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起,“ETC分段收費”正式實施。從這天開始,ETC新收費方式就不斷受到群眾的質(zhì)疑和不滿。
如今,ETC分段收費已經(jīng)實行259天了,除了抱怨、投訴,還多了各種疑問。
小易找了N個案例,總結(jié)了幾個原因:
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在高速收費賬單里,原來匝道是要單獨收費的。
![]()
但并不是每段匝道都要收費,這跟區(qū)域有關(guān)。
有車主反映:自己從白泥坑收費站上機荷高速往水荷收費站下高速ETC收費4.28元,返回時ETC收費3.8元。
簡單說,就是從A到B收費4.28元,但從B到A收費3.8元。
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按照新的收費政策,從水荷收費站開車前往白泥坑收費站,水荷匝道不在計費范圍以內(nèi)。
換言之,從B到A,B段的匝道不計費;但從A到B,B段的匝道要計費。
![]()
所以,收費不一樣。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同一段匝道,為何從這上高速就不收費,從這下高速就要收費呢?地方保護政策?統(tǒng)一不收費不是更簡單嗎?
同樣是出入站點一樣,收費不一樣的例子。但這回卻不是匝道的問題了,而是免費站點的問題。
車主孫先生的經(jīng)歷:
從鄭州市侯寨高速收費站上高速,至郟縣站下高速,ETC收費是33.25元。當下午原路返回時,ETC收費卻是49.4元,費用相差了16.15元。
工作人員解釋:
孫先生在前往郟縣時,是從侯寨高速收費站上高速,該站屬于繞城高速免費站口,會自動免除繞城高速等免費高速路段的通行費,所以孫先生在去的時候,高速收費價格低一些;
而孫先生在返回時,雖然選擇的是同樣的高速線路,但郟縣站不屬于免費高速站口,所以高速通行費是按照全程計算,價格也就高一些。
有點繞,大家看我這份示意圖就行了:
![]()
想要免除免費高速路段的通行費,前提條件是必須從免費高速站口上高速;但如果是從收費站口上高速,收取的就是全程費用。也就是說,從B到A,想享受繞城高速免費,就要中途下高速,再從C上高速,到達A口。
走的是相同的高速公路,其中也包含免費的高速路段,ETC系統(tǒng)為何不能直接免除?這波操作也是有點迷人眼。
最后一種情況很多人應(yīng)該很少見,那就是代收費。
車主反饋:高速從良渚站到紫金港站,一共大概3公里的路程,ETC收了10.45元,打客服問了一下說是還有5元的代收費,代收費是什么玩意?這個合理嗎?
其實高速代收費,是指國、省道的費用。很多國省道收費表面上取消,實際卻合并到附近高速公路“代收”。
高速出口離城區(qū)尚有一段路程,車輛有可能利用到某段國省道或者修建的“連接線”。一般對出高速的車輛單向加收5-15元。
這也是大家經(jīng)常遇到"同樣路線,來回費用不同"的原因?!袄@”不開的,只能合理選擇高速出口。
真正應(yīng)驗了那句“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那代收費合理嗎?
此前,浙江境內(nèi)就爆出過多條違規(guī)代收費高速出口,后來陸續(xù)取消。
![]()
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收費公路經(jīng)營管理者,不得在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之外加收或者代收任何其他費用。
嚴格上講,是不合規(guī)的。不過目前已經(jīng)取消得差不多了,目前殘留的,對大多數(shù)人出行影響不大了。
沒有的事。
人工通道的卡已經(jīng)換成CPC卡了,也是實行分段計費的方式,相當于臨時的ETC。行駛到每個龍門架,CPC卡就會記錄你的行駛路徑,跟ETC的計費方式?jīng)]什么兩樣。
走ETC還可以打個折,走人工該多少就多少,一分不少,這樣看來。其實走ETC比走人工會便宜。
![]()
CPC卡圖樣
保留好相關(guān)的繳費證據(jù),致電高速收費的相關(guān)部門如實反饋,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最近有車主因此獲得了3倍賠償。由于系統(tǒng)出錯,司機楊師傅被多收了99元,上海高速方賠償297元(99元的三倍)給楊師傅。
以后大家遇到多收費情況,也要注意保留相關(guān)票據(jù),并向相關(guān)部門反饋投訴。95022,請記住這個號碼,ETC、高速收費有問題,都可以打。
其實,分段收費和計費新方式實行之后,高速費是有漲有降的。只不過降的人都悄咪咪不說話,漲的人都出來罵。以往便宜,是因為粗放,現(xiàn)在精確了。
用網(wǎng)友的話說就是:以前你去餐館吃飯,老板先給你上了一份套餐,你吃完了,給老板錢;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現(xiàn)在你每吃一口或者吃幾口,就要給老板一次錢。
![]()
![]()
![]()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查詢駕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