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代飛度的熱度其實一直不小,不過僅限于互聯(lián)網(wǎng)。
新飛度上市之后能見度并不高,我只有在北京車展期間看見過一次。
究其原因我覺得并不是沒有手動擋。
畢竟上代飛度手動4S都不愛進貨,后期非得要繳納高額的定金才給訂車,仍舊一車難求。
試車歸來,我認為歸根結(jié)底還是本代飛度一些配置上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外觀我沒看出來哪點像是柴犬
據(jù)廠家表示新飛度的前臉是根據(jù)非常受歡迎的日本柴犬設計的。
我一臉懵,這倆哪點長得像了?!
喂喂喂,本田你告訴我這一臉賣萌還帶著點小壞的樣兒是飛度的正臉么?飛度可不會扭頭就把我拖鞋給咬爛了。
既然提到外觀就不得不說Mugen版的飛度會在2021年推出,愿意等運動外觀的可以到明年再出手,現(xiàn)款的飛度兩廂我覺得外觀難言運動。
本次我評測的這款是最經(jīng)典的飛度兩廂,次低配的2021款 1.5L CVT潮享版。從正臉就看出來鹵素燈才是飛度的走量版本配置。兩廂版只有頂配才有遠近光一體LED大燈,這也是日系車的傳統(tǒng)藝能了,屬于本田的傳統(tǒng)藝能則是鹵素燈的亮度和照射范圍都難言給力。鹵素燈并不意味著一定差,早年間憑借鹵素燈創(chuàng)下口碑的是老寶馬的7系,不過本田在乎的絕對是成本。這款飛度的轉(zhuǎn)向燈和大燈一點也不讓人感覺運動,更多的是萌萌的乙女向設計。
兩廂飛度全系采用蜂窩式倒置梯形中網(wǎng),下方的區(qū)域只是塑料外觀裝飾件,低配車沒有前霧燈,不過仍舊塑造了張揚的外形和動感的表現(xiàn)。飛度的引擎蓋很有意思,進一步向下延伸視覺高度,但是引擎蓋的線條離遠點就會讓人忽略掉。
不如說這車是根據(jù)熊貓設計的好吧,黑白雙色,而且還很萌。
本代飛度的一大亮點是A柱更加纖細,而后視鏡采用雙色處理。
真正的起A柱作用的是后視鏡附近那根黑條。
為了視野的開闊,A柱更細同時車身強度不變,本田給飛度采用了更高強度的鋼材。
飛度側(cè)面更像是個面包,腰線更多的塑造一種飽滿圓潤的感覺而非老款那種棱角分明的尖銳感。車尾的小三角窗只是因為結(jié)構(gòu)問題才塑造出來的,后排的采光并不會受影響。側(cè)面有沒有側(cè)裙只是汽車博主會關心下,消費者大多數(shù)不看這里。
忘掉什么雙五幅輪轂吧,這就是個輪轂蓋兒,里面是黝黑的鋼圈兒。這是廠家照顧國內(nèi)消費者好面子,制動層面前盤后鼓也是傳統(tǒng)了。兩廂版頂配是R16輪轂,其余車型都是R15的輪轂,試駕車的輪胎是鄧祿普的ENASAVE EC300,主打省油和長里程,185/60 的扁平比放飛度身上再正常不過了。帶狀尾燈是本次換代的變化特征之一,剎車燈、轉(zhuǎn)向燈、倒車燈都是鹵素光源。
必須嚴肅的告訴大家最低配飛度沒有后雨刷,如果要加裝恐怕得換一塊后玻璃。
六邊形的尾門看起來更像是切片的東歐面包,總體上后面是比較整潔。鯊魚鰭天線也是飛度的傳統(tǒng)了,唯一能體現(xiàn)sport就是上面那個看起來不大的小擾流板。這個擾流有點功效,其實不如高位剎車燈的表現(xiàn)更實用。隱藏式排氣是家用車的正常表現(xiàn),沒有什么好聽的聲浪表現(xiàn)。我趴在車底看了看,排氣位置和老款車型一樣,排氣應該可以直接用老款的改裝件。后包圍兩側(cè)的反光板除了原本的功效還能增加視覺寬度。
最后介紹的外觀變化是本代飛度的尾標字體變得更方方正正了。
內(nèi)飾小有變化:
本次評測次低配另一個原因就是飛度最低配真的配置太低了,很多實用性配置都沒有。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這臺次低配好歹有收音機和兩個揚聲器,不至于在車里無聊透頂?shù)铰牳瓒紱]法聽,雖然原廠揚聲器音質(zhì)和我念初中時候的復讀機水平差不多,看完丐版之后我竟然對這次低配慶幸了一番。如果把這個稱之為車機的話,不如說它是多功能收音機更合適,支持插U盤播放音源,中控下方兩個USB接口也差不多能滿足日常使用。
