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押注衍生品,不惜推動納斯達克指數(shù)上漲,孫正義這次是否操之過急了?如果你的頭寸和底牌都暴露了,在華爾街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文/《汽車人》張恒
現(xiàn)在,金融圈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納斯達克鯨”。當下圍捕這只“納斯達克鯨”是華爾街群狼不容錯過的天賜良機。
“納斯達克鯨”就是軟銀集團,確切說是軟銀旗下名聲顯赫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其背后正是前日本首富孫正義(2018年福布斯日本首富,2019、2020年日本第二富豪)。
2020年9月7日,軟銀集團的股價在東京股市大跌7.15%,一天跌去453日元,收于5881日元。軟銀大跌是因消息稱,他們在美國科技股飆升的情況下,對其股票看漲期權進行了大額押注,這引發(fā)了投資者對孫正義在陌生領域冒險的擔憂。
就在前兩個交易日,即9月3日、4日,美國納斯達克指數(shù)突發(fā)高位閃崩,振幅達千點,最大跌幅超10%,曾一路風光的科技股領跌,尤其是特斯拉的股價在4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超過了20%。
這次突如其來的股災,有消息稱是華爾街做市商和沽空機構看準了時機,在期權行權日前一天進行集中砸盤,并以對沖頭寸進行快速平倉,他們這么做的目標只有一個:圍獵這只“納斯達克鯨”。
在金融市場尤其是衍生品市場,最忌諱的就是大資金暴露了自己的頭寸和底牌。對于華爾街群狼來說,這簡直就是送到嘴邊的“肥肉”。
軟銀在8月突然加倉40億美元的美國科技股看漲期權,這一舉動被視為自8月中旬導致科技股漲勢巨幅波動的推手之一。
專業(yè)人士表示,上周四和周五美國股市出現(xiàn)的科技股拋售,顯然是一種期權市場擠壓導致交易商拋售股票的現(xiàn)象。
在期權市場上,當頭寸方買入看漲期權后,交易對手方一面賣出看漲期權,一面通常需要買入對等的股票來進行風險對沖。如果交易量明顯增長,就會形成正股股價和期權雙上行的“自我強化”趨勢,這被稱為“融漲”現(xiàn)象。
軟銀集團在8月份向美證監(jiān)會提交的文件中顯示,他們買入了價值40億美元的科技股公司股票。如果這次大幅押注看漲期權的也是他們,顯然,孫正義是在豪賭二級市場。事實上,從8月中旬到9月初,納斯達克指數(shù)上漲了14%,而代表中小公司的羅素2000則基本沒漲。孫正義不惜推動大盤指數(shù),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2019財年軟銀集團財報顯示,因為旗下愿景基金投資失利,軟銀錄得創(chuàng)建以來最為龐大的虧損,金額達到了1.8萬億日元(約1157億人民幣)。虧損原因是他們大手筆押注了共享公司,如共享出行公司的優(yōu)步和滴滴,以及共享辦公的龍頭獨角獸WeWork。其中,WeWork的商業(yè)模式如同黑洞,前后吞掉了軟銀100億美元,后續(xù)可能還需要近100億美元,即便如此,能夠得到的回報概率也十分渺茫。
優(yōu)步自上市以來股價低迷不振,美科技股這一波轟轟烈烈的漲勢似乎和它絕緣,優(yōu)步好像被踢出了科技公司的行列。如此一來,滴滴在一級市場必然也會估值承壓。這給愿景基金造成雙重打擊。
踩了優(yōu)步和WeWork兩顆雷后,估值高達千億人民幣的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又爆出財務造假事件,成為近年來德國商界最大的財經(jīng)丑聞。作為頭部投資者,這給軟銀帶來了巨大虧損。軟銀股價接連暴跌,孫正義這個日本首富的位置也拱手讓給了優(yōu)衣庫的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
孫正義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哪里有賺錢的機會,他就會把目光投向哪里。一直執(zhí)迷于投資一級市場,等待上市后在二級市場“割韭菜”的孫正義,進入2020年,因疫情和全球性的大放水,他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并不十分熟悉的二級市場。
孫正義先在美國股票市場大量吃貨藍籌科技股,包括特斯拉、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公司。為了讓其進一步上漲,又在期權市場巨量買入上述個股的看漲期權。以杠桿看,他在期權市場的頭寸大得多。顯然這是一場豪賭,這場豪賭是為了彌補愿景基金在一級市場上的巨額虧損。
但孫正義這次是否操之過急了?前面說到,如果你的頭寸和底牌都暴露了,在華爾街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阿里巴巴的成功讓孫正義執(zhí)迷于巨額押注科技公司,但幸運之神并非每次都會站在他的身邊。在西方世界財富之神是冥王哈迪斯,哈迪斯同時掌管著財富和痛苦。孫正義這次能否全身而退,真就要看他的造化了。(文/《汽車人》張恒,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