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剛?cè)肟觭team買刺客信條的時候,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不買免費送?!?/p>
?
這說的是一款游戲發(fā)售時間越長越容易打折,遇到逢年過節(jié)還會有免費入庫的機會。但即便如此,2015年發(fā)售的《刺客信條梟雄》,饒是到了2020年也依然最多打到對折,想要免費送還得看發(fā)售日期回溯到2013年的《刺客信條黑旗》。
不要覺得這是題外話,這意味著即便打折降價,也是建立在產(chǎn)品熱度不斷下降,公司內(nèi)新產(chǎn)品不斷上市,前期產(chǎn)品已然回本但還有利潤區(qū)域的前提之上。而且,任何促銷和打折的形式,也只會持續(xù)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只會會恢復到原價,并不是永久降價。
但這一商界鐵律卻被特斯拉以一己之力顛覆,并重新建立屬于特斯拉的鐵律,也就是 “早買早折壽,晚買有折扣,配置免費送”。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鐵律為什么存在。時間回到2019年3月,彼時特斯拉還沒有國產(chǎn),但全系產(chǎn)品在3月1日官網(wǎng)上進行了全系價格下調(diào),幅度從1.14萬元-34.11萬元不等。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車主上個廁所的功夫,新車沒落地眨眼貶值20萬元。
可以說,一秒變臉半秒降價這個技能,特斯拉早就有了。但只是沒有人想過,在特斯拉把model3國產(chǎn)之后,這個技能的CD也隨著國產(chǎn)變的非常的短。從去年上市以來,特斯拉model3經(jīng)過了7次價格調(diào)整,從最初進口的36.39萬元一直降到了今天的25萬元。
如此高的降價頻率和幅度,加上電動車本身就比較低的保值率,就讓二手車商不再敢收特斯拉了——今年的新車賣的比去年二手特斯拉的收購價還便宜。而同時,新出的做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國產(chǎn)的原因,一代比一代更差。
甚至,為了避免2018年特斯拉自燃事件的再次發(fā)生,model3特地加入了全車企獨有的后備箱漏水功能。
今天我不打算拾人牙慧,和大家討論將來model3會不會到19萬元,我也沒打算瘋狂開韭菜們的玩笑,我也沒有想抨擊特斯拉瞞天過海只求利益的計劃。我只想把我最近采訪到的觀點,陳列出來,和大家討論一下,經(jīng)過了這樣操作的2020年,特斯拉還像以前一樣是新能源神壇豪車嗎。
我首先采訪到的是23歲上海三套房,工作穩(wěn)定,是model3最后一批進口車型車主的王老板。
可以看到,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只能用“這是進口的呀”這句話不停的安慰著自己受傷的心靈,企圖逃避現(xiàn)實的殘酷。確實,進口model3的價格其實并沒有跳水,但在配置續(xù)航三電技術都幾乎沒有區(qū)別的基礎上,連買國產(chǎn)車型都被叫成是韭菜,買進口車型的豈不是sb……
但是車主畢竟不能像我一樣清楚的認識到自身屬性,所以,老的特斯拉車主其實依然認為自己是有眼光,選擇了一臺豪車的人群。
接下來我采訪到的是一位26歲,在上海工作生活,故鄉(xiāng)無錫,在10.1黃金周期間訂購了國產(chǎn)特斯拉高性能全輪驅(qū)動model3的孫女士。
因為是電話采訪,總結(jié)了一下她的觀點。她認為自己是血賺不虧的,去年這臺車要賣51.6萬元,今年只需要34萬元了,而開出去,她享受的依然是51.6萬元的駕駛體驗和吹噓配置:462馬力、639牛米、3.5秒破百……
但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其實這臺車真實的背景其實只能說她不虧,因為能賣34萬還不虧,就證明51.6萬的售價是血賺,最終獲利的不是新車主,而是特斯拉。這也是為什么說,老車主是韭菜了。
當然,我覺得車主們自然而然都會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于是我又去采訪了其他人。
這是來自一位29歲,蘇州生活的英菲尼迪車主胡女士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比較中肯,而且是可以和上一位車主的觀點結(jié)合起來的。正是因為之前的高價均攤了研發(fā)成本,才可以讓現(xiàn)在的售價變的更低,而越來越多的準車主們覺得是“抄底”的好時機,去入手了特斯拉,這就會讓未來的特斯拉降價來的更快。
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特斯拉成功的依靠世界突破性的一年七熟的農(nóng)作物:model3車主韭菜,一舉拿下諾貝爾生物學獎……
?
最后,我要說一下我的觀點。為什么這一次的采訪,我沒有去問二三線城市的人,因為特斯拉這個品牌在那些地區(qū)沒有特別大的競爭力——沒有上牌的壓力,沒有齊全的充電樁供應鏈,更沒有群眾像BBA一樣的高認可度。
那么我認為,最初特斯拉被大家奉為豪車,無非是三個原因:1售價高,入門車型40萬元,起步就是一臺奔馳E。2,市場保有率低,新車入市,不少人都會觀望,而電動車更不會成為家庭第一臺用車的選擇,市面上見的少,自然而然讓人覺得稀有珍貴。3,開啟了新能源的時代,這個就不必多說了,從內(nèi)飾設計和外觀語言以及三電技術來說,確實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第一標桿。
但這三點,放到2020年的10月來看,已經(jīng)基本都不復存在了,連續(xù)的降價、國產(chǎn)之后大批擴張的車主群體,以及,新能源車型已經(jīng)到了群雄逐鹿的時代,這都讓特斯拉離它做豪車的資本越來越遠了。
于我個人而言,特斯拉頻繁降價不是問題所在,悄無聲息的降價,大張旗鼓的說不降,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一個保值率低,做工奇差,欺瞞消費者,事故頻出的特斯拉,已經(jīng)不再是之前那個打開新世界大門的特斯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