兩幅式方向盤在這年頭真心少見,太少見到讓我忍不住想掏出手機拍照留念。但是這是2020年的車啊,我又開始懷疑是不是成本控制了,但奇特的地方是廠家飛度最低配也給了無鑰匙啟動。不過內(nèi)飾用料來說車里面也就是車頂和座椅是軟的,剩下的地方基本被硬邦邦的塑料材質(zhì)覆蓋。
飛度的塑料方向盤支持手動上下+前后調(diào)節(jié),抓握感倒是還行,只不過我很難理解這個功能不多的方向盤為什么被某些媒體定義成多功能方向盤。
兩廂版倒是全系給了7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其實大可不必,很多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也還在用著機械儀表+液晶顯示屏的路子。儀表清晰而且讀數(shù)容易,功能倒是不多,就是基本的行車有關讀數(shù)都有。
作為小型合資車給這個配置沒什么用,我相信消費者更想著多要幾個揚聲器和中控屏。
飛度兩廂版的配置槽點:
兩廂版全系沒有倒車雷達,前后都沒有。兩廂版僅有高配有自適應巡航,其余版本連定速巡航都沒有。倒車視頻影像連高配都沒有。
這里我倒是要給一些小白講一下:霧燈是國標強制配備的,在這邊的燈光撥桿上就可以開啟。大燈手動高度調(diào)節(jié)和ESP OFF在左側(cè)出風口下面,我感覺有很多人買來基本用不上這倆按鈕。
依舊是空間魔術(shù)師:
飛度最自豪的就是空間了,小型車做出來緊湊級的空間,已經(jīng)是徹底的越級了。
軸距不變,僅僅是因造型車輛參數(shù)略有變化,因為本代飛度用的還是上一代的平臺。
即便是我這個胖子坐進去,后排依然能有兩拳的腿部空間,就問你服不服?
墻都不扶就服你的那種感受油然而生。
后排頭部空間來說身高183CM以上人士建議前排乘坐,對過半的消費者來說應該是無壓力的。不過中間有凸起但不算高,大致上和iPhoneSE橫屏使用的高度差不多。舒適度層面,我就覺得飛度舒適度還不錯,就是后排腰部支撐度還可以繼續(xù)優(yōu)化下。前排的舒適度我很滿意,畢竟這個價位織物座椅反而更合適,好打理而且冬暖夏涼。真正的槽點在于填充物可以稍微更軟一些,最主要的是讓座椅包裹性更好點。飛度后排中間座位沒有頭枕,肯定是不如兩側(cè)舒服了。
車內(nèi)儲物空間這次優(yōu)化不少,前排的儲物空間很明顯是在致敬二代飛度并且進行了升級優(yōu)化。分體式手套箱和兩個空調(diào)出風口的杯架又回來了,冬暖夏涼的飲料很棒,而且杯架廠家還給了墊片來革除異響。
飛度中控下方的儲物空間一般的手機應該沒問題,試駕的時候有位女士的iPhoneX卡在其中了,銷售用鑷子給弄出來了。手剎邊上的儲物槽我沒理解廠家怎么想的,放硬幣有可能顛簸一下就掉的哪都是,倒是手剎正下方的空間還能放點停車卡之類的。
飛度后排門板儲物空間也不小,除了常規(guī)的放飲料位置,門板扶手處還特意加了放手機和小物品的地方。手剎后面就是給后排設計的兩個杯架,不過兩廂版是沒有靠背后面的網(wǎng)兜,這東西副廠件滿天飛,一位動手能力強的女車主甚至自己用毛線編織了個網(wǎng)兜。
后備廂這要說的是兩廂版僅支持后排整體放倒,新增的則是后面的小掛鉤,這種掛鉤對于要打包湯面回家吃的顧客實用性很高。不過后備廂空間就是正常家用的水準了,兩個中型登機箱就填滿了空間。
跑不快了的飛度:
上代飛度江湖人送綽號:“平民超跑”,原廠雖然沒達到秒天秒地的程度,但是可塑性強的很。不過本代飛度礙于國六因素慢了很多,回歸到純粹的家用定位,也取消了手動擋的配置。
飛度搭載的是L15BU 1.5L 發(fā)動機+CVT變速箱,標定上比較偏向于舒適性。
