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吃瓜車友一臉懵逼,換回2.0T發(fā)動機是什么操作?
這么說吧,如果奔馳鋁換鋼是天秀,那今天這波操作就是蒂花之秀。。。
事情得從去年3月說起,奔馳悄咪咪給E級換上了全新的M264發(fā)動機。
新的M264加入了輕混系統(tǒng),節(jié)不節(jié)油另說,主要是為了解決排放問題。
![]()
當然這對消費者來說沒啥影響,只要價格別漲就可以了。
關鍵是奔馳作了把死,把M264的動力單元一分為二,分為了1.5T和2.0T兩個版本,一起塞進19款E級。
而到了中期改款后的新E,奔馳依舊原封不動地帶來了1.5T版E 260。。。
說點網(wǎng)友喜聞樂見的,就是花40萬買了個1.5T,這是要和卡羅拉競爭嗎?
![]()
不僅僅是E級,C級在中期改款后也塞進了1.5T+48V輕混機頭,這場面簡直有種要把S級排量也打下來的錯覺。
u1s1,節(jié)能減排雖重要,但直接砍了0.5T就有點坑了,不說奧迪寶馬,連高級車的EA888都還健在呢!
![]()
再加上漏油、斷軸、鋁換鋼、三天兩頭召回等,如今奔馳的祖上已經(jīng)被吃瓜車友噴了n個輪回了。
不信給你們看看網(wǎng)友們伸張正義現(xiàn)場。。。
![]()
不知道是奔馳高層實在不堪受辱,還是公關成本陡增,這件事情最近迎來了轉機。
那就是奔馳又打算把2.0T的機頭塞回新E了!
沒錯,事情就是這么充滿戲劇性。。。
“根據(jù)消息,在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申報圖中,新款奔馳E 260 L的動力單元變?yōu)榱?.0T,最大功率197馬力,比現(xiàn)款E 260 L的1.5T 184馬力功率要高一些。”
![]()
![]()
其實剛看到這條消息,K哥以為北奔這么快就把M254國產(chǎn)了,簡直合資之光!
但仔細一看,新機頭的具體型號是264920,還是現(xiàn)款M264。。。
算逑,有2.0T的M264也已經(jīng)是網(wǎng)友們的勝利了,咱就不糾結這事兒了!
但那些剛提1.5T新E的車主,就有點吃了??一樣難受了。。。
![]()
如果奔馳不再推出更低一級的1.5T版本(比如E200),那就意味著他們手里的1.5T新E剛推出就成為了“絕版”。
不說別的,賣二手車肯定是更不保值了,甚至原地貶值5萬都是有可能的!
不信你們看市場上1.5T三缸的寶馬318i/Li,現(xiàn)在就值18萬。。。
![]()
估計等2.0T版本的E 260 L上市,全國各地的4S店、車展奔馳展臺都得擠滿了人。
只不過這些人不是來買新E的,而是來拉橫幅的!?。?/strong>
連橫幅文案K哥都能想到了,一定是——
“奔馳變笨癡還牛逼,視客戶如韭菜!”
![]()
甚至可能C級車主也會來湊熱鬧,拉一條橫幅在旁邊吃瓜。“奔馳歧視消費者,1.5T新C賣給誰?”
好了,說歸說笑歸笑,這只是你們以為的結果,真相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
![]()
特別是那些使勁噴的吃瓜車友,也許會讓你們很失望。
事實是網(wǎng)上的奔馳被噴得體無完膚,線下的4S店卻顧客絡繹不絕。(甭管你怎么噴,我身體就是這么誠實。。。)
![]()
就在網(wǎng)友認為奔馳“吃棗藥丸”時,人家康林松(梅奔董事會主席)還在“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2020”上表示對中國市場未來繼續(xù)增長充滿信心。
其實奔馳銷量壓根就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真要說有,也只是影響它起飛了。。。
用數(shù)據(jù)說話,前三季度奔馳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達到近57萬輛,同比增長8.3%;其中第三季度的交付輛超過22萬輛,同比增長23.4%。
不僅僅是油車,人家還在興致勃勃地安排更多的新能源車上市,比如EQV、S級AMG混動版。
![]()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來解讀<新E換裝2.0T機頭>這件事。
回頭看E級的銷量,自從1.5T版本上市以來,每月平均銷量相比巔峰時期的1.64萬輛下降了0.3萬輛,穩(wěn)定在1.3萬輛左右。
對比英朗四缸機時4萬的月銷量和三缸機上市時僅1-3萬的月銷量,奔馳車主顯然更在意車標,而不是排量!
所以奔馳給新E換2.0T機頭,擔心銷量差的概率很小,頂多是怕顏值不過關。。。
![]()
1.5T機頭大概率也不會被淘汰,好歹也是有發(fā)動機生產(chǎn)線在國內的,在M254上市之前,要盡可能發(fā)揮M264的余熱。
那事情就很清晰了,這波操作不是奔馳慫了,人是為了乘勝追擊,割更多的韭菜!
2.0T的E 260 L作為主力車型銷售,1.5T版本繼續(xù)保留,降維打擊殺殺5系和A6的銳氣,既贏回了聲譽,又賺到了錢,簡直美滋滋啊~
![]()
那些和K哥一樣幻想奔馳被罵醒了的,甚至還有異想天開奔馳會鋼換回鋁的車友。
趁早洗洗睡吧,人家可是躺著都能賺錢的奔馳?。?/p>
再說點實誠話,管這么多干啥呢?
反正奔馳不割窮人韭菜!
如果您也喜歡汽車內容,一定別忘了點贊+關注我們:公里每小時 每天都有深度實用的汽車內容,無論是吐槽還是推薦,我們都坦率地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