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怕寶馬和路虎,就怕大眾帶字母”,相信大家就應該能猜到這是什么車了。沒錯,它就是作為大眾最高級的車——輝騰。不過自輝騰停產(chǎn)以后,途銳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大眾新旗艦,自它誕生之日起,途銳就很好的接替了輝騰的地位,并能夠滿足相當一部分人對高品質(zhì)的追求。
![]()
對于途銳來說,上市至今僅有不到20年的歷史,但其誕生的背景可非同小可。它不僅能翻山越嶺、拉飛機拖火車頭,更是當年和保時捷卡宴誕生于同一平臺的車型。全新途銳誕生于大眾最新的MLB evo平臺,該平臺也誕生了賓利添越、蘭博基尼Urus以及奧迪Q8等等中高端車型,但這些車都得叫途銳為“爺爺”!
![]()
如今,途銳來到了第三代,在大咖看來,它是與前兩代有著“割裂般”變化的。換句話說,全新途銳除了是對前兩代性能的傳承和沿襲之外,第三代途銳可以算得上是徹頭徹尾的“新車”了。
![]()
首先能感受到的“新”,莫過于全新途銳增加了2.0T發(fā)動機版本了。這臺2.0T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370N·m,雖然數(shù)據(jù)并不是那么的起眼,但6.8s的百公里加速絲毫不比當年途銳3.6L發(fā)動機要差。因此,在小排量化的大趨勢下,大咖還是認為2.0T的推出并非是一種退步。
![]()
![]()
此次大咖試駕的是全新途銳2.0T版本車型,雖然是2.0T,但配合采埃孚的8AT變速箱,動力銜接暢順,加速的平順感也非常不錯。當然了,2.0T+8AT的這套組合也能夠很好的兼顧燃油經(jīng)濟性。另外,這一代的途銳3.0T由原來的機械增壓換成了渦輪增壓,從上圖數(shù)據(jù)對比也能清楚看到,無論是在最大功率還是扭矩上均有一定的提升,同時在低速狀態(tài)下,渦輪依舊能夠及時介入。換言之就不會有上一代車型給油不走的遲滯感。
![]()
當年的途銳和卡宴雖出自同一平臺,但卡宴走運動派、途銳走越野派。在全新途銳上,沿用了具備自鎖功能的托森機械式中央差速器、最高可升高70mm、最低可下降40mm的空氣懸架以及擁有31°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因此大咖更覺得這是對其專業(yè)越野能力的一個鞏固。
![]()
除了空氣懸架外,全新途銳也全系標配了全輪轉(zhuǎn)向系統(tǒng),后輪最大可變角度為5°,看似小小的5°,但在實際體驗上,配合空氣懸掛能讓途銳擁有更好的操控性以及側向支撐力。但可能是由于試駕車用的是倍耐力P-ZERO輪胎(倍耐力出了名的胎噪大),整體的路噪、胎噪等噪音還是非常明顯的。而3.0T版本用的是普利司通胎,在靜音及舒適度上可能會有所改觀。
![]()
![]()
為什么說是迎合潮流?相比前兩代的主攻越野路線,全新途銳公路化的改變正是順應潮流的一種表現(xiàn)。例如換上了大眾最新的設計元素,讓途銳更加符合現(xiàn)代化潮流;車身經(jīng)過加長,高度稍稍壓低等設計不僅讓途銳有了比第二代車型多出410L的尾箱容積,同時讓車身姿態(tài)顯得更加低矮,以至于不像途昂那般傻大肥粗。
![]()
![]()
大屏+極簡的內(nèi)飾設計,開始成為不少人全新的審美標準。為了迎合這一訴求,全新途銳也采用了環(huán)抱式的雙屏設計,同時配有集成導航功能的HUD抬顯,讓途銳成為首款實現(xiàn)三屏實時交互的SUV。除此之外,像胡桃木內(nèi)飾、30色氛圍燈、座椅通風/按摩等實用加舒適性配置一應俱全。不過在大咖所試駕的2.0T車型上,沒有矩陣式LED大燈、沒有全新的可變剎車燈、檔把兩側的護板以及門板均是硬塑料,這一點還是要吐槽下的。
![]()
大咖總結
前有ABB的強勢打壓,后有大切、沃爾沃等車型緊追猛趕,看似被擠到中間的途銳正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但一方面途銳終于洗心革面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也能沿襲上代越野性能的它,能夠滿足不少追求“全能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另一方面,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將其定位拉低,雖仍是大眾高端,但高得不過分,反而更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