首先要夸飛度的視野,這個A柱改善之后可比老款強多了。老款那個盲區(qū)能藏一輛小車,人特別多的時候轉(zhuǎn)向甚至要左顧右盼好幾次防止出事。大概打個比方就是你從筆記本電腦換成臺式機屏幕的感覺,視野好就是痛快。
開起來仍舊是那個飛度,低速油門靈敏顯得很輕快,實際上如果開了ECON模式非常適合大多數(shù)人,20KM/H之下油門有些過于靈敏,走走停停的時候開ECON除了節(jié)約油耗之外更能防止竄車追尾。20KM/H之后油門的表現(xiàn)則線性多了。
飛度的隔音改善其實是高配車型的專屬,當然飛度也在尾門這種地方有了一定的改良來改善NVH表現(xiàn)。不過猛轟油門的話仍舊能聽到原版噪音,喜歡飛度聲浪的一般是運動駕駛愛好者,而不是追求舒適性的代步用戶。前后輪拱這些位置是兩廂版和兩廂跨界版隔音材料差距最大的地方。
這款發(fā)動機出力更偏向于高轉(zhuǎn)速,低轉(zhuǎn)速的出力并不算強。日常駕駛的時候用上3000RPM的轉(zhuǎn)速是家常便飯,滿載開空調(diào)的話更能用到4000RPM。百公里加速切運動模式+ESP OFF之后會允許在2200RPM下起步,輪胎沒有打滑,ESP也沒突然蹦出來干預,我測得破百時間為10.6秒。
變速箱層面變化很大,新一代飛度的CVT變速箱應用了“G-Design Shift”控制技術(shù),采用高強度傳動帶獲得更寬的變速比,在輕量化和緊湊化的基礎上降低了摩擦損耗以提高傳動效率。除了能提升燃油效率更實現(xiàn)了靈敏的響應速度,使駕駛變得更加有樂趣,前提是配合高配的換擋撥片。其次本代飛度取消了L低速擋,取而代之的是下坡或者轉(zhuǎn)彎的過程中變速箱會主動降檔,但是這臺車配置表上可沒寫著有陡坡緩降。不過冷車啟動后,N-D的換擋會略有沖擊。轉(zhuǎn)向手感層面廠家說比老款更線性,但我感覺車頭轉(zhuǎn)向速度有點慢,可能是我還留存著老飛度的記憶。但是力度來說,隨速增益基本低速和高速一個樣,低速其實可以做的更輕盈一些,開起來靈活自如,回正力矩倒也不錯。
既然是上一代的平臺自然懸架也是老一套的懸掛,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組合。不同的是廠家這次重新標定了一番,濾振能力比上一代飛度大幅增強,無論是過接縫還是減速帶,亦或者說井蓋這都是老款飛度不敢想象的濾振能力。后懸架在大的起伏還是會顯露原形,比如地庫的減速帶或者開快了點過坑洼,還是會感受到多余的彈跳和一定的沖擊感。懸架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仍舊保留了一定的韌性,可以保證足夠的日常過彎信心。不過高速彎和山路還是不要浪,這就是一臺原廠飛度極限不高!彎道難度高的話,原廠的極限真的容易開出來。
剎車層面,全力剎停的成績是41.5M,剎車姿態(tài)平穩(wěn),剎車腳感只能說湊合,有彈腳感覺明顯能體會到ABS強勢工作。油耗層面,綜合油耗6.3L百公里,測試過程中有開暖風。
榛名總結(jié):
飛度不再是江湖傳說那個“平民超跑”,回歸買菜車的定位對它而言是個好事。
但是所謂的輔助駕駛、液晶儀表盤、預碰撞系統(tǒng)對消費者吸引力甚至不如大屏車機或者倒車雷達來的實在。從配置上來說,兩廂版的1.5L次低配和次高配是比較推薦的,原因就是最低配連揚聲器都不給實在難以忍受,高配給的吸引力又不高。
而兩廂版比跨界兩廂車更合適,理由更簡單了,就沖高配那個定價都可以直接買自主車或者其他合資的緊湊級車了。
我認為飛度買個次低配來裝個雷達和倒車視頻影像就能滿足日常使用,安卓大屏車機不是網(wǎng)上很常見么。低油耗,大空間,舒適度,保值率四大優(yōu)勢足以繼續(xù)讓飛度成為大城市打拼年輕人的選擇,好停車還能方便的搬家。不過對于一些中小城市來說,飛度的競爭力正在被友商逐漸削弱,特別是老款換個名繼續(xù)奮戰(zhàn)的緊湊級合資車。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