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定休整了一夜,我們都恢復了往日的活力。不得不說,康定成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不僅因為連接交通十分發(fā)達,更因為其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讓康定成為川藏線進藏不得不選擇的中轉站。也是我們高反團隊,必須選擇回到康定的原因。
這是游記的最后一天,我們的行程由于回到康定休整的緣故,不得不更換我們的游記路線。因為按照原計劃,我們又得翻越4300米海拔的折多山前往荷花海。但現(xiàn)在,我們將出發(fā),前往對于我來說非常特殊的木格錯。
由于今天開始甘孜藏族自治州開始景區(qū)免費,導致距離成都很近的木格錯堆積了大量的游客,這一點不僅讓我們完全沒有估計到,甚至再一次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最大的驚喜永遠在未知。離開木格錯也就意味著我們正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而我們選擇了一條因為雅葉高速的出現(xiàn),很少有人再選擇的G318康定~瀘定段。
G50駛上318國道之后,高原風景開始改變。隨著海拔繼續(xù)降低,壯麗的高原風景變得逐漸秀麗,奔騰的大渡河也開始變緩。路邊的隨意??慷寄馨l(fā)現(xiàn)極其秀麗的自然風光,一棵枯樹,一片彩林都足以讓人窒息。
318國道的歷史,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電影——《康定情歌》。以中國如今基建狂魔的實力來看,當年平均每一公里犧牲一人的建設,早已成為了歷史。強悍的中國基建,讓當年的戰(zhàn)士們根本想象不到,有一天,我們進入康定可以通過高速公路。而當年修建318的勇士們,向你們致敬!
之前來過很多次的318國道,這一次給了我們莫大的驚喜。大渡河邊的一個小塔旁,我們以為這里是祭祀河神或者菩薩的地方,竟然是藏族的水葬點。水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在藏族的傳統(tǒng)中,水也是萬物之母,死后回到母親的懷抱,是很神圣的事兒。所以建議大家在觀看或參觀水葬點的時候,請一定尊重藏族同胞的傳統(tǒng)民俗。
離開水葬點,我們出發(fā)前往瀘定。這在我們記憶中赫赫有名的瀘定,在我的記憶中卻特別可怕。鐵索橋下洶涌的大渡河水,讓我這個不恐高的人都有點恐高。而在瀘定就能眺望的川西第一橋,這雄偉的大橋橫跨大渡河,連接隧道和高速。讓我們團隊都經(jīng)受了一次靈魂的震顫。站在橋底仰望大橋,那種驕傲感油然而生。
在大橋下待了很久,我們非常認真的研究了一下大橋。然而為了縮短行程,我們不得不趕緊前往瀘定橋…但因為封閉施工和不方便停車的原因,我們并未在瀘定城停留,而是掉頭回到高速公路,出發(fā)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蒙頂山。
川西環(huán)線讓雅安變成了一個途徑點,無論是去甘孜還是去西昌,雅安都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但有沒有人想過,作為川西的起點,雅安其實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呢?
被煙雨籠罩的雅安,自古就有川西小江南的說法。在這氤氳的環(huán)境中,雅安出產的茶葉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頂級的。蒙頂山,海拔1400多米,聚攏的濕氣適合古茶樹的慢慢發(fā)芽。
而我們也被陶醉在這沁人的茶香之中,本來為荷花海準備的帳篷和野營裝備,竟然用在了蒙頂山。當然了,在游記接近尾聲的時候,終于看到京雨彈起Ukulele,終于看到團隊每一個人都健康活潑,真的讓我很放松。
到現(xiàn)在,兩輛上汽MAXUS G50已經(jīng)陪伴了我們一千多公里。強大的裝載能力和舒適的空間,讓每一位乘客都能在G50上找到最舒服的位置。要知道此行有兩位伙伴是一直坐在第三排的。當我在蒙頂山問起她們的時候,她們說,做起來雖然沒有第二排是扶手,但完全沒有覺得不適,反正該睡睡該吃吃。
而從我和京雨兩個長途駕駛者來說,此行的輕松感,或許也來自于G50強大的設計。無論是催動油門在山路超車,還是緊急制動避讓牦牛,抑或是順暢的馳騁在草原上,G50的行駛質感和操控,讓我們都覺得非常輕松。車內的空間也足夠負責航拍的我和負責攝影的京雨能隨手將設備放到觸手可及之處。而對于乘客而言,G50車內超多的USB接口和無線充電板,滿足了大家路途上為手機充電的需求,打發(fā)長途行駛時的無聊,甚至能為我們在兩地之間為設備充電。
當然,結束了三天的旅途,我們還是有很多感慨。川西環(huán)線,海拔不同呈現(xiàn)出的不同景色。3000米以下郁郁蔥蔥的彩林,3000米以上廣袤的草原,4000米以上廣闊的視野,還有高聳的雪山和潺潺的溪水。純潔寂凈,是我們對川西高原的感受。而最美的風景,一直都在路上。無論微觀還是宏觀,川西的魅力就在于對身臨其境者的無差別感動。各位看官,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