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馬,讓人失望,也讓人傷心。
作為鄭州人,往大了說,沒覺得海馬為中原事業(yè)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往小了說,這家企業(yè)如今的銷量,在乘用車市場已經舉步維艱。
這是一家擁有三十二年歷史的中國汽車品牌,是所有自主品牌的前輩。
1988年成立的海馬,事實上是與上海大眾一樣,擁有無法被撼動的悠久歷史,李書福還在賣冰箱,魏建軍還在改裝廠,長安還沒有真正進入汽車領域的時候,海馬汽車已經得到了馬自達的援助。
![]()
32年的歷史,任何一個有戰(zhàn)略眼光的企業(yè)家都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成績。但海馬沒有,2019年海馬銷量不足3萬臺,今年10月,海馬產量只有1092臺。
之所以叫衰海馬,是因為海馬這樣的企業(yè),不配被叫好。
憑借著馬自達項目快速獲得推動力的海馬汽車,在自己的躺贏時代成為時代的寵兒,得之易時失之易。
技術、車型都不是海馬的, 這意味著馬自達抽身離場之時,就是海馬下滑的開始。
![]()
2007年海馬北上,試圖以“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姿態(tài)贏得市場認可,在鄭州開設第二工廠, 由于當時規(guī)劃向好,海馬第一次嘗到了低價拿地的甜頭。
當年,海馬以34206萬的價格,獲得鄭州89萬平方米的土地,合計價格為384元每平方米。
很快,2010年海馬規(guī)劃的第三工廠也如期而至,當時的項目規(guī)劃,是第三工廠投資30億,形成250億產值規(guī)模的生態(tài)鏈,當時的宗旨,是打造中原經濟核心增長貢獻。
![]()
讓人疑惑的是,原定2012年就建成的項目,海馬在2016年才建設成功,建設這個只有15萬產能的第三工廠,海馬用了5年的時間。
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的建設,只有一年時間,恒大生產基地的建設,同樣也只有一年時間。
吊詭的是,海馬投資的“海馬公園”住房項目,在這幾年中紛紛落地,速度遠遠快于海馬第三工廠。
對于鄭州人來說,海馬房地產在中原樓市,是高端、頂級、奢華的代名詞,甚至在一部分人眼中,提及海馬房地產,就是一個字“貴”。
![]()
海馬公園房價輕輕松松破兩萬,海馬鄭東新區(qū)投資的房產大有破3-4萬的存在。而彼時的鄭州房價,只不過穩(wěn)定在1-2萬左右。
從海南到河南,海馬的汽車業(yè)務沒有太大的發(fā)展,反而憑借著中原房價的迅速崛起,城鎮(zhèn)化建設進入到尾期,海馬吃足了房地產紅利。
2008-2017年,是鄭州房價穩(wěn)中有漲的十年。
河南房價看鄭州,鄭州房價看東區(qū),海馬精準的刀法讓其投資的樓盤,成為河南樓市的拿大頂者。
![]()
過去很多年,房價過高一直被人嗤之以鼻,炒房的投資者不斷被打壓。
2017年年末,鄭州最后一波房價大漲,讓海馬吮吸到了最后一口奶,但房價這個利潤奶牛從此一蹶不振,2018年的中國車市下行發(fā)展。
潮漲時,誰都能玩的開心,潮落的時候呢?
海馬屬于不知所措型,選擇了與其它開發(fā)商分而食之紅利,就要忍受汽車行業(yè)建樹頗少的客觀事實,乘用車領域,海馬浪費了太多的機會,也失去了太多的資源。
![]()
三十二年歷史,海馬算得上一線老牌,在海馬16歲的時候,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也才成立。
海馬21歲的時候,吉利帝豪也才剛剛發(fā)布,海馬23歲的時候,第一代長城H6才登場。
最年長的企業(yè),如今年銷量卻沒有一款車多,問題出在了企業(yè)頭腦上,海馬沒有造福行業(yè)的大格局,大戰(zhàn)略方向。
![]()
在遠見以及觸手可及的利潤面前,海馬選擇了后者,而不是前者。
造車是一件苦差事,海馬的問題在于沒有想辦法攻克技術、人才壁壘,而是順道上了房地產的快船。
可疑之利不可收,海馬收了。
在當年那個有地就能蓋房,有地就能撈錢的時代,海馬借助企業(yè)資源優(yōu)勢,瘋狂進軍房地產市場,錯失了快速發(fā)展的十年。
嚴格意義上來說,企業(yè)開發(fā)房地產,并沒有湊,但海馬的問題在于,海馬是一家車企,是一家集團式的,以汽車為主板塊的企業(yè)。
![]()
無論是創(chuàng)立之初的夢想,還是在資本市場中的形態(tài),海馬的名頭都是“海馬汽車”,而不是與恒大、碧桂園相同的“房地產”。
不能說不符合常理,只能說海馬本末倒置。
現在的海馬,是技術層面邊緣化,經銷商集體拋棄,品牌戰(zhàn)略岌岌可危的海馬,從市場銷量上來看,慘淡的銷量是無人認可的客觀事實,而從經銷商不斷退網的事實分析,在投資人眼中,海馬并不具備價值。
32年的傳統(tǒng)車企,海馬沒有一點轉型的動作以及姿態(tài),這意味著想要撇開經銷商,海馬還沒有這個本事。
![]()
但傳統(tǒng)車企必須要借助經銷商賣車,賣不出去車,海馬就無法交出滿意的答卷,更無法兌現10年前對鄭州人群的承諾。
數百億的配套產業(yè)鏈今天做的如何?帶動了多少崗位,解決了多少就業(yè),今天的海馬,恐怕不能給鄭州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讓人痛心的是,海馬作為一家上市企業(yè),無法解決銷量問題,就無法解決虧損問題。
那么海馬想要不被退市,能做的只有改善自己的營收報表,那么賣房是目前最簡單粗暴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
但房子,能賣多久呢?
回顧海馬十余年鄭州史,除了幾棟昂貴無比的樓盤之外,還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顛覆功勞嗎?
海馬當時給出的承諾,是第二工廠15萬產能,第三工廠15萬產能,配套30萬發(fā)動機的產能,300億產值規(guī)模的核心經濟區(qū)。
而今天,海馬工廠裁員無數,月產量只有千臺左右,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