箱、可鎖前后橋;而這應該不能硬扣上在底盤技術(shù)和傳動技術(shù)上也是抄襲的帽子吧。
這樣看來,指責坦克300抄襲的論調(diào)其實是不太站得住腳的。
雖然抄襲的嫌疑被釋清了,但這件事情我們要客觀公正的來看待;首先長城WEY品牌的定位是獨立于長城的輕奢豪華品牌,每個品牌對于豪華的理解不同,但是都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為汽車賦予其特有的靈魂——就像是勞斯萊斯對于豪華的理解就是極致的舒適;而布加迪對于豪華的理解就是保證最佳舒適度的同時達到常人無法想象的移動速度;沃爾沃和薩博對于豪華的理解就是在安全上追求極致。
可是WEY對于車系定位的理解卻稍有些混亂,前幾部作品都停留在輕奢都市SUV的范疇,靠著比較出眾的外觀設(shè)計在國產(chǎn)SUV當中占領(lǐng)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到了坦克300卻突然讓硬派越野車也加入了車系序列,把剛剛占有的市場與培養(yǎng)的一群品牌擁簇整了個措手不及,當忠實的消費者和普通群眾都沒有產(chǎn)生固有印象時,一個與之前風格迥然不同的作品確實容易引起他人是否是抄襲的誤解?!靖L匦翨ronco是對自己初代Bronco的致敬(炒冷飯),現(xiàn)在來看非常成功】
WEY VV7 的樣子
另外一個需要提及的是,WEY并沒有自己非常獨到的家族外觀設(shè)計,所謂的家族設(shè)計并不是單純的套娃,而是讓人一眼認出你的品牌的特性,就像是你遠遠的看到一個雙腎進氣格柵就知道這是部寶馬、看到戰(zhàn)斧尾燈就知道是部沃爾沃一樣。如果六邊形進氣格柵能勉強算是品牌特征的話,那么到了坦克300在外觀上就沒了聯(lián)系,從坦克300上看不出任何WEY品牌的特性,假如把坦克300上WEY的logo和哈弗的logo互換,那么坦克300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一臺哈弗。
小智認為,如果品牌認真的去塑造品牌的特性,去設(shè)計打磨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外貌特征、做好產(chǎn)品品控、能形成品牌忠實的擁躉,能讓路人看一眼也能夠分辨出是哪個品牌的車,那么后續(xù)車型就不會被無端指責抄襲了吧。坦克300可能會成為中國汽車史上獨特的硬派越野車,但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