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懂車精選 可購買
我們的讀者中,數碼愛好者應該不在少數,畢竟汽車相對來說就是一個大號的電子產品,而如今的電子產品比如智能手機、電視的利潤除了硬件所得外,其軟件包括應用市場以及廣告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以往大家買手機時可能想不到軟件使用還得付費,但隨著安卓以及蘋果IOS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不斷成熟,使用付費軟件如今已經不再稀奇。
![]()
如今這股風潮也刮到了汽車界,不過與智能手機、電視不同,車企的做法大多是“預埋硬件+付費解鎖軟件”的模式,即你買車時的費用可能已經包含了這一硬件,但想使用的話得付費才行,也有車企選擇將曾經免費的內容或軟件改為付費使用,這對汽車行業(yè)以及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說到這里,肯定不少人都想到了特斯拉。
![]()
特斯拉從誕生之初就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汽車公司,看看他們老板埃隆·馬斯克的履歷,支付工具“PayPal”、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都出自他手,特斯拉實際上就是披著汽車公司外衣的科技公司,所以付費解鎖這種事對它來說非常輕車熟路。
![]()
從2016年開始,特斯拉就在其出廠的車型上預裝了AutoPilot硬件,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是否開啟,除此之外,像OTA加速包、OTA座椅加熱、續(xù)航升級包、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高級連接服務等多項功能也可以通過付費來升級或解鎖,其中FSD可以說是特斯拉最吸引人的功能,它的選裝費用為56000元,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選裝,特斯拉還將在年底推出FSD套件的訂閱服務(700元/月),這一功能的毛利率接近30%,是個不小的收入來源。
![]()
通過付費升級或解鎖軟件,特斯拉便能持續(xù)為用戶提供新功能,資本市場也將其視為“公司商業(yè)模式不斷向蘋果靠攏,估值迎來重塑”,而特斯拉與互聯網連接和全自動駕駛(FSD)功能以及關于空中軟件更新等相關的遞延收入余額超過15億美元,不得不說一句商業(yè)奇才馬斯克。
![]()
有了特斯拉打頭陣,其它造車新勢力甚至傳統(tǒng)車企也紛紛跟進,比如今年4月,蔚來將NIO Pilot 拆分成精選包(1.5萬元)和全配包(3.9萬元),前者包含了NIO Pilot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部分常用功能,后者則是原來的NIO Pilot完整功能,并且新增了“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P)”功能,能做出這個決定,說明蔚來已經做過了市場調研,他們的消費者愿意為此買單。
![]()
無獨有偶,小鵬在P7的發(fā)布會上推出了高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XPILOT 3.0,該駕駛系統(tǒng)采用了全新的硬件架構,尤其是在感知層全面自研,可以實現全自動高速導航領航(NGP)、全自動代客泊車、雪糕筒識別、信號燈識別等,不過目前僅在P7的頂配車型上有搭載,未來則可以通過在購買車輛時一次性支付2萬元人民幣或分期三年,每年1.2萬元來購買XPILOT 3.0,如果XPILOT 3.0的表現真的那么出色,在未來說不定能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
在傳統(tǒng)車企這邊,今年發(fā)布的新款寶馬5系就預埋了多種功能硬件,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自適應M懸架、座椅通風加熱、遠程啟動等,消費者需要使用的話可以通過付費開啟,考慮到寶馬車主一般都不差錢,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也不排除有消費者會選擇通過第三方來解鎖這一功能,我反正是相信改裝店老板的實力。
![]()
此外福特也宣布新款純電動F-150可以進行OTA升級,戴姆勒則宣布2024年開始推出的新車將預先安裝相應的感知套件,消費者可按需購買,這些傳統(tǒng)車企之所以也紛紛跟進,離不開消費者對于付費解鎖等功能接受度的提高,事實上根據德勤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國內消費者表示愿意為車聯網相關技術付費,不少消費者甚至愿意支付超過5000元人民幣來為技術付費,總之一句話,消費者不差錢!
總結
前段時間小米10周年的發(fā)布會上,雷軍再次強調小米硬件利潤率永不超5%,這份信心的來源絕對是消費者對于其軟件生態(tài)的支持,車企也同理,只靠硬件賺錢并不現實,未來如果能將智能手機上這一套模式轉換到汽車上,不僅消費者有更多選擇,車企也有了更足的底氣,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